天津棹歌六首 其六
一溝黑馬百泉東,
萬里黃河五月終。
南運未離淮海岸,
北船難上呂梁洪。
一溝黑馬百泉東,
萬里黃河五月終。
南運未離淮海岸,
北船難上呂梁洪。
一溝黑馬泉在百泉的東邊,萬里黃河在五月時水流狀況。漕運船只從南方出發還未離開淮海岸邊,往北的船只卻難以逆水上行呂梁洪。
一溝黑馬:指一溝黑馬泉,在百泉東。
五月終:五月末,這個時間黃河等水系有特定的水情。
南運:指南方的漕運。
呂梁洪:在今江蘇徐州東南,因水勢湍急,行船困難。
清代漕運是重要的經濟活動,此詩創作于當時,作者可能在實地考察或聽聞漕運情況后,寫下此詩描述漕運在特定時間和地點面臨的困難。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漕運艱難,其特點是通過具體地理意象和實際情況描寫體現問題。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社會經濟活動中的漕運狀況,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前山無夕陽,猶問夕陽洞。天寒人不行,山僧出相送。
龍馭巡南詔,蒼梧罷六軍。園陵藏日月,海國失風云。玉殿傷禾黍,春郊散馬群。百蠻諸父老,哀痛為斯文。
地半黃壚半白沙,偏宜老圃瘦桑麻。夭桃秾李能妝點,亦向游人共放花。
心存名山久,積歲未及游。將過值風雨,路不通馬牛。丁壯四五人,籃輿時更休。轉谷逢煙火,下隰多田疇。偃穟黃壓畝,刈麻東盈丘。始覺山門深,長松如騰虬。直上百馀尺,蒼髯葉脩脩。五峰迎人來,冷逼臺殿秋。石泉出云中,引入舍下流。緣源至巖口,巖底魚可鉤。天昏碧溪去,果熟青猿偷。草樹不盡識,自起詩人羞。濺濺澗水淺,苒苒菖蒲稠。菖蒲花已晚,菖蒲茸尚柔。靈根采九節,試共野僧求。逡巡能致之,衰疾無甚憂。昔聞有釋子,渡江用杯浮。棲心向茲地,埋骨在林陬。駁陰漏斜光,徒欲窮巔幽。夜還南陵郭,幾落猛虎喉。
空齋日無事,起坐橫鳴琴。明月入我牖,照見萬古心。古風不復還,中有太古音。置琴掛壁上,吾道無古今。
十年不見鸛鵝軍,千里猶殘犬彘群。涕淚每從天際老,檄書誰道日邊聞。荊蠻戰克心猶忍,淮寇平來地已分。莫怪腐儒東海上,時時哀怨動秋云。
夜靜微聞折竹音,驚禽何處更投林。寒生習氣無繇掃,遙對湖山忍凍吟。
千里雷淵震,遙回嶺海聲。魂招迷蜀道,手援入危城。列幕驚三徙,忘身勇一行。拯民今古志,百萬慶重生。
近出循西水,中流具畫船。清游藉朋好,適興任江天。鲙落金盤細,杯行野割鮮。當壚憐少婦,不解惜華年。
千歲鶴林仙,故家今尚存。吟律破陰冱,扣弦召春溫。王母仍留核,韓郎為染根。暗香先到處,已返玉梅魂。汝陽紅槿帽,欲挽春風回。不用寶刀截,試看羯鼓催。玉樹日日新,金蓮步步開。仍須覓春草,隨人處處來。花發武陵源,水滿藍橋路。人面相映紅,迎笑得崔護。蜂蝶謾紛紛,尋春不知處。時見一葉紅,相隨水東去。
伽黎分付參玄人,水邊林下頤天真。須就松間結茅屋,竟無閑事勞精神。碧草蒼苔凈如洗,卻教何處飛紅塵。占得白云萬馀畝,山猿野鳥來相親。林泉行長镵,獨荷尋黃精。云路迢迢過橋去,瑯然耳畔喧溪聲。林泉住清幽,正是安身處。人皆熱惱我清涼,心空環繞旃檀樹。林泉坐忽見,光陰彈指過。道人樂道絕思惟,對景不覺蒲團破。林泉臥夢里,惺惺能幾個?滿天霜雪聞晨鐘,?地一聲枕子墮。威儀寂靜誰能收,任他法性常周流。極盡玄微是何物,揭開宇宙舒雙眸。明月堂前度九夏,太陽門下經三秋。妙奪饑人口中食,田夫手內驅耕牛。臨濟兒孫要如此,若也顢頇難掛齒。一喝當機賓主分,迥脫羅籠無定止。萬象之中獨露身,掇轉山河歸自己。虛舟縱浪任悠悠,夜深棹入蘆花里。碧眼胡僧沒處尋,體露堂堂元是你。大千沙界掌中觀,何啻林泉而已矣。
天下原無事,人間局未空。戰酣殘日下,聲亂落花中。退步思黃老,當機笑狡童。旁觀方袖手,何暇辨雌雄。
一代勛猷在,千秋涕淚多。玉門歸日月,金券賜山河。暮雨靈旗捲,陰風突騎過。墓前頻拜手,愿借魯湯戈。
九畹新成古井田,滋蘭又似賦騷年。不如無界還無數,雨露茫然太古天。
四年未卜果同心,一夜園亭□□衾。壤隔東西原不遠,不教風雨□相尋。鳶魚入究□皆的,神化何思語更深。覺后真成莊子蝶,幾時扶病過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