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題采芝圖為顧卓侯賦
蒼皮黛鬣,滴金膏丹溜。下結千齡赤芝秀。
有先生、杖掛長柄葫蘆,籃子內,百本木華紅繡。
?然云水興,瓢笠隨身,煉術餐霞老巖竇。
戲斸茯苓歸,封寄軒轅,雷文篆、形如鳥獸。
笑多事商顏四先生,同溺過儒冠,一般皓首。
蒼皮黛鬣,滴金膏丹溜。下結千齡赤芝秀。
有先生、杖掛長柄葫蘆,籃子內,百本木華紅繡。
?然云水興,瓢笠隨身,煉術餐霞老巖竇。
戲斸茯苓歸,封寄軒轅,雷文篆、形如鳥獸。
笑多事商顏四先生,同溺過儒冠,一般皓首。
蒼老的樹皮,青黑色的枝葉,滲出如金膏般的樹脂。下面生長著歷經千年的赤芝,十分秀麗。有位先生,拐杖上掛著長柄葫蘆,籃子里裝著許多像紅色刺繡般的木華。他悠然興起云游山水的興致,帶著瓢和斗笠,在巖洞中修煉仙術、服食云霞。他開玩笑般地挖掘茯苓回去,封好寄給軒轅黃帝,那茯苓上的紋路如同鳥獸形狀。他嘲笑商山四皓多事,同樣沉溺于儒冠,一樣白發蒼蒼。
蒼皮黛鬣:蒼老的樹皮,青黑色的枝葉。
金膏丹溜:指樹木滲出的如金膏般的樹脂。
赤芝:靈芝的一種。
木華:可能指某種植物。
?然:悠然的樣子。
煉術餐霞:修煉仙術,服食云霞,是道家的修行方式。
巖竇:巖洞。
斸:挖掘。
軒轅:黃帝。
雷文篆:指茯苓上如雷紋般的紋路。
商顏四先生:即商山四皓,秦朝末年四位博士,后隱居商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對道家修行、超凡脫俗生活的向往。作者或許是看到采芝圖,有感而發,借圖中形象表達自己對超脫世俗的追求和對傳統儒家觀念的某種思考。
這首詞主旨是表達對超凡脫俗生活的向往和對傳統儒者的別樣看法。其特點是奇幻的想象和優美的語言。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不同生活方式的思考。
韋曲城南天尺五,簾底春星。玉笛微停。唱到銷魂不忍聽。
并肩一刻濃香坐,消受亭亭。花霧濛冥。莫遣銀燈近畫屏。
春深谷口共腰鐮,芒刺時忍玉手纖。
誰信吳王宮宴罷,夢回猶惜夜厭厭。
萼綠華羞,杜若香妒,阿誰得并瓊顏。悵惘秾春,了似不相關。
風前亸態嗔人調,卻帳底、回身惜夜闌。此意惟儂心解,轉復憐卿情重,并日尋歡。
芍藥花開,何計重盤桓。金猊抱炭連心熱,奈玉虎、牽絲比淚潸。
自笑宦蹤同昔賢,遮莫眼飽西溪蓮,游春亭古飛蒼煙。
試將濁酒呼杜老,日夕發興相留連。
地接南山萬林竹,風雨蕭蕭動新綠,五眼泉噴水百斛。
坐來濯盡京洛塵,枯澹未妨食無肉。
東溪西溪粳稻香,鮮鯽作鲙皆飫嘗,白云浮嶺何茫茫。
不須授枕自成夢,有人兀坐炊黃粱。
君游卑濕地,寒暑慎衣裳。
今日聊同醉,明朝即異鄉。
馬行函谷月,舟度洞庭霜。
萬里離群恨,應從別后長。
水繞紅闌賣酒家,當壚小女總如花。東風亦似招人飲,飐出青簾柳外斜。
沿堤宛轉棹歌聲,草色花光到眼明。忽照清波頭似雪,多慚蛺蝶趁船行。
計拙生無益,時危老可傷。江山雙敝屣,詩酒一空囊。
夜雨茆廬破,秋風菊徑荒。閒隨枕流客,蓑笠釣滄浪。
散發扁舟上,秋江一段清。魚肥新入饌,鷗狎舊同盟。
浦樹參差出,云山遠近迎。君詩妙圖寫,不減謝宣城。
無聲深夜散銀沙,恍疑窗明湛月華。
高士臥云清見骨,藐姑設色艷于花。
誰悲失路關山客,不避圍爐富貴家。
堪笑人情分冷暖,天公相待原無差。
高皇初定江南日,采石磯頭功第一。橫行十萬常將軍,帶礪河山永無失。
滄桑抱節有賢孫,鐘阜秋青入淚痕。飄零大樹不復見,憔悴故侯安足論。
中山同志深閨婦,曲折天吳移舊繡。誰知偕隱灌園人,俱為異姓分茅后。
幾棱荒畦非賜田,晚菘早韭資寒泉。可憐一紙鋤奸疏,卻裹長街賣菜錢。
歸來偃仰棲衡宇,猶勝貂蟬輿皂伍。鳳臺園里鬼迷化,雞鳴廟前狐嘯雨。
漫向金陵吊夕曛,百年寂寂但孤墳。籬邊尚發東風菜,一任空原野火焚。
不知雨后理精神。
我訪故人不待招,滄江謂廣才容舠。
離城五點寒更急,著岸兩竿晴日高。
別來書尺正坐懶,老去鞍馬何堪勞。
明年淮上更攜手,醉步臥虹千丈橋。
悄悄輕冰斷水涯,
欣欣群木蔭人家。
春風巧思無尋處,
紅白青黃各自花。
檢點零星,香薰錦襲留馀馥。長篇短幅。曾飽文人腹。
字蝕蟲殘,何處牙簽簇。愁重讀。當年珍惜,為有千鐘粟。
醉著船頭背月眠,
醒來紅日浴晴川。
等閒活計無人共,
獨占江湖萬里天。
境幽南岳寺,路向碧巖分。
遠近松相接,高低鐘共聞。
靈禽時奏樂,香石日籠云。
想到經行處,超然趣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