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弟亞夫進士自南安寄書至喜而賦此寄京答之
一緘何處遠傳將,帶得梅花庾嶺香。
鄉夢喚回魚潑潑,墨云飛動雁行行。
細看頓覺愁中喜,大笑渾疑醉后狂。
萬里寄書情莫罄,幾時風雨復連床。
一緘何處遠傳將,帶得梅花庾嶺香。
鄉夢喚回魚潑潑,墨云飛動雁行行。
細看頓覺愁中喜,大笑渾疑醉后狂。
萬里寄書情莫罄,幾時風雨復連床。
一封信從何處遠遠傳來,帶著庾嶺梅花的清香。思鄉之夢被喚醒,仿佛看到魚兒活潑游動,信上筆墨飛揚如大雁成行。仔細閱讀頓時從憂愁中生出歡喜,放聲大笑幾乎懷疑自己醉后癲狂。萬里之外寄來書信,深情難以盡述,何時能在風雨之夜再與你同床共話。
一緘:一封信。
傳將:傳來。
庾嶺:即大庾嶺,在今江西大余、廣東南雄交界處,多梅花。
潑潑:魚游動的樣子。
墨云:指書信上的文字。
渾疑:幾乎懷疑。
莫罄:不盡。
連床:指兄弟同床共話,表達親密之情。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可知,詩人的從弟亞夫在南安寄書給他,詩人身處京城。當時詩人可能因遠離家鄉而思鄉,收到從弟的書信后,觸動了內心的情感,于是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收到從弟書信后的喜悅和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多種意象和生動的描寫展現內心感受。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古代文人之間的親情和友情交流。
十六年來感物華,小弦還補大弦差。九原相見如相問,五十生兒尚克家。
怪石凝云氣,橫枝浥露香。故人渺何許,秋意滿瀟湘。
年光想像似浮云,夢冷長亭柳色新。記得出門時節好,自教寒食歲同春。煙分玉樹花明遠,露滿南山草半茵。塵路豈能忘此念,故來河畔理絲綸。
易水西來路幾灣,招提小境額黃山。風塵百里無亭堠,來借僧房一餉閒。
終年恒弄杼,今夕始停梭。卻鏡看斜月,移車渡淺河。長裙動星佩,輕帳掩云羅。舊愁雖暫止,新愁還復多。
只恨無才濟阻饑,北塘因爾失春期。民心方喜稻禾熟,秋色不關臺榭隳。一派芰連輸水鳥,幾船煙雨臥風旗。佳辰賴有詩人覺,較得紅芳又變衰。
摩盡青云到紫微,玉城風露冷霏霏。政令同落生綃上,亦勝空梁一燕飛。
朝望平陵東,暮望平陵東。松柏摧為薪,豺鼠化飛熊。蒼天不憖遺我公,我不能救將何從。生人一何多,天道猶未終。旦復旦,平陵東。
路盡石為門,門中綠樹村。山巒當城郭,風俗自乾坤。水接桃源派,人通洞獠言。晚廚供石鯽,為倒菊花樽。
苑外楊花待暮潮,隔溪桃葉限紅橋。夕陽凝望春如水,丁字簾前是六朝。
澤國寒多雨,畸人夜少眠。不緣酲作病,只合醉終年。庭草已爭茁,園梅空自憐。重云不難抉,無劍倚青天。寒雨連三夕,幽居只數椽。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日月悲歌里,關山淚眼邊。梅花自開落,嘆息為誰妍。人日春猶淺,雞晨夜向闌。殘缸燈暈小,單枕雨聲寒。難補皇天漏,空思后土乾。山家尊酒薄,懷抱若為寬。
露重參橫春夜遲,不眠斜倚萬年枝。花影正須留月姊,花心正好媚風姨。
秋山骨瘦,秋水神清。巖松寒更翠,澗月夜還明。靈然曲木坐不語,四海九州俱太平。
滔滔生死事,誰與問蒼天。千古都如是,何人能不然。圣賢歸土壤,父子此山川。豐鎬君臣改,海桑陵谷遷。移齡通帝夢,埋骨啟牛眠。木客游吟慣,祠官步履邅。龍鱗攢樹癭,銀字畫蝸涎。樵路藤蘿覆,祝碑屃赑纏。五經光日月,九轉悶神仙。風雨二陵暮,駿奔萬世虔。于昭時陟降,靈草代筳篿。鐘鼓車徒散,客涕灑西煙。
慧心何婀娜,一向道,女兒身。怎乍市吳鉤,學登吉莫,異樣精神。行行。關山迢遞,更朔方、身手不猶人。盡自高歌曼舞,都忘佇苦停辛。橫嗔。萬灶忽云屯。一矢掃胡塵。問樓蘭降未,鐃笳競奏,顧影含顰。逡巡。貂蟬卸了,覷英姿、艷質總難分。颯爽錦衣花帽,嬌憨翠羽紅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