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宴集黃園與述叔譚詩并寄樹人日本
去年今夕譚詩地,明月高樓世已遙。
萬影接天惟自俯,一舟臨水不堪招。
故人顏色疑秋夢,往事凄迷有落潮。
剩欲緘愁寄東海,露深回雁正蕭蕭。
去年今夕譚詩地,明月高樓世已遙。
萬影接天惟自俯,一舟臨水不堪招。
故人顏色疑秋夢,往事凄迷有落潮。
剩欲緘愁寄東海,露深回雁正蕭蕭。
去年的這個夜晚,我們在這兒談詩,如今明月高樓的時光已遠去。無數的影子連接著天空,我只能獨自俯視,一只小船靠近水邊,卻無法招呼它。老朋友的面容仿佛秋夢般虛幻,過往的事情如落潮般凄迷。我多想把憂愁封好寄到東海,露水濃重,歸雁正發出蕭蕭的聲響。
譚詩:談詩。譚,通“談”。
不堪招:不能招呼、呼喚。
緘愁:把憂愁封起來。
蕭蕭:形容風聲或鳥叫聲等。
此詩創作時間可能是中秋佳節,詩人與述叔在黃園宴集談詩。當時友人樹人遠在日本,詩人回憶起去年與友人相聚談詩的場景,感慨時光變遷、友人分離,于是寫下此詩寄給樹人,抒發內心的思念與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對友人的思念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營造出色。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抒情技巧。
師垣第宅國咸休,奕奕銀臺世作求。
杰閣好藏先帝制,高堂曾共故人留。
蘭蓀九畹浮佳氣,華武千峰擁上游。
最是后賢能肯搆,關西清白自悠悠。
閑尋黑靨貓頭筍,自把長镵雪色斤。
恨我家無渭川竹,姓名不載馬遷文。
作菹須趁筍如銀,莫待成竿費斧斤。
安用截筒纏五采,為人催草吊湘文。
滄房煥東霞,紫造浮絳晨。
雙德秉道宗,作鎮真伯藩。
八臺可盻目,北看乃飛元。
清凈云中視,眇眇躡景遷。
吐納洞嶺秀,藏暉隱東山。
久安人事上,日也無虛間。
豈若易翁質,反此孩中顏。
北來消息到龍沙,時事關心祇自嗟。
遼左幾時傳露布,綸扉依舊滯宣麻。
邊籌誰定帷中畫,疏草猶多紙上嘩。
慚愧腐儒空扼腕,疏慵何以報王家。
移參窗北地,經歲日不至。
悠悠荒郊云,背植足陰氣。
新雨養陳根,乃復佐藥餌。
天涯葵藿心,憐爾獨種參。
水明山月更閒身,
筆底風塵事事新。
賓主歷然應絕倒,
鎮常輸與住庵人。
雙娥偏向畫中顰,
快盡恩仇不愛身。
老大病夫容一劍,
少年中國竟無人。
新亭崛起最高峰,無數遙岑翠埽空。
恐有謝公留屐齒,為開摩詰畫屏風。
倚江楊柳自高下,照水杏花能白紅。
正欠渭川千畝竹,清陰分借賴鄰翁。
春光不像曾來,如何又說春將去。一尊別酒,兩行情淚,凄然無語。
恰似明妃,紅顏遠嫁,玉關難駐。嘆今年烽火,連天戰鼓,都攔截,春歸路。
偏是魂銷此際。怕天涯、少人憐處。臨岐低囑,縱然去也,休忘尺素。
忍見愁紅,將飛更怯,乍飏旋住。想溪橋來夜,飄零有恨,與何人訴。
漫艤吳門棹,因成極勝游。
野吟峰影出,林臥草光流。
帆面過江鳥,云陰開晚洲。
狂歌聊自得,隨地覓巖丘。
四顧荒山總闃然,
忽開云霧睹青天。
伊誰施此回生力,
細寫荊溪父子賢。
舟如蝶迷陽,飄飄到何方。冷眼看乾坤,熱淚灑平岡。
沉憂虹貫日,隱愛雪充腸。至道生無名,嶄新出悲涼。
空中傳恨語,百世不敢忘。我邦稱鬼才,長爪差雁行。
萬星燦暮夜,千鳳翥奇芳。后不見來者,勇往意何傷。
睿哲天所忌,逋播豈相妨。滄海窮曛黑,歲月念方將。
夭枉無足悲,輝光詎尋常。江河萬古流,盛藻隨風揚。
尚論他與我,馀蘊待平章。
古槐永巷暮蟬愁,
一葉相飛已報秋。
莫上翠樓憑幾望,
當時七夕笑牽牛!
何代猶遺一阿婆,巧梳高髻聳巍峨。
雨馀新理膏油膩,花發濃妝珠翠多。
煮海煙生疑執爨,采樵人唱訝悲歌。
望中咫尺陽臺路,云雨不成知奈何。
為惜春風去渺茫。
不堪回首憶劉郎。
慢裁金縷作衣裳。
剩殘妝。
吐出絲絲惹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