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陳白沙二首 其二
英靈誰昔奪山川,還卻英靈是此年。
江漢文章非偶爾,乾坤風致自巍然。
千秋高士應稀見,一脈斯文亦正傳。
寄語后來描畫者,莫將遺像失真傳。
英靈誰昔奪山川,還卻英靈是此年。
江漢文章非偶爾,乾坤風致自巍然。
千秋高士應稀見,一脈斯文亦正傳。
寄語后來描畫者,莫將遺像失真傳。
往昔是誰奪走了山川的英靈,如今英靈得以回歸。陳白沙如江漢般的文章并非偶然之作,他在天地間的風度氣質依然高大。千百年來像他這樣的高士少見,這一脈斯文也得到了正統傳承。告訴后來描繪他畫像的人,不要讓他的遺像失去真實的面貌。
英靈:指陳白沙的精神、靈氣。
江漢文章:以江漢之水的浩蕩形容陳白沙文章有氣勢、有內涵。
乾坤風致:指陳白沙在天地間展現出的風度氣質。
高士:品行高尚的人。
斯文:指文化、學術。
失真傳:失去真實的面貌流傳。
陳白沙即陳獻章,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書法家、詩人。他去世后,作者寫下此詩挽悼。當時明朝文化有所發展,陳白沙在學術和文學上有獨特成就,其“江門心學”影響深遠,作者出于對他的敬重和對其文化貢獻的認可而創作。
此詩主旨是悼念陳白沙,高度贊揚他的文章和品德,強調其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文人對陳白沙的推崇,體現了其在明代文化界的地位。
一水分吳越,乘將范子舟。
袖中詩卷在,襟上酒痕留。
司馬千金賦,元龍百尺樓。
故園松菊好,何事狎浮鷗。
百里郊原極目平,
未寒林葉尚馀青。
前村一穗濃煙起,
知是逡巡到肅寧。
五笏巍峨冠海東,
巨靈伸手欲摩空。
夜來遙見峰頭月,
一顆明珠弄掌中。
蘆黃水落秋將暮,鼓翼各尋云外路。為問歸飛歸底處,我今亦向江南去。
曹將軍畫少陵詩,林氏家藏相國題。不動精神瞻御座,風云萬里入霜蹄。
魚躍魚沉都不知,垂竿只要得魚歸。天寒浪急魚難得,愁入蘆花日又西。
飄飄秀色奪仙春,只恐丹青畫不真。能為君王罷征戍,甘心玉骨葬邊塵。
唐時胡馬入長安,下馬胡兒倚馬鞍。今日升平無此物,樽前聊寫畫圖看。
一線長洋作硯低。來煙亭下片帆棲。猶然夢到小窗西。
去路雖無吹乳鴨,隔江應有聽潮雞。將無驚喜又驚疑。
量移海外乍逢秋,憑眺依稀古戍樓。
烽火驚心成往事,清笳入耳散邊愁。
盈盈帶水孤帆杳,漠漠晴空白日悠。
更喜澄清雄鎮畔,飛云歘忽渡江頭。
云房有約度煙蘿,支遁逍遙更幾過。
點點雨花臨釣石,紛紛山翠落龍磨。
仙臺路杳春游少,古洞云深晝掩多。
圣世偷閒惟大睡,南山白石更誰歌。
驪阜凌云對玉鉤,
千門高切絳河秋。
欲聞天語猶嫌遠,
更結三層乞巧樓。
一湖凍玻璃,月奪雪色白。照天八百里,岳氣混溟澤。蛟龍蟄冬窮,那敢吞素壁。眾陰呀然開,冰骨幾欲坼。
森森古東州,萬物謝雕畫。木葉風以盡,荒岸送蕭槭。我來始秋?,荷葦刪所積。顛倒南山影,屈注濟水脈。
謂是矜乍見,莫便窮姽婳。茲焉卜三年,臨湖住官宅。半奩青銅鏡,早晚鑒幾席。紅情佇花溪,綠意及柳陌。
美景宜可常,歲寒倍相惜。近旬雪彌天,呼月來咫尺。空明互激射,清濯肝與膈。翻笑湖主人,拉為看湖客。
君子有酒漿,并坐樂今夕。齊菘嫩甲剪,汶魚細鱗擘。杯行勿逡巡,一舉轟系百。
三更殷鐘鼓,衣袂冷侵迫。策我羸馬歸,回首湖不隔。佳境托邂逅,古懷話疇昔。明晨約登樓,看此雪中跡。
王公作意下郊人,廊廟江湖夢亦真。投老千峰聊自約,初交一臂此何神。
青山兩坐曾他雨,白雪連歌別是春。高逝鳳凰九千仞,清都只恐絕無鄰。
鶯花笑弄祝融峰,來往應誰認此蹤。老子夢多山水癖,中丞情有歲寒松。
可無巢父安唐世,況得南軒待晦翁。黃鶴樓前一回首,白云鄉里看騎龍。
行也是,坐也是。
俯仰折旋,無是不是。
平山堂外青螺閣,廿四橋邊流水咽。
無端擊筑動悲歌,俠骨難教脂粉抹。
銜杯仰視浮云滑,搖筆堪追秋興八。
蕪城煙景不勝愁,舞帳牽蘿空夜月。
三百年來第一家,修篁古木靜無嘩。
先生東郭兼南郭,處士山涯又水涯。
好事每愁花易落,留賓不厭酒頻賒。
梅顛綽有元龍氣,尚恨窗欞面面遮。
一片能教一斷腸,可堪平砌更堆墻。
飄如遷客來過嶺,墜似騷人去赴湘。
亂點莓苔多莫數,偶黏衣袖久猶香。
東風謬掌花權柄,卻忌孤高不主張。
曾從西池幸,宮花落未稀。
日隨黃傘轉,云繞赭袍飛。
臨水樓臺在,傷心歌管非。
都門舊行處,卻望壽山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