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與王右丞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
恨不逢君出荷蓑,
青松白屋更無他。
陶令五男曾不有,
聞說桃源好迷客,
不如高臥眄庭柯。
恨不逢君出荷蓑,
青松白屋更無他。
陶令五男曾不有,
聞說桃源好迷客,
不如高臥眄庭柯。
遺憾沒能與你相逢,你可能穿著蓑衣外出了。在青松環繞的白屋中別無他物。陶淵明五個兒子都沒有(此處指生活清苦),聽說桃源美景容易讓人流連忘返,你不如高臥家中觀賞庭院中的樹枝。
荷蓑:披著蓑衣。
白屋:指不施采色、露出本材的屋子,常指貧苦人家的住所。
陶令:指陶淵明,曾任彭澤縣令。
眄庭柯:出自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眄庭柯以怡顏”,意為觀賞庭院中的樹枝。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動蕩或不如意,文人多有隱居避世的想法。詩人與王維去拜訪呂逸人,未遇之下有感而發,寫下此詩表達對隱居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呂逸人隱居生活的贊賞。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自然,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極其著名,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隱居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北望宮墻樹萬年,九霄云退湛秋泉。
坐間星斗懸吟次,夢里江湖在目前。
月緩粉闈添皓色,更長紅燭滅青煙。
中郎心計元無敵,更向風騷擅將權。
秋風生意眾憐遲,一旦先開豈足悲。
無髻競分濃蕊插,有襟聊對細香披。
閏催雖隔重陽月,節去猶勝十日時。
不比無名閑草木,早蒙造化祇堪嗤。
阻傍嚴公住浣花,喜從秦地見高牙。
致君前去心逾赤,撫俗歸來發未華。
路出錦江乘夜月,騎停繡嶺揖朝霞。
自憐二紀游門下,今日聊能托后車。
古邑人煙陜雒間,馬蹄車轍許誰閑。
不堪曉雨妨行興,猶喜秋風慰客顏。
老去稍知筋力倦,年來祇益鬢毛斑。
相如屈趙無遺跡,獨有空名重泰山。
廬陵風物素稱繁,幕府雄夸列郡間。
從事有才詩筆健,平時無警檄書閑。
清吟良足償風月,曲宴應頻醉髻鬟。
行矣功名及年少,未宜留意屬江山。
師有知人術,一言珍萬金。
圣門防取貌,吾道素論心。
越樹秋聲起,武陵歸思深。
桃源千載事,此說更難尋。
作邑窮山奈拙何,簿書期會損天和。
卻緣眾醉獨醒甚,翻覺同舟敵國多。
豈顧有人張巧舌,第憂無術拯頹波。
偏親垂老妻孥少,獨愧淵明歸去歌。
赴辟函關道,來時犯雪泥。
今乘匹馬過,早見晚鶑啼。
峣闕兼程到,丹墀數日躋。
一言知國器,三接是云梯。
小丑翻然順,靈珠自此稽。
和戎須上策,議要合征西。
同時兩郡冠鄉書,屈指俄經一紀余。
顧我冗涂移蹇足,羨君榮路駕奔車。
方從解紱辭巖邑,已見飛章厭石渠。
自古蓋棺人事定,未應今日較龍豬。
河岳靈神擁瑞來,劍川一夜起云雷。
祥風破臘吹灰琯,和氣先春報砌槐。
龍邸久膺心膂托,金甌終為姓名開。
年年已與梅花約,長借清香入壽杯。
予懷天地惠何慳,頼有仁侯念拙艱。
塵土未嘗輕俗狀,風霜多為霽嚴顏。
兵廚美釀才嘉貺,子舍清吟繼寵頒。
詩酒而今諧素嗜,更兼春雪滿群山。
春遲地冷日蕭騷,野曠林疏風怒號。
畚鍤一聲趨蟻垤,旗幡四面落鴻毛。
黃埃成穗坐還積,綠鬢欲絲歌漫勞。
暫閉柴荊如避寇,江湖歸思入漁舠。
旦出輒暮歸,終年長役役。自顧若有營,誰言了無益。
少小不如人,老大轉衰僻。昏忘復相仍,十事不一憶。
勞心非所長,但覺安坐食。使我忍愧羞,不如學勞力。
勞力當自耕,自耕還自織。百畝為己憂,雖憂乃易釋。
金星隠地爍游車,那用行堤更筑沙。
官妓趁時簪玉蕊,藝工隨分賜銀花。
每乘此節尋蕭寺,全勝當年醉習家。
歸漾彩舟歡意在,還延賓從盡流霞。
公逾四十氣方強,未怕秋風作鬢霜。
人物此時仍富樂,襟懷無事可悲涼。
嚴涂行取青氈物,末路寧同白首郎。
滿目溪山宜曠望,醉提北斗挹霞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