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答吳仲登三絕 其二
案上如山一束書,
青燈歲月已無馀。
從來筆同天人事,
佛祖如何以貨居。
案上如山一束書,
青燈歲月已無馀。
從來筆同天人事,
佛祖如何以貨居。
書桌上堆積著像山一樣的一摞書籍,在青燈相伴下的歲月已然所剩不多。向來筆下書寫的都是人間與上天之事,佛祖又怎會以財物來衡量呢。
案:書桌。
青燈:指油燈,燈光青熒,故名。
天人事:指人間和上天之事,可理解為世間的道理、規律等。
貨居:以財物來衡量、占據。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難以確切知曉創作時間和地點。推測可能是詩人在晚年面對自己的學識積累,對人生和宗教等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時所作。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對宗教商業化等現象,引發了詩人的思考和質疑。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歲月、思考事理并質疑宗教商業化現象。其特點是語言質樸,直抒胸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詩人獨特的思考和批判精神。
聯珠綴玉妙文章,一掃毛穎百丈長。誰憶當年挽舟子,承平歌舞下維揚。
六月六日殺蠹蟲,無衣可出哭吾窮。聊將囚板階前曬,一物光輝與世同。
畫檻雕楹十二欄,一時尊酒盛詞壇。風人把袂游平樂,月姊更衣下廣寒。臺接丹山翔彩鳳,簫橫碧落度青鸞。從知子敬多豪興,桃葉歌成宴未闌。
地曠樓雄夏日宜,碧梯芳樹繞花遲。清歌不用邀明月,一笑山河入酒卮。
一葉扁舟傍岸航,西風時弱復時強。過灘山似黃牛轉,出峽帆如白鷺翔。身與驚濤同倚伏,心隨平野入蒼茫。浮生早有行云意,每道江天是故鄉。
水盩山復屋,亭此可婆娑。蝸角地雖少,蜂房春自多。橘藏商皓樂,鳳憶楚狂歌。何必天津上,遠尋安樂窩。
銅爵高臺上,西陵古墓邊。君恩徒自重,妾貌竟誰憐。羞掩歌時扇,愁登舞后筵。惟馀漳浦月,三五夜空圓。
江頭日日惜芳時,三月春光兩鬢絲。拔劍自歌還自舞,邑人誰識虎頭癡。
秦語鄰兒得,歸衫母線多。離筵添許我,行色去由他。盡是家來近,其如兄憶何。定無勞齧指,歲歲此婆婆。
皇唐開寶構,歷劫抵金時。絕妙青松障,清涼白玉池。長廊秋屧響,高閣夜鐘遲。獨有乘閒客,扶藜讀舊碑。
玉漏無聲落草廬,荒村遙夜石燈孤。開門探雪三尺許,舉眼看山一寸無。誰閔將軍窮窟穴?空多公子夢氍毹。老吾不作功名想,只欲扁舟泛五湖。
寒蟬依素影,嘹喨響長林。落日歸云凈,疏鐘野寺陰。佳人將素鬢,詞客助清吟。浥露空階下,彌堅貞素心。
每看新圖憶舊游,遠情閑景共悠悠。亂鴻沙渚煙中夕,黃葉江村雨外秋。亂后得安翻訝夢,醉來因感卻生愁。那能便結滄洲伴,重向煙波覓釣舟。
海上歸來心緒多,鬢邊無那白標何。詩情粗得江山助,酒量自因風月多。黃卷中間籠圣哲,白云深處避干戈。弟兄念我心應切,故向梅花嶺上過。
略彴橫陳履虎危,丹梯一線捉云飛。泥人石鏡才窺影,掠眼林猿已見機。虛壑聞藏巨舟杳,真源剩覺大音希。茅亭坐對高圓外,三六峰寒寫碧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