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陳憲長吉夫二首 其二
海螺杯自酌椒漿,何用吳姬勸客嘗。
世路也須甘半拙,物情原是忌孤芳。
人間飽殺侏儒短,階下寒多梐楯長。
勘破窮通只如此,笑看夸父死于忙。
海螺杯自酌椒漿,何用吳姬勸客嘗。
世路也須甘半拙,物情原是忌孤芳。
人間飽殺侏儒短,階下寒多梐楯長。
勘破窮通只如此,笑看夸父死于忙。
我自己用海螺杯酌滿椒酒飲用,哪里需要吳地美女來勸客品嘗。在這世間的道路上,也應該甘愿有些愚拙;世間萬物的情理,原本就是忌諱孤高自賞。人間那些像侏儒一樣的小人能飽食終日,而正直之士卻如階下被寒風吹的欄桿,處境凄涼。我已看透了窮困與顯達不過如此,笑著看那夸父因奔忙而死。
海螺杯:用海螺制成的酒杯。
椒漿:用椒浸制的酒,古代多用以祭神。
吳姬:吳地的美女。
半拙:有些愚拙。
孤芳:獨秀的香花,常比喻人品的高潔。
侏儒短:指身材矮小的侏儒,古代宮廷中常以侏儒為俳優弄臣,能得到賞賜而飽食。
梐楯(bì dùn):即行馬,官府門前阻攔人馬通行的木柵欄,這里比喻正直之士。
勘破:看透。
窮通:窮困與顯達。
夸父:古代神話人物,追逐太陽,最后口渴而死。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創作于詩人經歷世事,對社會現象有所洞察之時。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小人當道、賢才不得志的情況,詩人借此詩抒發內心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社會不公的批判和對人生的豁達態度。其突出特點是運用對比和典故,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社會現實的思考。
安排諸院接行廊,外檻周回十里強。青錦地衣紅繡毯,盡鋪龍腦郁金香。
因讀《誅蚊賦》,深憐愛國情。三公登間牒,四海失升平。早覺文章貴,爭期德業成。云仍蒙世祿,翰墨負時名。
秋氣高寒公始生,稟姿多得圣之清。官箴未許冰為潔,心事真堪月比明。久合紫囊還再世,卻令皂蓋歷三城。憑誰盡紀前張政,只聽村謠里唱聲。
憶昨訪君婁水曲,輕風寒食小桃開。形容客況憑詩句,消遣春愁藉酒杯。白發千莖雖似雪,丹心一寸未成灰。交游獨有君知我,都付無言一笑回。
金華山色翠亭亭,曾駐仙人白玉軿。羨汝結廬松柏里,臥看鸞鶴下青冥。
白團扇,含情待郎來,不使路傍見。
一桁垂楊絲到地。交映花枝,斜拂簾丁字。沈火微薰銀葉膩。鳳鞋半繡成猶未。是病是慵還是醉。料得無人,解識渠心事。有約簸錢鄰女戲。梳頭強起扶殘睡。
佳人薄命,嘆紅粉、幾多黃土。豈是老天渾不管,好惡隨人自取。既賦嬌容,又全慧性,卻逍隨凡苦。不平如此,問天天竟無語。可惜國色天香,隨緣流落,飄泊今如許。借問繁華何處在,多少樓臺歌舞。紫陌春游,綠窗晚繡,過客驚眉嫵。人生失意,從來無問今古。
送客歸山天正霜,吳江蟹美橘初黃。上林千樹櫻桃熟,莫戀金華是故鄉。
安排竹柵與笆籬,養得新生鵓鴿兒。宣受內家專喂飼,花毛間看總皆知。
風落湘江秋正波,重瞳消息竟如何?竹間猶有斑斑淚,應是英皇恨更多。
家學源流今吏師,寬嚴殊劑亦殊施。豪宗咸服薤一本,野老齊歌麥兩岐。最課休聲無地著,芳名姱節有天知。請將郡志從頭數,高直蓬山更有誰。
門外青山玉作圍,溝塍連絡稻田肥。多慚薄宦辜猿鶴,一換星霜始一歸。
迷途役役可哀憐,誰悟膏明取自煎。花為可簪遭屈折,草因無用得新鮮。分無求外時時樂,物不貪奇種種便。從此閉門甘寂寞,一囊羞澀任無錢。
尚想高人何北山,談經論道此山間。故家文物依然在,似汝須歸玉筍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