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晁補闕歸日本國
西掖承休浣,東隅返故林。
來稱郯子學,歸是越人吟。
馬上秋郊遠,舟中曙海陰。
知君懷魏闕,萬里獨搖心。
西掖承休浣,東隅返故林。
來稱郯子學,歸是越人吟。
馬上秋郊遠,舟中曙海陰。
知君懷魏闕,萬里獨搖心。
您在西掖官署享受休假,如今要返回東方故鄉(xiāng)。來唐時如郯子般好學,歸去時帶著越人鄉(xiāng)音。騎馬走過秋日遠郊,乘船駛向曙光中陰暗的大海。知道您心懷朝廷,萬里遠行仍獨自牽掛。
西掖:指中書省,唐代時為宰相辦公之處。休浣:官吏按例休假。
東隅:東方,指日本。故林:故鄉(xiāng)。
郯子學:郯子是春秋時郯國國君,曾到魯國講學。這里指晁補闕來唐學習。
越人吟:用越人莊舄在楚國作官,病中仍發(fā)出越國語音的典故,指晁補闕不忘故鄉(xiāng)。
魏闕:原指古代宮門外的闕門,后用來指代朝廷。
此詩創(chuàng)作于唐代,當時中日交流頻繁,許多日本留學生、學問僧等來唐學習。晁補闕可能是在唐為官或學習后準備回國,詩人作此詩送別。詩人在詩中體現(xiàn)出對中日友好交流的肯定以及對友人的真摯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晁補闕歸日本。特點是用典自然,借景抒情。它反映了唐代與日本友好往來的歷史,在文學史上展現(xiàn)了當時文人對中外交流的關注和積極態(tài)度。
良夜永,玉漏正遲遲。丹禁肅,周廬列,羽衛(wèi)繞皇闈。嚴鼓動,畫角聲齊。金管飄雅韻,遠逐輕飔。薦嘉玉、躬祀神祗。祈福為黔黎。升中盛禮,增高益厚,登封檢玉,時邁合周詩。玄文錫,慶云五色相隨。甘露降,醴泉涌,三秀發(fā)靈芝。皇猶播、史冊光輝。受鴻禧。萬年永固丕基。吾君德、蕩蕩巍巍。邁堯舜文思。從今寰宇,休牛歸馬,耕田鑿井,鼓腹樂昌期。
從今羞復走功名,鹵莽因循已半生。心遣我愚應有謂,眼看人智亦何成。夢為蝴蝶因觀化,目送飛鴻漫寄情。堪笑妻兒懷土甚,謫期未滿已謀行。
南風吹海不成波,江右生民喜欲歌。玄化九天如有賴,神功千古自難磨。夫差箭落江潮避,溫嶠犀然水怪過。塵劫未能同幻滅,好將銅狄共摩挲。
青春苦寒雨太多,野水極目似秋波。湖上芳草生巳遍,山中美人愁柰何。思家無計鏟荊棘,避地只恐觸蛟鼉。落花零亂晚風起,坐看城頭烏尾訛。
高人好琴得天趣,開窗靜對梅花樹。江空歲晚夜深時,丁丁似共南枝語。淡香疏影太古音,個中樂趣清且深。等閑三弄梅花曲,花不在梅花在琴。
三玄銓量,設選佛科。邪師壞之,付授外訛。以陷虎機,擊其頹波。不動聲氣,怖走天魔。
琴奏龍門之綠桐,玉壺美酒清若空。催弦拂柱與君飲,看朱成碧顏始紅。胡姬貌如花,當爐笑春風。笑春風,舞羅衣,君今不醉欲安歸。
少年不更事,新學多誤人。桓沖成繆語,張禹豈純臣。
鶯花配偶春意透酥胸,春色橫眉黛,新婚燕爾,苦盡甘來。也不索將琴操彈,也不索西廂和月待,盡老今生同歡愛,恰便似劉阮天臺。只恐怕母親做猜,侍妾假乖,小姐難挨。
彈壓群芳不敢開,清高地位隔塵埃。抬頭一見風霜面,莫是花中御史來。
醞藉中涵廊廟姿,詩文都好見宸批。只蒙四字君王寵,蟣虱微臣不用題。
苕溪之源流洞天,中有福地壽可延。山盤九鎖到空谷,石間隱跡知其仙。懸崖險阻不易到,來者悚觀須有緣。道邊獸石臥獅虎,庭下鏡沼流潺湲。東游大滌阻天柱,西至石室飛寒泉。云房石磴絡苔蘚,疑是霞玉留花鈿。嵌空上下不可數(shù),曉猿夜鶴驚人眠。西林詩伯□仙裔,落筆妙句今青錢。歷窮巘崄事幽討,不畏蔓草矜蛇蜒。皈來詩篇壯青谷,好句屹崛參天全。何當□約素秋晚,與公共醉洪崖巔。
送鹢回潮,教鶯避日。一箏風力。拂拭春空,愁來兩眉碧。紅塵冠蓋,誰解憶江關詞客。岑寂。萍底舊漚,滯樽邊消息。群芳巷陌。粉屐銖衫,閑歡亂塵藉。煙帆忽渺故國。洞庭北。料理楚蘭悽調,付與雁奴親歷。更夢中纖手,低指大姑山色。
紙窗低下火爐邊,有底宜人意若便。移疾何妨閑五日,放慵猶欲醉終年。平生親友懷天末,談笑妻兒在目前。誰似匡廬白居士,暮年華發(fā)洛陽仙。
上邪,我與君輸肝委膈,他人那得聞。急難各相護救,決絕妻子如浮云。中心耿耿金石,百年以為鄰。巢由撫六合,堯舜下閶闔。山崩石爛河枮海水竭,十日并出天地裂,我與君,好永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