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漫興 其一
幽棲得名理,雙屐轉從容。
渴澗捫龍乳,荒蹊采鹿茸。
振衣空翠襲,擁樹蔚藍封。
不識鴻濛外,蒼嵐更幾重?
幽棲得名理,雙屐轉從容。
渴澗捫龍乳,荒蹊采鹿茸。
振衣空翠襲,擁樹蔚藍封。
不識鴻濛外,蒼嵐更幾重?
隱居在幽靜之處領悟了深刻的道理,穿著雙屐漫步從容自在。在干涸的山澗撫摸著石鐘乳,在荒僻的小路上采摘鹿茸。抖抖衣服,山間的翠色撲面而來,抱住樹木,仿佛被一片蔚藍所環繞。不知道鴻蒙之外,那青綠色的山嵐還有多少層呢?
幽棲:隱居。名理:高深的道理。
雙屐:指木屐,古人常穿的一種鞋。
捫:撫摸。龍乳:石鐘乳。
振衣:抖衣去塵,這里有舒展之意。襲:侵襲,這里指撲面而來。
擁樹:抱住樹木。蔚藍:深藍色,這里形容山林的顏色。封:環繞。
鴻濛: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狀態,這里可理解為極遠的地方。
蒼嵐:青綠色的山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處于隱居狀態。當時可能社會環境較為復雜,詩人選擇隱居山林,在與自然的親近中尋求內心的寧靜和對人生道理的領悟。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隱居山林的生活和心境,突出特點是景色描寫細膩,意境清幽。它體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精神世界的追求,在文學史上反映了隱逸文化的一種表達。
霜后湞江見底清,扁舟況復月華明。天涵遠岫青無限,水寫新梅白未成。五馬風流開祖餞,群公詞賦贈將行。支離自笑燈前影,掩戶高吟冷暈生。
旅夢初回百恨新,寸腸焚絕淚成冰。窮途易感如楊子,舊里難歸似柏人。駿價有誰沽死骨,鯨波無分活枯鱗。多愁髀肉空如削,躍馬何曾及病身。
身近長安日,官無州縣勞。黃麻襲姚姒,赤舄等伊咎。量與南溟闊,名如北斗高。十年蟠綠野,軒冕一秋毫。圣主更琴瑟,真儒政事參。上階占兩兩,東第得潭潭。忽臥漳濱疾,虛傳澠水談。驊騮好千里,底事學吳蠶。一顧駑增價,兼收雁作行。篇章非子墨,藻鑒誤雌黃。云淡番君國,年荒陸氏莊。眼看飛旐出,雨泣漫淋浪。
滿堂香飯結華筵,瞬息流光又十年。四海共傳高士傳,一丘閒臥鹿門仙。經綸水石成三徑,睥睨戈干笑九埏。若月照臨龍戰后,好將信史為人編。
沉沉暮色暗群山,零露初侵白玉欄。最愛霓虹光四射,滿河雪浪盡斑斕。
縹蒂同心葵十尋,日華浮動朵云深。江湖為爾懷霄漢,三月長安正綠陰。
襄城迷七圣,崱巘亦崆峒。松干虬形拙,巖身魑狀工。風飄不自北,梟徙尚聞東。夕照滅明外,翳然水木紅。
水諳送客渾無浪,風解留人卻有情。今夜榆林系帆宿,卻從北斗望天心。
雙手生來拙。看旁人、會撈會算,手頭闊綽。十指如椎應笑我,只討筆端生活。一任它、荒唐奇譎。如此半生爬格子,終爬了、礙眼書千頁。寫寫寫,鴻爪雪。人能用手乾坤闊。一動手、可繡鳳凰,可澆鋼鐵。藝術文章來我手,敢止批風抹月。還有意、發揮余熱。舉酒相招心未老,喜我輩、尚有靈珠握。同撫掌,同拼搏。
問年知得是辰生,甲子校君少一更。過去一般無影跡,何妨呼我作同庚。
江外昔分符,人皆詠褲襦。有書充棟宇,無屋遠庖廚。容膝淵明舍,飲瓢顏氏徒。莫言太清儉,本是列仙儒。
高恢總發,道德是求。伯鸞齊志,泉石胥游。東飛西駐,歌以寫憂。形容萬里,遠蹈同流。
沙窩偏近地,新水引成槽。涓滴分消渴,闌干見二毛。贊皇差識別,桑苧未清高。竊有羸瓶慮,將無抱甕勞。
賞心多與宦情違,三載來游一日歸。樹下杯行殊草草,水邊人去更依依。郊原卻略青驄度,天水蒼茫白鳥飛。回首青山應笑我,漫將塵土涴苔衣。
微名塵外棄如違,靜覺風花款款飛。種柳有時同靖節,著書無意擬韓非。出郊長愛逢農暇,問齒相將到古稀。真訣只從真想得,觀端棲寂謾深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