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筵詞二十首 其四
金水河頭白玉橋,
上公寶帶侍中貂。
逡巡小立瞻龍氣,
左順門高御幄飄。
金水河頭白玉橋,
上公寶帶侍中貂。
逡巡小立瞻龍氣,
左順門高御幄飄。
金水河的河頭有座白玉橋,上公束著寶帶、侍中戴著貂尾冠。他們恭敬地小站片刻瞻仰帝王氣象,左順門高大,皇帝的帳幕在那里飄揚。
金水河:北京有內外金水河,此處指流經皇宮前的內金水河。
上公:周代三公有稱上公者,后泛指高官。
寶帶:飾有珍寶的腰帶,為高官所用。
侍中貂:漢代侍中官冠上插貂尾為飾,這里指擔任侍中一類官職的人。
逡巡:有所顧慮而徘徊或不敢前進,這里形容恭敬的樣子。
龍氣:帝王之氣。
左順門:明代宮殿的門名。
御幄:皇帝的帳幕
經筵是帝王為講論經史而特設的御前講席。此詩應創作于經筵活動期間,當時宮廷氛圍莊重,詩人身處其中,有感而發寫下此詩,展現宮廷的威嚴和莊重。
這首詩描繪了經筵時宮廷的場景,主旨是展現皇家的威嚴與莊重。其特點是通過具體場景和人物描寫來營造氛圍。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為研究明代宮廷文化和經筵活動提供了形象資料。
陰風吹黃蒿,挽歌度秋水。車馬卻歸城,孤墳月明里。
問路林間子,茫然指萬峰。流云山腳下,失徑木叢中。聽有琴泉響,尋無石棧通。深柴吠一犬,渺渺認村蹤。
茅屋幾家村,村酤老瓦盆。浹旬收黍稻,隨地散雞豚。澗響先通牖,山光半到門。西風一夜發,作意護蘭蓀。
小雨霏微潤綠苔,石欄紅杏傍池開。一枝插向銀瓶里,捧進君王玉殿來。
樓亭漸遠蘇圃橫,欲園未園林樾生。農事方興不歸去,我懶倘使鄉人驚。人間何處外塵湫,片時佳境隨探討。漢書猶在蔬已荒,絕憶辛勤鋤菜老。
天姿貞淑,懿德慈良。山川毓秀,宮壸騰光。生我育我,為君為王。褒贈自天,永荷吾皇。
書生一何愚,出與世紛敵。眇哉朱兩轓,強名二千石。于世竟無補,苒苒老已逼。歸尋紫陽人,獨速釣寒碧。平生坐狷狹,無與同襟期。寧論馬得喪,但問蛙公私。其初或取憎,其究還見思。不思亦何傷,此癖終難移。此郡如敗弓,一弛不可張。吾曹如庸醫,了未分陰陽。幸哉歲小稔,意中猶差強。與民同一飽,?稏秋風黃。孰使邦人士,不聞夷惠風。帶刀與佩犢,剸刃嘻笑中。守雖老無能,此心與天通。豈敢不自省,刈人以為功。氣當以志帥,心豈為形役。未知政奚先,亦各職其職。相期邊幅捐,安用竿牘飭。勉旃正吾鵠,其中非爾力。
晚來無事漫登樓,曲曲欄干總是愁。渺渺鄉關何日到,茫茫天地此生浮。太行有路東西去,汾水無情日夜流。華發蒼顏成底事,可能辜負釣魚舟。
穫稻已空霜未落,秋風雖老雁猶遲。丹林黃葉斜陽外,絕勝春山暮雨時。
一蓑費幾藤,南岡礪朝斧。交加落翠蔓,制作類上古。吾聞大澤濱,羊裘動世祖。何如六尺蓑,滅跡蘆花渚。舉俗無與同,天隨夢中語。今夜不須歸,前溪正風雨。
蜀魄千年西復西,何時風隔別幽棲。中原萬里多芳樹,卻傍五云深處啼。
薄謫何年出漢關,主恩寧不念行間。長安獻賦能相待,應見中丞斧鉞還。
玉節東南控上游,喜逢驛使問并州。錦帆橫槊酬新興,碧藕傳杯憶舊游。晉國河山存巨麗,毗陵文物擅風流。寄言秋署清狂客,莫為閒愁泣楚囚。
薄暮炊煙上,寒鴉林外徂。五牛皆入畫,二水自成圖。馬上詩囊滿,山中時序無。奇文與名畫,終古不欺吾。
席寵千齡盛,疏榮一品尊。魏公丞相婦,潞國太師孫。連騎珂鳴里,交柯戟擁門。平生種玉手,盡室滿瑤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