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同諸從偕戴公綸泛舟過隔溪磯上坐飲
沿流尋所適,舍艇入林隈。
覓坐全依草,貪眠不避苔。
山禽銜果落,溪月涌潮來。
何事枌榆地,長年負酒杯。
沿流尋所適,舍艇入林隈。
覓坐全依草,貪眠不避苔。
山禽銜果落,溪月涌潮來。
何事枌榆地,長年負酒杯。
沿著溪流尋找愜意之處,舍棄小艇進入山林彎曲處。找地方坐下完全靠著草地,貪著睡眠也不避開青苔。山中鳥兒銜著果子掉落,溪上明月隨著潮水涌來。為什么在故鄉之地,卻常年辜負了酒杯呢。
林隈:山林彎曲的地方。
枌榆地:指故鄉。枌榆,漢高祖故鄉的里名,后泛指故鄉。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是初冬時節,詩人與族中兄弟及戴公綸一同泛舟游玩,在隔溪磯上飲酒時有感而發。當時或許社會相對安定,詩人在故鄉享受著閑暇時光,但內心也有對生活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故鄉自然中的閑適與感慨。其特點是景中含情,以質樸語言描繪出寧靜畫面。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情感世界。
出岫豈無心,層空晝結陰。油然空蔽日,底事不為霖。
明月轉西壁,歌筵漸徙東。一尊貧對客,百事懶如翁。雁皦霜華外,蟲棲露草中。今年秋更好,才得此歡同。
曾承恩命佐殊邦,多病歸田檢藥囊。玉樹忍看埋土壤,朱弦無復奏宮商。千金子壯心何恨,萬卷書存業未荒。惆悵舊游今已矣,山房題詠墨猶香。
先帝知公早,虛懷第一人。至今詩禮將,獨數武、宣臣。材大雖難用,時來亦少信。高平風烈在,威敏典刑新。空試乘邊策,寧留相漢身。凄涼舊部曲,淚濕冢前麟。云夢連江雨,樊山落木秋。公方占賈鵩,我正買龔牛。共有江湖樂,俱懷畎畝憂。荊溪欲歸老,浮玉偶同游。骯臟儀刑在,驚呼歲月遒。回頭雜歌哭,挽語不成謳。
東來望氣過蘿阡,南渡家山五百年。句曲自留陶侍讀,始寧今待謝臨川。柴車雨后馀雙笠,藜杖云中少百錢。知爾身輕能濟勝,朱明何日更尋仙。
銀河剪水漸霏微,供奉承恩直禁闈。琪樹有花春不老,玉堂無月夜生輝。寒催光祿分官酒,暖覺歸春入賜衣。鈴索聲沈宮漏靜,巴歌誰共和金徽。
九月炎方亦郁蒸,探幽聊為洗塵腥。亭偎萬折千回徑,瀑幻銀河白練形。自豁心胸迎爽氣,還期江海寄虛舲。致身忠義真千古,舊事崖山石尚銘。
葉露曉瀼瀼,高叢繞砌傍。孤吟看不厭,只為解傾陽。
江勢下游寬,空濛夜獨看。氣噓風露湛,聲瀉水云寒。遠想生瑤笛,歸心滯畫欄。中流愛秋月,對客欲團圞。
綽約肌膚不受吹,飄香墜玉怕春知。憑誰領取東君意,傳語封家十八姨。
十年湖海傲元龍,匣劍新開赤電鋒。萬里征軺淩曉霰,一尊江雨落芙蓉。揮毫色動西山雪,獻賦風清紫禁鐘。聞道新恩常永夜,莫辭宣室待從容。
碧杜紅蘅縹緲香,冰絲彈月弄清涼。峰巒一一俱相似,九處堪疑九斷腸。
曾思峻極詠周詩,此日經行拜古祠。百代封文藏玉檢,三花晴色映龍墀。紫宮高敞金銀闕,黃鶴能通祝史詞。聞道今皇新秩祀,祈靈天語使臣知。
鄉路猶三驛,逢人問水程。晝愁江上住,涼愛月中行。白發思鄉里,青燈憶弟兄。那能即相見,把酒慰深情。
皇天不祐宰臣謀,萬里樓船一浪休。飄蕩已知吾事去,覆亡安用此身浮。祗今潮自如期至,終古江應不盡流。折戟并銷塵海換,行人猶自說碙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