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卿命下孝威以詩見贈和答
白簡心猶悸,黃冠局不新。
饑仍同曼倩,逸已愧劉驎。
風俗驕焚桂,功名薄徙薪。
向來薇蕨意,終是戀逋臣。
雁鶩謀誠短,夔龍地敢論。
幻頻看海市,夢亦怯天門。
事過疑羊祜,時清醉屈原。
側身知亢悔,柔道欲占坤。
白簡心猶悸,黃冠局不新。
饑仍同曼倩,逸已愧劉驎。
風俗驕焚桂,功名薄徙薪。
向來薇蕨意,終是戀逋臣。
雁鶩謀誠短,夔龍地敢論。
幻頻看海市,夢亦怯天門。
事過疑羊祜,時清醉屈原。
側身知亢悔,柔道欲占坤。
彈劾權貴的往事仍讓我心有余悸,身著道袍也未覺有新的境遇。雖饑餓卻如東方朔般堅守,可安逸自在卻愧對劉驎。當下風俗奢靡,柴貴如桂,我把功名看得很淡。一直以來有隱居的想法,但終究還是眷戀舊朝。追求小利的謀劃實在短淺,高位尊榮哪敢去奢望。常常看到如海市蜃樓般虛幻的景象,夢里也害怕進入宮廷。事情過去后懷疑自己像羊祜一樣,時局清平卻像屈原般沉醉。深知自己行事過剛會有悔恨,想要以柔順之道處世。
白簡:御史彈劾官員用的奏章,這里指彈劾權貴之事。
黃冠:道士所戴之冠,借指道士,這里指隱居。
曼倩:東方朔,字曼倩,漢武帝時人,雖有才學卻仕途不得志。
劉驎:東晉隱士,以隱逸高節著稱。
焚桂:形容柴貴如桂,指生活成本高,風俗奢靡。
徙薪:把柴草移開,比喻防患于未然,這里指建立功名。
薇蕨:薇和蕨是兩種野菜,古代隱士常采來食用,代指隱居生活。
逋臣:逃亡之臣,這里指眷戀舊朝的人。
雁鶩:比喻追求小利的人。
夔龍:相傳舜的二臣名,夔為樂官,龍為諫官,后用以比喻輔弼良臣。
海市:即海市蜃樓,比喻虛幻的事物。
天門:指宮廷。
羊祜:西晉時期杰出的戰略家、政治家、文學家,曾有過復雜的政治經歷。
屈原: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因憂國憂民而投江自盡。
亢悔:出自《易經》,指居高位而不知謙退,則盛極必衰,不免敗亡之悔。
柔道:柔順之道。
坤:《易經》八卦之一,代表柔順。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經歷過政治上的彈劾事件,心有余悸,對現實社會的風俗和功名有了新的認識。當時社會可能存在風俗奢靡、官場復雜等問題,詩人在經歷波折后,有了隱居的想法,但又難以割舍對舊朝的眷戀,在這種心境下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經歷政治波折后的復雜心境和人生思考。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情感表達細膩且矛盾。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在政治與隱居之間的徘徊和對社會現實的關注。
真兮廖廓,郢人圖雘。 岳聳云空,澄潭月躍。
老去疏慵厭仕途,歸來林下學真如。 不思身外千般事,只占人間一味愚。 但得清尊長對客,縱添白發亦從渠。 世間達宦多憂畏,胸次還能似我無。
北山萬仞羅翠屏,下有湖水鏡面平。 山影靜倒千丈碧,波光冷浸一天星。 自有此湖知幾歲,居人日日常經行。 但知湖水鴨頭綠,誰人向此含幽情。 我來正值秋容媚,野曠天空風物清。 煙橫木末斜陽晚,云散溪頭明月升。 放舟直入波深處,水鳥窺人元不驚。 天晴水暖魚亦樂,時見潑刺波間鳴。 持竿舉網忽有得,滿座歡呼山岳傾。 水面黃花更堪愛,盈盈佇立如聘婷。 栗玉簪頭紅一點,隨風翠帶還相縈。 興來不覺千鐘盡,眾賓皆醉無一醒。 漁榔敲罷棹歌起,十里猶聞笑語聲。 謫仙死后無此樂,我今此樂真難并。 人生適意未易得,此湖從此宜知名。 要配北山長杯朽,酹酒更告山之靈。 我欲結茅湖上住,盡使湖光入戶庭。 枕流漱石過一世,不妨清處時濯纓。 更釀此湖作春酒,招我四海良友朋。 夜夜翩舟同載月,樽前吹笛到天明。
禪月定中觀妙相,神奇古怪乃如斯。 起來援筆一揮掃,驚殺人間老畫師。
寒士叨塵分已逾,不為歸計待何如。 暮年光景那能久,浮世榮華總是虛。 此去直須甘澹泊,個中元自有乘除。 因公拈起余君話,愈使衰翁憶故廬。
我心只是憶天臺,欲去無從首重回。 若得此時追五柳,絕勝他日面三槐。 年年白發催人老,夜夜青山入夢來。 縱有萬鐘非我事,何如且覆掌中杯。
壺漿壓境來迎拜,猶記溪山舊主人。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新綠未成陰。(新綠 一作:花落)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錯喜歡 一作:空喜歡) 政入萬山圍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攔。(政入 一作:正入;圍子 一作:圈子;放出 一作:放過)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軟齒牙 一作:濺齒牙)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面面皆江水,層層是峽山。人煙叢樹里,麥浪古城灣。
魚婦蕩尾槳,漁翁撒細網。網得鯉魚兒,賣與客船上。
上牢下牢水聲急,巴峽月峽山勢長。一線江流去莽莽,海天云霧接茫茫。
月出映曾城,孤圜上太清。君王春愛歇,枕席涼風生。 怨咽不能寢,踟躕步前楹。空階白露色,百草塞蟲鳴。 念昔金房里,猶嫌玉座輕。如何嬌所誤,長夜泣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