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春風 上巳陰雨憶乙巳暮春與王阮亭主客修禊洗缽池上慨然成詠
風約飛紅趁,雨涴香泥印。春歸算隔幾多時,近。近。近。挑菜人稀,湔裙節過,賣餳聲緊。
已少尋春分,好把閒愁論。那年卻記共王郎,韻。韻。韻。絲管精詳,賓朋妥帖,心情安頓。
風約飛紅趁,雨涴香泥印。春歸算隔幾多時,近。近。近。挑菜人稀,湔裙節過,賣餳聲緊。
已少尋春分,好把閒愁論。那年卻記共王郎,韻。韻。韻。絲管精詳,賓朋妥帖,心情安頓。
風兒裹挾著落花飛舞,雨把落花打濕印在香泥之上。算來春天離去沒過多長時間,近了,近了,近了。挑野菜的人稀少,湔裙的節日已過,賣糖粥的叫賣聲急促。如今已少有了尋春的興致,正好可以把閑愁說一說。還記得那年和王郎在一起,風雅,風雅,風雅。音樂演奏精妙,賓朋相處融洽,心情十分安適。
約:裹挾、攜帶。飛紅:飛舞的落花。
涴(wò):弄臟、沾染。
挑菜人稀:挑菜是古代習俗,到了一定時節人們外出挑野菜,這里說挑菜人少,說明時節已過。
湔(jiān)裙節:古代上巳節有女子到水邊洗裙的習俗。
賣餳(xíng):餳是糖粥,賣餳聲緊表示節日氛圍漸淡。
王郎:指王阮亭。
此詞創作于上巳日陰雨之時,作者回憶起乙巳年暮春與王阮亭等人在洗缽池上修禊的情景。當時可能正值暮春時節,社會環境或許相對平靜,但作者在時光流轉中,對過去的美好聚會產生了深深的懷念,從而創作了這首詞。
這首詞主旨是通過今昔對比,抒發對時光流逝和往日美好時光的懷念。其特點是對比鮮明,情感真摯,以小見大,通過生活場景展現內心感受。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經典大作,但也體現了作者的創作風格和情感表達。
韶光似酒著人濃,池館春殘柳絮風。花不耐愁春自去,鶯聲全在綠陰中。宿云惹雨膩如塵,濕盡薔薇一片春。鶗鴂恰鳴胡蝶懶,軫香惟惱扈芳人。
王孫春好游,云鬢不勝愁。離鴻暫罷曲,別路已經秋。山中桂花晚,勿為俗為留。
五馬朝天入紫薇,帝城重許攬芳菲。峨冠況切彤云出,得似金雞絢曉暉。
巖花垂露落涓涓,翠擁樓臺碧障天。曾是玉皇香案吏,望中猶擬御爐煙。
嵐起天邊雨,帆飛樹杪風。湖光與山色,倒影畫樓中。
何吏堪儒隱,御恩且故鄉。謾傳經世學,還有惠民方。江舸明秋月,征袍想御香。詩囊問題品,空愧爾師行。
秋深落葉埋芳徑,避亂人多向遠山。送客未嘗過谷口,蹇驢時見到云間。戶外西風欺病骨,籬邊新月照頹顏。一辭院事閒如許,又聽鼙聲早閉關。
懶性拙尤甚,掛冠當早休。滿懷清似水,涼月一天秋。
寥廓云天日月馳,山河變色是常規。且貪馀景猶堪戀,莫問繁陰曾幾時。霜已降,雪將飛。須行即去不依依。從容詩酒能如我,飄渺蓬萊便在茲。
三月正當初一日,驅馳王事上臨清。馬蹄蹤跡追風去,錦服聯翩照日明。花不知名隨路發,鳥如相識向人鳴。行行西出榆林外,才過長亭又幾程。
小隱嚴陵下,當年得孟光。里師為婦順,子慶事親長。洲橘應還熟,庭萱遂不芳。他年冠蓋會,來看伏牛岡。
洛陽三月春風起,吹落南園桃與李。紛紛飛逐馬蹄塵,不學芙蓉抱霜死。張家女兒夫蚤亡,間關戎馬隨姑嫜。當年紅顏若桃李,即今白發如秋霜。百年世事隨流水,留得芳名照青史。君不見東家桃李移西家,年年歲歲開春花。
山藤花開紅映衣,看山藉草遲遲歸。錦石無人溪水下,隔花刺船鸂鶒飛。
團坐聽情語,移杯就果根。分甘新更美,敲打任諸孫。
名出登封晚,功存象帝先。路疑鞭石就,室似鑿空懸。有壑難窺地,無峰不刺天。所游疑夢境,回首即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