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大人攜客山行集忍草庵時謝守夔之命已八年矣憂時感事情見乎辭率賦四詩以記
山空行跡少,乘興集巖扉。一徑堆黃葉,孤煙出翠微。心皈惠遠社,身著老萊衣。未得從茲住,時聞悔昨非。
選勝不在遠,一峰生眾幽。泉聲緣澗合,石勢蹴云浮。逸興縱橫發,清言次第酬。杞天時欲墮,那得暫銷愁。
山空行跡少,乘興集巖扉。一徑堆黃葉,孤煙出翠微。心皈惠遠社,身著老萊衣。未得從茲住,時聞悔昨非。
選勝不在遠,一峰生眾幽。泉聲緣澗合,石勢蹴云浮。逸興縱橫發,清言次第酬。杞天時欲墮,那得暫銷愁。
山中空曠行人蹤跡稀少,我們乘興聚集在庵門。一條小徑堆滿了黃葉,一縷孤煙從青山中升起。我的心歸向惠遠所在的蓮社,身上穿著如同老萊子的彩衣。還不能從此在此處居住,不時感嘆后悔昨日的過錯。選擇美景不必去遠方,一座山峰生出眾多幽靜之景。泉水聲沿著山澗匯聚,石頭的氣勢好似踢著云朵飄浮。超逸的興致縱橫生發,清雅的言談依次酬答。擔憂國家命運如同天要塌下,哪能暫時消解憂愁。
巖扉:指忍草庵的門。
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山。
惠遠社:東晉高僧惠遠在廬山創立白蓮社,這里借指佛教修行之地。
老萊衣:相傳春秋時隱士老萊子七十歲還穿著彩色衣服,扮成幼兒,以娛雙親。
選勝:挑選勝景。
杞天:出自“杞人憂天”,指擔憂國家命運。
作者在接到謝守夔之命八年后,與父親及客人一同在山中忍草庵聚會。當時社會可能面臨著一些動蕩或危機,詩人在游覽山林的過程中,觸景生情,憂時感事,寫下此詩以記錄當時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借景抒情,用典自然。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在特定時代背景下復雜的情感和較高的藝術表達能力。
潭州官舍暮樓空,今古無端入望中。
湘淚淺深滋竹色,目斷故園人不至,
松醪一醉與誰同。
暫憑樽酒送無憀,莫損愁眉與細腰。人世死前惟有別,春風爭擬惜長條。
含煙惹霧每依依,萬緒千條拂落暉。為報行人休盡折,半留相送半迎歸。
樂府聞桃葉,人前道得無。
勸君書小字,慎莫喚官奴。
棠棣黃花發,忘憂碧葉齊。
人閑微病酒,燕重遠兼泥。
混沌何由鑿,青冥未有梯。
高陽舊徒侶,時復一相攜。
章臺從掩映,郢路更參差。
見說風流極,來當婀娜時。
橋回行欲斷,堤遠意相隨。
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
欲入盧家白玉堂,
新春催破舞衣裳。
蝶銜紅蕊蜂銜粉,
共助青樓一日忙。
為有橋邊拂面香,
何曾自敢占流光。
后庭玉樹承恩澤,
不信年華有斷腸。
城窄山將壓,江寬地共浮。
東南通絕域,西北有高樓。
神護青楓岸,龍移白石湫。
殊鄉竟何禱,簫鼓不曾休。
曉用云添句,寒將雪命篇。
良辰多自感,作者豈皆然。
熟寢初同鶴,含嘶欲并蟬。
題時長不展,得處定應偏。
南浦無窮樹,西樓不住煙。
改成人寂寂,寄與路綿綿。
星勢寒垂地,河聲曉上天。
夫君自有恨,聊借此中傳。
六曲連環接翠帷,
高樓半夜酒醒時。
掩燈遮霧密如此,
雨落月明俱不知。
紅露花房白蜜脾,黃蜂紫蝶兩參差。
春窗一覺風流夢,卻是同袍不得知。
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
玉璽不緣歸日角,地下若逢陳后主,豈宜重問后庭花。
此去三梁遠,今來萬里攜。
西施因網得,秦客被花迷。
可在青鸚鵡,非關碧野雞。
約眉憐翠羽,刮目想金篦。
瘴氣籠飛遠,蠻花向坐低。
輕于趙皇后,貴極楚懸黎。
都護矜羅幕,佳人炫繡袿。
屏風臨燭扣,捍撥倚香臍。
舊思牽云葉,新愁待雪泥。
愛堪通夢寐,畫得不端倪。
地錦排蒼雁,簾釘鏤白犀。
曙霞星斗外,涼月露盤西。
妒好休夸舞,經寒且少啼。
紅樓三十級,穩穩上丹梯。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