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甫詩以楊樸契玄斷送頭皮語說病亦昌甫鄭州鄉里人也次韻 其一
契玄東里一遺民,
落拓顛狂混俗人。
自是本朝全盛際,
至今拈起話常新。
契玄東里一遺民,
落拓顛狂混俗人。
自是本朝全盛際,
至今拈起話常新。
契玄是東里的一位遺民,行為落拓不羈、癲狂,與世俗之人混在一起。自本朝最為興盛的時期起,直到如今,人們提起他的事跡話語常常還很新鮮。
契玄:人名。
東里:地名,這里可能指契玄居住之地。
遺民:指改朝換代后不仕新朝的人。
落拓:形容行為散漫、不拘小節。
混俗人:與世俗之人混雜相處。
本朝:詩人所處的朝代。
拈起:提起、說起。
由于缺乏更多背景信息,推測此詩創作于詩人所處朝代相對穩定時期。契玄可能是當地有一定影響力的人物,其獨特的行為和經歷在當地流傳。詩人或許聽聞其事跡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贊頌契玄的獨特形象和其事跡的影響力。突出特點是通過對人物的刻畫展現時代風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為研究當時地方文化和人物提供了一定資料。
歲晏彤帷敞,天深紫宇寬。氣和先合樂,仗密不知寒。斟酌中衢飲,伊亞別殿歡。先春皇意悅,花滿從臣冠。
儂本是蕭草,持作蘭桂名。芬芳頓交盛,感郎為上聲。郎作上聲曲,柱促使弦哀。譬如秋風急,觸遇傷儂懷。初歌子夜曲,改調促鳴箏。四座暫寂靜,聽我歌上聲。三鼓染烏頭,聞鼓白門里。攬裳抱履走,保冥不輕紀。三月寒暖適,楊柳可藏雀。未言涕交零,如何見君隔。新衫繡兩襠,迮著羅裙里。行步動微塵,羅裙隨風起。裲襠與郎著,反繡持貯里。汗汗莫濺浣,持許相存在。春月暖何太,生裙迮羅襪。曖曖日欲冥,從儂門前過。
風前無語立須臾,接得雙雙錦鯉魚。一等是傳真的信,有通書有不通書。
六郡良家最少年,戎裝駿馬照山川。閑拋金彈落飛鳶。何處高樓無可醉,誰家紅袖不相憐。人間那信有華顛。
城中有更鼓,一更如夜長。山中無更鼓,長夜益凄涼。初更剔燈坐,燈花燦光芒。但愿得好睡,不復望嘉祥。伏枕當二更,須臾到舊鄉。夢怯王令嚴,回首何匆忙。開眼見窗白,疑是日之光。披衣步前檐,星斗亂交橫。約略三更候,掩扉強依床。敝絮輕如紙,病骨冷如霜。展轉多呻吟,百計覓睡方。四更至五更,揣摩竟難詳。只聞山鬼嘯,不聞雞口張。盼盼復盼盼,天運豈無常。同臥皆熟寐,唯予起徬徨。將恐長如此,萬古黑茫茫。
溪上高秋云木涼,地偏人事不相妨。開門江日流書幌,背水秋花照草堂。塹北買田時未就,舍南種竹已成行。幽居自擬王官谷,藥裹書簽引興長。
東南富佳郡,此地復名城。拜策奉溫詔,謁帝辭明庭。悠悠出金闕,旆旆搖熊旌。蘭風藹微和,玉露湑以零。征鼙肅郊壘,嘯詠閑齋鈴。微生等薜蘿,托根符馀榮。誤遭一笑盼,永懷千古情。千古不足多,喜遇罕所并。白璧勿漫予,按劍徒取憎。逸足思長途,勁翮慕遠漢。壯志忽蹉跎,功名失華旦。孤芳不自惜,靡靡同草蔓。饑寒日劬勞,霜雪念衰晏。眇焉尚遐征,遄車指芳甸。故國念離憂,高軒增老戀。會當酬知心,努力加餐飯。微勇或可賈,未和南山粲。
芙蓉池畔都開遍。又是西風晚。霽天碧凈暝云收。漸看一輪冰魄、冷懸秋。閩山層疊迷歸路。把酒寬愁緒。舊歡新恨幾凄涼。暗想瀛洲何處、夢悠揚。
誰有鋤耰不自操,可憐園地滿蓬蒿。欲尋春物無蹊徑,獨臥南床白日高。
五色芝函下九天,君王有道慶初綿。海從獻瑞知重潤,歷應頒新卜萬年。到處恩波寒谷暖,題來宸翰墨花鮮。遠臣不盡瞻天思,北極三星喜耀前。
十日窯頭系客船,靜中黃卷夜忘眠。開頭正值陽來復,水色山光媚晚天。
雨浥燕脂落,肌豐骨肉勻。方知杜陵老,曾寫此花真。
人生草上露,回首日已晞。顧非金石姿,焉用千載期。昨夜高堂歡,薄暮南山陲。弦歌聲未歇,涕淚沾裳衣。達人貴知命,常用此道推。樂丘事已卜,哀挽情亦悲。我生諒如寄,九原行當歸。開樽面息所,不醉復何為。
四鄰爆竹自喧嘩,歲晚寒生旅客家。鬧里抽身無俗事,自和墨水寫梅花。
俗務枷吾足,慚難往叩廬。春風應早到,淑景正宜書。綠剝地瓜酒,紅熏石澗魚。且斟彭蠡月,遙對白云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