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竹篇
昔見竹,真不俗。今見竹,今痛哭。
竹色自來無改移,昔日何樂今何悲。
森森繞屋秋更綠,盡是先人手栽玉。
竹未化,人當還,舉頭見竹猶承歡。
直節空九霄,清風尚千古。
徘徊竹間路,照影月當午。
好奇有客頻到門,何況人間父子恩。
君不見孟生筍,湘娥痕。
昔見竹,真不俗。今見竹,今痛哭。
竹色自來無改移,昔日何樂今何悲。
森森繞屋秋更綠,盡是先人手栽玉。
竹未化,人當還,舉頭見竹猶承歡。
直節空九霄,清風尚千古。
徘徊竹間路,照影月當午。
好奇有客頻到門,何況人間父子恩。
君不見孟生筍,湘娥痕。
過去見到竹子,覺得它真是超凡脫俗。如今見到竹子,卻忍不住痛哭。竹子的顏色從來沒有改變,為何昔日那么快樂如今卻如此悲傷。茂密的竹子環繞著屋子,到了秋天愈發翠綠,它們都是先輩親手栽種的如玉之竹。竹子依舊,人卻應當歸來,抬頭看見竹子還仿佛能感受先輩相伴的歡樂。竹子的直節高聳云霄,它的清風之氣千古流傳。我在竹林間的小路上徘徊,月光在正午照著我的影子。好奇的客人頻繁上門,更何況還有人間深厚的父子恩情。你沒看到孟宗哭竹生筍的故事,還有湘妃灑淚成斑的痕跡嗎?
森森:形容竹子茂密的樣子。
直節:指竹子的莖干挺直,常用來比喻人的正直品格。
孟生筍:指孟宗哭竹生筍的典故,孟宗為了給母親治病,在竹林中痛哭,感動天地,生出竹筍。
湘娥痕:傳說舜帝南巡駕崩,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痛哭,眼淚灑在竹子上,形成斑痕,稱為湘妃竹。
推測此詩創作于詩人先輩離世之后,看到先輩親手栽種的竹子依舊翠綠,觸景生情,回憶起與先輩相處的時光,從而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先輩的懷念和親情的珍視。其突出特點是借竹抒情,以竹子的不變反襯人事的變遷。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傳統詩歌借物抒情的魅力。
前朝書至。惜故國春光,三分去二。雨雨風風,暗落天涯清淚。
春深不教寒盡,把舊時、綿衣還寄。所恨歸期不定,強逢場作戲。
嘆別來、光景疾于駛。問入夢容顏,為客豐致。比那登舟日,可一些無異。
只愁這番瘦了,未必因、風塵勞瘁。一紙何曾盡說,說多時無寐。
誰傍闌干立?正秦青、曼聲未已,卻諧黍律。囀罷嬌鶯長夜飲,酒政真堪矜式。
教射覆、辭人頻失。知識前生饒慧業,更冶容、塵事慳靈匹。
堪位置,神仙宅。
花朝寒食天涯逼。一條條、催春嫩柳,黯憐偷惜。家在虹橋煙月底,夢斷揚州此夕。
盼不到、情人消息。萬種相思憑驛使,欲題詩、又把烏絲擲。
飄零殺,好顏色。
咄嗟過容,離別年年,舍我原慣。我定難留,留下亂紅成片。
憶花朝,思寒食,更懷上巳情難遣。問春光,自古歸何處,空隨云散。
送行人、纏綿不了,那個臨歧,能免三嘆。卻怪芳時,不把故人依戀。
也似傷心無一語,奈何頻倩啼鶯喚。更無端,變晴天、雨悲風怨。
幾上燈兒,窗前影子,清宵如對知音。幾首新辭,即是伯牙琴。
看來燈影俱蕭索,似念我懷人直到今。夜夜風風雨雨,坐坐行行睡睡,哭哭吟吟。
碧海滄江,不抵此情深。三更燈照三更影,可負了當初一片心。
花如待客,月似懷人,恐怕負芳時。半幅云林亭畔,驀地來、密約誰知?
嚴更動也,遠鐘鳴矣,心事惹狐疑。卻惱座中饒舌,申申詈去還低。
休憐今世,要識前身,曾在鵲橋西。欠了人閒情債,漸漸償、也費撐持。
浪萍風梗,乍離長別,青鳥倦飛飛。好趁良宵聚首,莫教輕放杯兒。
雙文若是無尋處,從今切莫乘興。石黛迎觴,秋波射座,稍待須臾之頃。
商音甫定。覺煙樹傷心,亂山楓暝。餞了行人,雁兒叫得寸腸冷。
多才偏惹懊惱,怪青天夢夢,終古難醒。潘岳牽情,陰鏗飲泣,辜負名場稱俊。
還多耿耿。嘆詩到無題,有誰能詠。幾個良宵,獨挨清漏永。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惜取 一作:須惜)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花開 一作:有花)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 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 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 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 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 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 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 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桿頭。 欄桿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 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 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 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 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 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夙昔 一作:宿昔) 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 他鄉各異縣,輾轉不相見。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餐食 一作:餐飯)
夜色溶溶,迷離一片,依然月到回廊。數聲鄰笛,聲聲調入凄涼。
小閣簾深凝素影,恍疑人坐舊西廂。頻搔首、韶光浪擲,此際堪傷。
幾回夢繞離堂。及今宵重過,轉覺蒼茫。欲待去也,恁關心風景難忘。
倚遍闌干人獨立,清光漸次逼虛窗。忽無端、疏鐘又動,幽興偏長。
點點新愁,星星舊恨,魚書封罷還思。依稀記得,河橋握別之時。
細語殷勤曾有約,遙遙兩地一心知。梅花放、全憑驛使,仔細維持。
丹青雖是難工,只無聊相對,較勝些兒。幾番回首,形容未必復如斯。
極目天涯空有淚,個中消息不堪追。望云山、孤城獨眺,似醉猶癡。
淑景驚催,新符乍換,時光去也堂堂。屏搖翠柏,湘簾日映山房。
昨宵今日人如舊,宜春彩筆署回廊。難驅遣、流年暗數,何限滄桑。
伊人天各一方。只此心兩地,與日俱長。詩成無語,依稀想像總荒唐。
小立東風春又到,離人不改是愁腸。更相看,梅花清瘦,做盡凄涼。
香清寒艷好。誰惜是天真。 玉梅謝后陽和至。散與群芳自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