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 六月詞再用前韻八首 其一
六月荊南村貼水。蒲葦成叢,屋傍漁莊尾。溘溘野風波面起,湖梢直灌橋門里。
白發老翁無個事。掩罷柴扉,選塊陰涼地。招手老妻牽稚子,團團聽話隋唐戲。
六月荊南村貼水。蒲葦成叢,屋傍漁莊尾。溘溘野風波面起,湖梢直灌橋門里。
白發老翁無個事。掩罷柴扉,選塊陰涼地。招手老妻牽稚子,團團聽話隋唐戲。
六月的荊南村緊挨著水面。蒲草蘆葦一叢叢生長,房屋依傍著漁莊的尾部。突然野外的風在湖面上掀起波浪,湖水從湖梢一直灌進橋門里。白發老翁沒有什么事。關上柴門后,選了一塊陰涼的地方。招手叫老妻牽著小兒子,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聽講述隋唐故事的戲文。
溘溘(kè kè):象聲詞,形容風聲或水流聲急促的樣子。
梢:指湖的末端、盡頭。
無個事:沒有事情,無事可做。
團團:形容聚集、圍坐的樣子。
此詞應為作者夏日游歷鄉村時所作。通過觀察荊南村依水而居的環境與村民閑適的生活狀態,結合對民間戲曲活動的捕捉,創作了這首反映田園生活的作品。
全詞以細膩筆觸描繪六月鄉村夏日圖景,上片寫自然環境,下片聚焦人物活動,通過‘聽戲’這一生活片段,展現鄉村生活的悠閑自在,體現作者對平淡生活的珍視與贊美。
涼意江城早,秋聲客夜多。露凋佳樹木,月照舊山河。爭戰何時定,功名兩鬢皤。湖邊營壘近,隔水聽笙歌。
門外曾無長者車,一身奔走豈安居。誰憐杜老常為客,我怪洪喬不寄書。煙色春歸楊柳底,雨香紅入杏花初。溪山咫尺風塵隔,卻憶情人會面疏。
山莊過雨菊含香,十月中旬未著霜。天為衰翁留好景,賞心何必定重陽。
群樓爍爍夜相睋,香透街風半作醝。料想登高何所見,天星匝地轉蠡蠡。
散發垂竿大海東,羊裘無計擲西風。雌黃政爾須賢輩,一掃浮名萬累空。
別兄二載久,介壽六旬馀。清健如彊日,蕭閑守故居。薄田供伏臘,稚子業詩書。小弟亦垂老,還思到里閭。
碧落峰前上一灘,篙師叫得口都乾。開門將謂船行遠,只在峰頭蘆荻灣。
襪材溫厚剪羔群,絨□初勻濕未熏。就日且須緣峻木,凌波將不讓羅文。色逃玉磬齊懸簴,影伴仙鳧半入云。終屬美人施錦系,畫檐風起暫繽紛。
瓦爐香燼欲凝塵,小檻黃花更一新。絡緯戒寒鳩喚雨,世間那有自由人。鬢發蒼然雪欲垂,問君何苦讀書為。旁人不會回頭意,猶記田光盛壯時。簿書塵土亂蒙茸,無復江船萬里風。臥聽秋聲滿檐溜,不知墻下有梧桐。何處螳螂欲捕蟬,主人初未覺鳴弦。稍知東里能堪事,一任神龍斗洧淵。
無邊風月成今古,有限年華幻死生。我本自來還自去,不關人世別離情。
何事五云彩,來君筆上生。藻思敲軼響,靈腕撞薙城。倚玉心頻切,忘年愿結盟。剡溪相見日,無語喚卿卿。
泊船高岸曲,散策小村傍。盜賊耳邊滿,朝廷天際望。系愁官柳嫩,醒醉野梅香。后進推吾子,詞鋒不可當。
太湖之石紫崔嵬,溪上茅齋對爾開。指點庭心分泰華,依稀巖背宿風雷。雙飛鵲斗穿晴樹,百轉蟲書印古苔。明月不知吾懶散,夜深來照讀書臺。
明妝麗服照青春,疑是昭陽殿里人。銀甲彈箏猶未了,花前雙引玉麒麟。
結廬人境澹無心,空谷猶聞喜足音。自是胸中有丘壑,何須眼底見山林。清琴濁酒疏簾晚,嘉木幽篁小院陰。別業蕭閒誰得似,浣花流水草堂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