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榻消寒雜詠
直木風來自古憂,不材何意縱尋矛。群蜉枉撼盆池樹,積羽空沉芥子舟。說《易》累伸箕子難,編書頻訪大航頭。白頭炳燭渾無暇,魯酒吳羹一笑休。
中年招隱共丹黃,栝柏猶余翰墨香。畫里夜山秋水閣,鏡中春瀑耦耕堂。客來蕩槳尋閑詠,僧到支筇話夕陽。留卻中州青簡恨,堯年鶴語正悲涼。
推蓬剪燭夢悠悠,舊雨依稀記昔游。南國梟盧誰劇孟,北平雞酒有田疇。霜前啼鳥皆朱噣,月下飛烏盡白頭。病樹枝顛天一握,為君吹笛上高樓。
直木風來自古憂,不材何意縱尋矛。群蜉枉撼盆池樹,積羽空沉芥子舟。說《易》累伸箕子難,編書頻訪大航頭。白頭炳燭渾無暇,魯酒吳羹一笑休。
中年招隱共丹黃,栝柏猶余翰墨香。畫里夜山秋水閣,鏡中春瀑耦耕堂。客來蕩槳尋閑詠,僧到支筇話夕陽。留卻中州青簡恨,堯年鶴語正悲涼。
推蓬剪燭夢悠悠,舊雨依稀記昔游。南國梟盧誰劇孟,北平雞酒有田疇。霜前啼鳥皆朱噣,月下飛烏盡白頭。病樹枝顛天一握,為君吹笛上高樓。
挺直的樹木易遭風摧,這是自古的憂患;不成材的樹木為何反而被人持矛搜尋。微小的蜉蝣徒然撼動盆池邊的樹木,累積的羽毛也難壓沉芥子般的輕舟。論說《易經》常想起箕子的艱難,編書時頻繁探訪大航碼頭。白發老人秉燭苦讀仍覺時間不夠,面對魯酒吳羹也只能一笑了之。中年時與友人共校典籍,栝柏間還留存著筆墨清香。畫中有夜山秋水閣的景致,鏡里映出春瀑耦耕堂的模樣。客人搖槳來訪尋詩共詠,僧人拄杖前來閑聊夕陽。只留下對中州史簡的遺憾,如堯年鶴鳴般悲涼。推開船篷挑亮燭火,舊友的身影在夢中若隱若現。南國賭局中誰是劇孟般的豪俠?北平有田疇般的友人備下雞酒。霜前啼鳥都長著紅嘴,月下飛烏全成了白頭。病樹頂端握著一片天空,為你吹起笛子登上高樓。
直木風來:化用《莊子·山木》'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喻指才高易招禍患。
不材:出自《莊子·山木》'不材終其天年',指不成材的樹木。
群蜉:微小的蜉蝣,比喻勢力微弱的對抗者。
芥子舟:典出《維摩經》'芥子納須彌',喻指微小事物。
箕子:商紂王叔父,曾被囚,此處借指論《易》的艱難。
丹黃:校勘書籍用的朱砂(丹)和雌黃(黃),代指校書。
耦耕堂:可能為作者或友人書齋名,'耦耕'指兩人并耕,喻隱者生活。
劇孟:漢代大俠,此處借指豪俠人物。
田疇:東漢末隱士,此處代指重情義的友人。
吹笛:用向秀《思舊賦》典故,表達對舊友的懷念。
詩作于作者病中消寒之際,可能為晚年所作。此時作者體弱多病,閑居靜養,回顧生平經歷、交游往事,結合病中孤寂心境,寫下此組雜詠以抒懷。
《病榻消寒雜詠》通過病中所見所感,融合人生際遇、交游回憶與哲學思考,語言含蓄深沉,用典自然,展現了作者對生命、世事的深刻感悟,是病中抒懷的典型之作。
曠宇元無際,孤標自不群。物情良有寄,讒口詎堪聞。未許時明政,猶堪史闕文。衣冠忽長夜,馀子謾紛紛。
山晚云棲屋,林深月滿籬。數聲寒鳥靜,一片夜蟲悲。多病逢人少,長貧愧母慈。年侵不可覺,祇有鬢毛知。
城南伏枕已經秋,一雨寒天兩地愁。司馬肺應蘇夜色,沈郎腰要損風流。門前流水遙通海,云里青山半入樓。欲為故人賡七發,觀濤好作廣陵游。
紈扇鐘情厚,閒居感興長。非關秋有意,人事自悲傷。
煙波桃葉西陵路,十年斷魂潮尾。古柳重攀,輕鷗聚別,陳跡危亭獨倚。涼飔乍起。渺煙磧飛帆,暮山橫翠。但有江花,共臨秋鏡照憔悴。華堂燭暗送客,眼波回盼處,芳艷流水。素骨凝冰,柔蔥蘸雪,猶憶分瓜深意。清尊未洗。夢不濕行云,漫沾殘淚。可惜秋宵,亂蛩疏雨里。
西夏昨縱橫,王師命有征。三時疲士馬,四海望升平。朔雪吹饒入,江云擁傳行。王程君莫緩,拜舞萬方情。
愿得化為石,與郎千載同。儂既作石姥,歡亦作石公。
人生垂衰老,俶如就途客。藥餌相扶持,攀車解輗軛。不行將難免,暫留終何益。著書以自寬,聊為存者識。明晦既歧軌,焉用留遺跡。賢圣知有馀,死生無中策。
懶病難耕綿上田,不因中圣始逃禪。行穿王舍城中竹,小得東林社里蓮。月色細分金瑣碎,露香偏施玉嬋娟。欲知雙屐鐘情處,多在朝暉未吐前。
潔齋謝紛華,寂寥清廟靜。肅襟視牲盛,端服侍嚴省。
我家崆峒南,丁年習騎射。每憶逐群獐,應手相枕藉。一行吏風塵,此事更何睱。朝來閱短幅,歸興輒命駕。丹青知誰歟,想與二易亞。看猿良獨癡,失林還可訝。爾軀幸無罪,爾肉鮮可炙。毛臍竟自賊,何異狨與麝。水草茍自足,慎勿害農稼。恐逢曹景宗,數肋不汝赦。
長路天俱遠,高山日易昏。強余疲馬意,垂首戀君恩。
四詩風雅頌。
春濤拍拍綠楊堤,堤上瑤窗笑語齊。聯句催詩須美酒,酣歌擊節有柔荑。子瞻文翰俱飄逸,曼倩言行最滑稽。別后回眸但惆悵,隔湖燈火燦虹霓。
在處移根在處安,靈苗應不憚春蘭。節當重九偏增重,人過淵明卻解看。秋氣催花香淡淡,月華凝葉影團團。歲寒籬落霜清后,誰表貞心上筆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