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虞美人 為廣陵何茹庵題像 像在荷塘竹岙間旁有兩姬人侍
角弓硬箭黃金弝,須上淩煙畫。不然脫帽五湖天。藕絲篁粉伴茶煙。亦前緣。
雄心畢竟輕馀子,知我佳人耳。雙挼裙帶繞花行。涼軒水檻十分清。說平生。
角弓硬箭黃金弝,須上淩煙畫。不然脫帽五湖天。藕絲篁粉伴茶煙。亦前緣。
雄心畢竟輕馀子,知我佳人耳。雙挼裙帶繞花行。涼軒水檻十分清。說平生。
角弓硬箭配著黃金裝飾的弓把,這是該登上凌煙閣畫像的英雄模樣。若不能如此,便脫去帽子浪跡五湖,與荷塘的藕絲、竹林的竹粉相伴,看茶煙裊裊,這也是前世的緣分。雄心終究看輕他人,只有佳人最懂我。兩位女子輕理裙帶繞花而行,清涼的軒閣、臨水的欄桿,環境十分清幽,一同訴說平生往事。
角弓:用獸角裝飾的硬弓。
黃金弝(bà):黃金裝飾的弓把。弝,弓的中部,手握處。
淩煙畫:指唐代凌煙閣功臣畫像,代指功成名就、青史留名。
五湖天:代指隱逸江湖的生活,五湖通常指太湖等水域。
藕絲篁粉:藕絲指荷塘中蓮藕的絲,篁粉指竹林的竹粉,此處代指荷塘竹岙的清幽環境。
馀子:其余的人,泛指他人。
挼(ruá):揉搓,此處指輕理、整理。
涼軒水檻:清涼的軒閣,臨水的欄桿。
此詞為作者為廣陵友人何茹庵的畫像題詠所作。畫像中何氏身處荷塘竹岙之間,旁有兩位侍姬相伴。詞人借畫中場景,既揣度其可能的壯志豪情,也描繪其當下隱逸閑適之態,突出“知我”的佳人相伴之情。
全詞通過題像,展現何茹庵既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又有隱逸閑適的生活,更以佳人知遇為核心,情感真摯。語言質樸自然,將豪邁與清雅融合,生動刻畫人物多面性,是題畫詞中情景交融的佳作。
此身隨處任安置,坐上牛車。慢趕牛車,蕭瑟西風古道斜。紅塵看破歸村野,不戀繁華。厭倦繁華,茅舍篷窗便是家。
十年城旦赭為衣,仍向侯門罵坐歸。死去只知文苑字,到來依舊識人稀。
飽盡風煙幾歲寒,裒然高韻矗文壇。聲搖五夜飛金玉,色映千秋擁蓋冠。并秀巳無群卉在,后彫應作老成看。森陰偶寄騷人榻,累日豪唫屬和難。
旨甘孔時,春酒載筵。天錫純嘏,眉壽永年。
口伐歸來戰馬閑,詩書只守一編殘。治安策里多流涕,莫作興亡異代看。
鳳將將,求其凰。凰既遂,辭母旁。逐凰孔良,不與母同翔。鳳心長,海樹涼。
仙桃滿觀紅似霞,橫得人人處處誇。前度劉郎應有問,兔葵燕麥又誰家。
東樓風雨杏花寒,狼籍春衫酒未乾。醉里催詩驚遠別,憑將此去報平安。
行樂興懷濃,歡游酒盞空。久諳塵外趣,殊乏世間功。徑竹題新綠,庭花掃落紅。短筇歌霽月,長袖挹天風。歡笑樂常彝,何曾浪皺眉。忘懷頻喚酒,得意數吟詩。徑草含煙軟,庭花過雨奇。歌酣天宇闊,睡足夕陽遲。
經年不復到庭除,又見秋風柳欲疏。看罷巧樓歸小閣,床頭重撿近來書。
悵望城東北,遠風增客愁。生涯自流水,人世本虛舟。淚向清時墮,身當未老投。誰能齊萬物,長嘯憶莊周。
廿載人高大隱名,鹿門紫氣映東瀛。靈萱特并莊椿茂,玉樹雙聯竇桂榮。伯氏南宮行曳履,仲方北闕正持衡。金陵江鯉仙莖露,并入瓊筵佐壽觥。
舊家國,頓時拋卻,茫茫誰念生死。兩三聲叫凄涼甚,能把斷魂招起。千萬里,也則為,主人家室謀生計。朋曹剩幾。對著個空籠,燈兒慘澹,勾起許多事。吾和汝,同是天涯客子。江湖風雨中耳。可憐一對雙飛伴,死在異鄉他地。君已矣,我還在,沉浮世事追名利。悲歡似此。待訴與蒼天,蒼天不語,我自淚如洗。
龍女殷勤道姓名,淩波池上乞新聲。周公不入君王夢,誰與蒼生致太平?
盛名喚作西風客。獨殿群芳留醉魄。嫣然一笑出紅塵,莫向人間悲譴謫。多情不待勤攀折。冷淡無言秋水隔。儂今與汝結同心,共拒寒霜浮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