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正月六日至延安作
平林雪霽煙光濕。
夕陽浮動金明驛。
西望是榆關。
馬頭無限山。
沙中春雁語。
似說經湘楚。
南望楚江頭。
教儂特地愁。
離腸九曲河中水。
一宵流過銀川尾。
水北是丹州。
東風昨夜柔。
湘屏圍六曲。
樓上春人獨。
無緒對春山。
畫眉人未還。
平林雪霽煙光濕。
夕陽浮動金明驛。
西望是榆關。
馬頭無限山。
沙中春雁語。
似說經湘楚。
南望楚江頭。
教儂特地愁。
離腸九曲河中水。
一宵流過銀川尾。
水北是丹州。
東風昨夜柔。
湘屏圍六曲。
樓上春人獨。
無緒對春山。
畫眉人未還。
平原上的積雪融化,濕潤的煙霧籠罩著晨光;夕陽在金明驛的上空浮動。向西遙望是榆關,馬首前方山巒疊嶂無盡頭。沙灘上春雁啾啾,仿佛在訴說曾飛過湘楚之地。向南眺望楚江源頭,更讓我心頭愁緒難消。離別的愁腸如同九曲黃河水,一夜之間便流過銀川盡頭。河水北岸是丹州,昨夜東風已顯溫柔。湘地屏風圍成六曲,樓上的春人獨自孤寂。無心觀賞春日山景,只因畫眉山的人還未歸來。
雪霽(jì):雪停轉晴。
金明驛:驛站名,具體位置待考,當為作者途經之地。
榆關:即榆林關,在今陜西榆林一帶,為北方邊關。
湘楚:湖南、湖北一帶,古屬楚地,故稱。
銀川:此處指黃河支流,或為當時對某段河流的別稱。
丹州:古地名,治所在今陜西宜川。
湘屏:湘地出產的屏風,常以山水為飾。
畫眉人:用漢代張敞為妻畫眉典故,代指丈夫或戀人。
此詞創作于正月初六作者抵達延安時。時值初春,作者旅途經行邊地,目睹塞北風光,又因春雁南歸觸發對湘楚故地的聯想;結合下片“樓上春人獨”等句,或為代思婦立言,暗含對親人的思念,反映出旅途中的孤寂與對團圓的渴望。
全詞以空間轉換為線索,從邊地旅途(上片)到室內閨閣(下片),將羈旅之思與閨中愁怨交織,通過細膩的景物描寫與典故運用,含蓄傳遞出深切的相思之情,是一首情景交融、情感真摯的懷人之作。
卷簾試約東君,問花信風來第幾番。
成化間,一樂工能刻木為舟。大可二寸,篷桅櫓舵咸具。二人對酌于中,壺觴饾饤滿案,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櫓,一人運舵,皆有機能動,放在水中,能隨風而行,略無欹側。一舟必需白金一兩,好事者競趨焉。
都御史剛峰海公,卒于官舍。同鄉宦南京者,惟戶部蘇民懷一人。蘇檢點其宦囊,竹箱中俸金八兩、葛布一端、舊衣數件而已。如此都御史那可多得!王司寇鳳洲評之云:“不怕死,不愛錢,不立黨。”此九字斷盡海公生平,即千萬言諛之,能加于此評乎?
一徑蒼寒長綠筠,雞聲人語隔林聞。 與誰共住只明月,所可論交惟此君。 世事乘除天已定,人生勞逸念中分。 卜鄰倘許通來往,分我南山一片云。
斷橋流水,見橫斜清淺,一枝孤裊。清氣乾坤能有幾,都被梅花占了。玉質生香,冰肌不粟,韻在霜天曉。林間姑射,高情迥出塵表。 除是孤竹夷齊,商山四皓,與爾方同調。世上紛紛巡檐者,爾輩何堪一笑。風雨尤愁,年來何遜,孤負渠多少。參橫月落,有懷付與青鳥。
流鶯拂繡羽,二月上林期。待雪消金禁,銜花向玉墀。 翅掩飛燕舞,啼惱婕妤悲。料取金閨意,因君問所思。
鳳去臺空,庭葉下、嫩寒初透。人世上、幾番風雨,幾番重九。列岫迢供遠目,晴空蕩蕩容長袖。把中年、懷抱更登臺,秋知否。 天也老,山應瘦。時易失,歡難久。到于今惟有,黃花依舊。歲晚凄其諸葛恨,乾坤只可淵明酒。憶坡頭、老菊晚香寒,空搔首。
憑高眺遠,見凄涼海國,高秋云物。島嶼沈洋萍幾點,漠漠天垂四壁。粟粒太虛,蜉蝣天地,懷抱皆冰雪。清風明月,坐中看我三杰。 為愛暮色蒼寒,天光上下,艤棹須明發。一片玻璃秋萬頃,天外去帆明滅。招手仙人,拍肩居士,散我騎鯨發。釣鰲臺上,叫云吹斷殘月。
鄉關渺天末,引領悵懷歸。羈旅久淫滯,物色屢芳菲。 稍覺私意盡,行看蓬鬢衰。如何千里外,佇立沾裳衣。
侯家榮經山水縣,勝致絕出西南州。
移居既同里,多幸陪君子。弘雅重當朝,弓旌早見招。 植根瓊林圃,直夜金閨步。勸深子玉銘,力競相如賦。 間闊向春闈,日復想光儀。格言信難繼,木石強為詞。
紙帳春溫,春睡穩、窗槐搖綠。吾老矣、不堪重著,翠圍紅簇。千古清風荊布在,一家樂事糟糠足。笑杜陵、憔悴漫多情,須燕玉。求鳳意,傳新曲。驂鸞夢,從渠續。問臨邛何賤,會稽何辱。畎畝豈無天下士,斧斤不到山中木。但莫教、風雨兩雛鳩,危枝宿。
傾城一笑得人留。舞罷嬌娥斂黛愁。明月寶鞲金絡臂,翠瓊花珥碧搔頭。 晴云片雪腰支裊,晚吹微波眼色秋。清露亭皋芳草綠,輕綃軟掛玉簾鉤。
玉盞浮瓊蟻,金奩吐翠虬。醉鄉歸路接溫柔。暗卜幽期低約、笑藏鬮。索去眉先鎖,將言淚已流。小窗移火更遲留。自剔燈花油涴、玉搔頭。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