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朱孟真教諭
青春桃李憶成均,
兩造高門劍水濱。
聞說軒車能我顧,
無端舊夢欲書紳。
青春桃李憶成均,
兩造高門劍水濱。
聞說軒車能我顧,
無端舊夢欲書紳。
青春歲月里與桃李般的學子在成均共度的時光令人追憶,曾兩度造訪您高門于劍水之濱。聽說您的車駕將要來看望我,無端的舊夢涌上心頭,真想把這一切銘記于心。
成均:古代的大學,后泛指官設學校,此處指詩人與朱孟真曾共事或交游的學宮。
兩造:原指訴訟雙方,此處或指兩次造訪;高門:對朱孟真居所的尊稱;劍水:水名,具體所指待考,或為二人交游之地。
軒車:古代有篷的車,多為士大夫所乘,此處代指朱孟真的車駕;能我顧:即能顧我,來看望我。
書紳:典出《論語·衛靈公》“子張書諸紳”,指將言語或事情寫在衣帶間,引申為牢記不忘。
朱孟真為教諭(學官),推測詩人與朱孟真曾于學宮共事或相交,后因離別產生思念。詩中“青春”“成均”等詞或指二人早年于學宮的交游,“聞說軒車”則體現對友人來訪的期待,當為詩人晚年或離京后所作懷友詩。
全詩圍繞“憶舊”與“盼見”展開,通過對青春學宮生活的追憶及聽聞友人將訪的欣喜,展現了文人之間真摯的友情。語言含蓄典雅,情感深沉,是一首典型的懷友寄贈之作。
小簟輕衾春夢薄。多謝東風,吹過紅樓角。樓上春寒垂繡幕。玉人曉起慵梳掠。
夢去愁來情緒惡。便寄雙魚,心事應難托。紅到合歡花不落。歸期休負薔薇約。
東風搖曳柳依稀,有客都門賦式微。
題柱未酬司馬志,還家且著老萊衣。
白云千里關情切,錦鯉三春入饌肥。
佇看亨衢堪騁步,一鞭忙著莫相違。
熒熒目色為生寒,
蠻獠歌呼意自閒。
莫倚便能探虎穴,
勢卑還長越王炎。
欲愛生諸穢,
俱盛一草囊。
應從持犯入,
當發紫金光。
新知斗酒意偏深,欲別壚頭更一斟。
何客趙城攜白璧,幾人漢詔賜黃金。
春衣馬上滹沱色,夕館燈前大陸陰。
明府他年還攬轡,澄清寧少范滂心。
一身隨化轉,萬感逼秋來。
老骨風霜練,殘年日月摧。
寒生邊地苦,愁結暮笳哀。
豈有超塵識,雄心卻早灰。
鐘英推后族,擇配得王孫。兩大夫仍貴,三從母益尊。版輿欣就養,鈿軸屢承恩。尚想平反日,慈顏一笑溫。
令子方通顯,神京更浩穰。珍羞供鼎食,綵服賁金章。大國初封吉,佳城忽葬防。貳卿哀慕切,老淚浥千行。
同命蹈湯火,吾憐蠶此時。
要為世衣被,不爾安得治。
所求補生民,可憫不在斯。
我觀古仁人,用心如見其。
愁無著。畫眉人去傷離索。傷離索。芳塵凝榭,綠苔生閣。
黃昏細雨春寒薄。風翻燕尾殘紅落。殘紅落。三分春色,等閑拋卻。
烽火驚春老,勞生此避喧。
那知亂山谷,中有小桃源。
新筍迸出土,清泉流到門。
杯盤真率處,猶有古風存。
三五流光亦可攀,玉笙清怨不消閒。一裝好趁如云出,莫誤雞鳴急度關。
只向官郵說短長。萬條煙柳任游飏。未經暮雨拖巫峽,誰解猿聲斷客腸。
緬想前賢詠五君,同堂能不感離群。
禮無大樹留三宿,詩有長城張一軍。
獨夜完完心上月,相思裊裊望中云。
傳言二子非凡鳥,我馬玄黃日易曛。
咫尺東皋在,懷人正夕陽。
微茫山色遠,咿啞櫓聲長。
短鬢慚鷗白,圓沙聚鴨黃。
年來漂泊慣,客路似家鄉。
熊非清渭逢何暮,
龍臥南陽去不還。
年少官游今郡守,
蔚然惟在立談間。
襄陽耆德世空傳,谷口清風有象賢。心識雙橋何日到,青山無數夕陽邊。
江海收身五十馀,青山不改舊園廬。人來欲問遺留計,孫子躬耕又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