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瘦
秋涼于人事何悲,
可憐宋玉在其時。
登山臨水西風急,
贏得新涼入我詩。
秋涼于人事何悲,
可憐宋玉在其時。
登山臨水西風急,
贏得新涼入我詩。
秋涼對于人間世事有什么可悲的呢?可惜宋玉正處于那個悲秋的時代。他登山臨水,西風猛烈吹過,這景象讓我將新涼寫入詩中。
宋玉:戰國時期楚國辭賦家,與屈原并稱,其《九辯》開“悲秋”文學傳統之先河。
登山臨水:化用《楚辭·九辯》中“登山臨水兮送將歸”句,原指秋日送別之景,此處泛指秋日登臨的情境。
西風:秋風,秋日典型意象,常與蕭瑟、寒涼相關。
新涼:指秋日的清涼氛圍,詩中特指能激發創作靈感的秋意。
此詩或為后人借宋玉“悲秋”傳統抒懷之作。宋玉《九辯》以秋景寫悲,詩中作者則跳出傳統視角,從秋涼中捕捉創作靈感,反映了對自然與文學關系的獨特思考。
詩以秋涼為引,反思傳統悲秋情緒,強調秋日清涼對創作的激發作用。借古喻今,語言平實而富有理趣,展現了對自然與文學關系的新視角。
一臼山根蚤暮樁,不知扶起幾羸癃。如言搗藥長生兔,應為真人不桂宮。
愿將蹤跡寄沙汀,豈為陰晴肯乞靈。波撼不勝牽荇紫,歲深贏得長苔青。風流僅許淵明醉,磊落難供德裕醒。重念漁樵歸去后,漫憑煙月認居停。
搖搖天外劇心旌,鴻雁南飛又北征。五嶺三湘春草綠,東風宜有杜鵑聲。
簾卷樓頭一笑。昨夜東風又到。錦繡好韶華,撫景添儂詩料。詞妙。詞妙。半是傷春懷抱。
耆舊凋傷不忍聞,愁將薤露作招魂。百年故物青氈在,半世推恩紫誥存。高冢松梧秋冷淡,舊堂花竹月黃昏。欲知死后生前事,滿眼芝蘭盛子孫。
儒蘊披幽笈,仙圖啟秘關。嵩云為雨罷,來伴相君閒。
夾水荷香忽滿船,宛然放艇液池年。地偏自合花開晚,只惜相逢欲暝天。
西洋巨舶,蠔鏡蠻奴,帶得雙雙純白。膩粉粘身,金絲生頂,慣自開花娛客。不用春織拍。喜番言漢語,諸音都習。教兒女、珠釵買取,好把馀甘,綠豆相識。雕龍恐天寒,覆被薰香,殷勤旦夕。東屋漫夸五色,黃里紅衣,爭似冰翎霜翮。卻笑越鷴,長矜瓊尾,尚有絲絲煙墨。未盡瑤妃質,恨天與慧性,年年添得。只自記、華擎舊事,宮人教謝,至尊憐惜。無消息。襟前但有淚痕漬。
蹴罷秋千鬢腳垂,一春心事竟差池。玉肌近日渾偷瘦,倩得中官喚女醫。
遵駕古城麓,路轉東北隅。前岡車騎盛,蹲沓隘道途。是身如車輪,終日受人驅。從來名利場,所得孰留馀。飲酒讀離騷,百城南面居。
山風吹落桂花枝,江上停杯欲別遲。半夜酒醒柔櫓發,一篷煙雨過平陂。
清凈法身盧舍那,衲僧隊里乾羅卜。逐日呼來打一槌,萬像森羅轉轆轆。知恩以此報深恩,大家贏得噇齋粥。
客心悲夕陰,相顧增煩憂。麾杯浩歌起,欲去不可留。屏營獨撫膺,仰觀熠耀流。倏焉四宇豁,眾星爛以稠。游氣降大谷,浮飆扇清秋。昊天舒華魄,御耀西南樓。朱門歇笙竽,綺帞車馬休。嗟爾晨明月,燭燭安所求。
故人已作山頭土,倦客猶鄣陌上塵。十五年間真一夢,又騎羸馬涉西津。十五年前宿戰平,長亭風雨夜連明。無端老作天涯客,還聽當時夜雨聲。
耿耿不可忍,相思在東北。花月以為姿,風露以為食。取我虞氏琴,一彈三嘆息。泠然不可尋,變為湘江瑟。湘江深復深,哀哀淚千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