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十七首 其十六
大藏教文為切腳,缽啰娘義最深幽。
孔門弟子無人識,碧眼胡僧暗點頭。
大藏教文為切腳,缽啰娘義最深幽。
孔門弟子無人識,碧眼胡僧暗點頭。
大藏經的文字是關鍵指引,缽啰娘的義理最為深奧幽微。孔門的弟子無人能領悟其中深意,碧眼的西域僧人卻暗自點頭會意。
大藏教文:指佛教經典總集《大藏經》的文字內容。
切腳:原指反切注音法,此處引申為關鍵、基礎。
缽啰娘:梵語音譯詞,可能指代某種深奧的佛理或特定術語。
孔門弟子:代指儒家學者。
碧眼胡僧:指來自西域的僧人,因膚色、眼睛特征而稱。
《頌古十七首》為宋代禪宗頌古類作品,頌古是禪宗借古公案闡釋佛理的文體。此首創作于禪宗興盛的宋代,通過儒佛對佛義理解的對比,強調佛法深奧需真悟,反映禪宗對義理領悟的重視。
全詩以佛典與儒者、胡僧的對比,突出佛義深奧難識,真悟者稀少。語言簡潔含蓄,用典自然,是禪宗頌古中闡釋佛理的典型之作,體現宋代禪宗對義理傳播與領悟的思考。
古稀華誕屆重陽,采采東籬菊正芳。想見聚星堂上客,壽觴齊舉溢秋香。
西風吹雁欲斜行,小檻寒花卻未香。將謂諸公頻載酒,枉留橙菊十分黃。不辭玉露著新行,漫作人間徹骨香。知道輸棋償舊約,故留殘菊一時黃。
筆底生花迥出塵,新歌一曲妙傳神。牡丹亭畔黃昏月,負盡春閨夢里人。
陰霾昏日月,妖氣塞乾坤。戰血流淮水,音塵隔薊門。浮榮槐蟻集,叢謗棘蠅喧。欲效東陵隱,終身老種園。
畫有芳馨玉有煙,循行恍覺步黅天。閒牽稚子閒談笑,笑過神泉古廟邊。
欲解綈袍換綠衫,梅花明月夜毿毿。不因趙氏連城在,那得尊前聽玉簪。
打遍涼州羯鼓聲,牡丹花發最分明。春宵苦短須沉醉,莫使金雞下五更。
我愛春山多勝事,與君竟日不能回。云生疊嶂層層見,風送飛花冉冉來。灌木時聞幽鳥轉,柴門多為故人開。蕨拳筍角供清酌,石上洼尊不用杯。
匪為青烏術,相將在海隅。兄弟情自重,生死誼難孤。倒屣人方枉,故園子亟圖。劍江江水上,思后淬鵜鶘。
將軍帶十圍,重錦制戎衣。猿臂銷弓力,虬須長劍威。首登平樂宴,新破大宛歸。樓上姝姬笑,門前問客稀。暮烽玄菟急,秋草紫騮肥。未奉君主詔,高槐晝掩扉。
被酒暑增劇,漱茶神少清。旅人須授館,侍者詎忘情。方篾鋪霜滑,虛欞界月明。晨興求紙筆,枕上有詩成。
翩翩誰識薄情郎,半卷書傳脂粉香。姓氏何堪君問起,吳門歌舞是儂鄉。
有橋洋洋,在堂之陽。豈弟君子,令德不爽。文文如璊,?衡其鏘。酌以旨酒,以燕樂我父兄。瞿叔孝友,壽豈孔箴。有諼奕奕,在堂之北。豈弟君子,令德有赫。飲御我族,以及我賓客。瞿叔豈弟,班裳赤舄。壽且樂康,田爾令德。
雪飛元夜玉盈除,燈射玻瓈燭影虛。林借月華疑宿鳥,池添冰力困游魚。春愁正賴寒欺酒,老眼空勞夜照書。火樹銀花交映地,留歡休問五更初。
燕燕何從來,其羽已差池。飛入華堂內,意在巢君帷。君帷豈不好,傷哉非故知。引去方未能,欲留復回疑。噭噭徒曉風,翾翾空暮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