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 二首
雙鬢但將蝴蝶賽。露花油好嫌香大。吳閶學得牡丹頭,釵不戴。珠不愛。只有一枝蘭作態。
自織纖纖嬌女葛。露花蟬翼同輕滑。裁為夫婿夏時衣,風莫縐。汗莫透。管取清涼長似舊。
雙鬢但將蝴蝶賽。露花油好嫌香大。吳閶學得牡丹頭,釵不戴。珠不愛。只有一枝蘭作態。
自織纖纖嬌女葛。露花蟬翼同輕滑。裁為夫婿夏時衣,風莫縐。汗莫透。管取清涼長似舊。
雙鬢的發式只與蝴蝶比美,涂了露花油卻嫌香氣太濃。在吳門學梳了牡丹頭,不戴金釵,不愛明珠,只有一枝蘭花別在發間更顯姿態。親手織就纖細的嬌女葛布,像沾露的蟬翼一樣輕盈光滑。裁成丈夫夏天的衣裳,愿風不要吹皺它,汗不要浸透它,定能讓清涼長久如舊。
吳閶(chāng):指蘇州,閶門為蘇州古城門之一。
牡丹頭:明代江南女子流行的一種高髻發式,形似牡丹。
嬌女葛:一種精細的葛布,因適合少女織制而得名。
蟬翼:形容葛布輕薄如蟬的翅膀。
管取:保證、定能。
具體創作背景暫無明確歷史記載,推測為描寫明代江南地區女子日常生活的詞作,反映了當時民間服飾習俗與家庭生活風貌。
全詞通過梳妝與制衣兩個生活片段,刻畫了一位審美獨特、心靈手巧的女性形象,語言質樸生動,充滿生活氣息,展現了古代民間女性細膩的情感世界。
三朝兩世掌絲綸,異代仍瞻玉樹新。尚喜傳家馀宦譜,又聞議獄用儒臣。中年離別情何限,南渡風流跡未陳。遙想郡齋多暇日,肯憐州縣正勞人。
妖紅弄色絢池臺,不作匆匆一夜開。若遇春時占春榜,牡丹未必作花魁。
自能持不殺,隨處多放生。如人犯刑憲,墮落枷鎖坑。忽然身得脫,驚喜且悲鳴。含生皆怕死,何欲苦相烹。
偶因青鳥遂幽尋,翠壁蒼崖白日陰。三扣石扉人不識,滿山松竹自悲吟。
本翁十載郡博士,司鐸官清亦未遲。暫屈吳淞湖海氣,來看陳檜雪霜姿。近家聊喜片帆穩,遠業當為萬里期。老我柴扉看岑寂,不妨時寄晝溪詩。
雨螢影暗,露蛩聲驟。悄悄悽悽時候。藕花風后豆花風,問涼到、闌干知否。恩情紈扇,風情羅袖。爭得年光依舊。鏡波兜上一分愁,怕人比、桐陰先瘦。
攜伴行山不辭遠,薄云作暝迷高暾。才踰風篁秋景絕,絳霞一抹霜林屯。御巡蹬道尚完好,荒榛故礎知山門。徑轉斜垣繞佛閣,雜花羅列明秋軒。老僧煎泉自提挈,妙諳茗事相評論。更出新藏壓山產,香沁荷露何清黁。為言珍璧不自享,拜月一薦嫦娥尊。咽服清虛三洗髓,神慮皎皎無由渾。還穿竹徑步犖確,湖光遠漏如池盆。曲流碧玉荇縈拂,老柳紅浸珊瑚根。湫澄龍去絕變化,殘妝倒鏡秋棠魂。我行違世更患難,耽此偶作忘朝昏。天風泠泠度聲賴,妙意有在當誰言。
前世殺害多,今報夭折苦。方矜面如花,已見身歸土。哭倒白頭親,怨殺朱唇婦。因果鏡中形,毫發無差誤。
坐擁皋比十載馀,忽聞飛鶚上公車。此行未可輕投筆,隨處猶須小曳裾。燈火尚慚馀事在,云霄轉覺故人疏。為言留滯今頭白,無用諸公薦子虛。
我本白云人,見山每回首。披圖得松泉,感我塵埃久。我家只在九江口,從此扁舟到牛斗。翻愁天上銀濤堆,石轉云崩萬雷吼。水行地底不上天,龍泓豈與滄溟連。風葉無聲飛鳥絕,月光云影天茫然。丈人何來自空谷,謫仙招隱當不辱。林梢噴雪舞飛華,尚想隨風唾珠玉。馬首青山如喚人,歸來好及松華春。泉香入新釀,解公頭上巾。今者孰不樂,荒墳委荊榛。遂令畫師意,萬古留酸辛。酸辛復何益,東海飛紅塵。
凌霄多半繞棕櫚,深染梔黃色不如。滿樹微風吹細葉,一條龍甲飐清虛。
剪燈誰話。香閣無聊夜。花影闌干微月下。碎疊徐熙殘畫。墜階螢火初明。竹風涼到鵝笙。換卻仙韶舊譜,拍來字字都生。
人間官法中,畜生殺無罪。朝烹與暮割,恬然不知悔。世法雖不理,冤債何時已。不見遂安公,五犬逼而死。
肯隨世事事夸毗,得得來尋霜雪枝。苕曲新添漁隱話,陵陽別論派家詩。卜鄰已喜同王翰,到處猶能說項斯。不是晚來投社去,杖藜兀兀欲何之。
徘徊銀穴送斜暉,散遣長須上翠微。青鳥似知予意確,故傳仙語傍人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