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春二首
滿酌黃封都市酒,斜簪縹蒂御園花。半酣更乞跳珠水,獨對風爐自煮茶。
賞春社里鼓逢逢,尚恨聲同調不同。我亦明朝苦無事,更來吹笛亂山中。
滿酌黃封都市酒,斜簪縹蒂御園花。半酣更乞跳珠水,獨對風爐自煮茶。
賞春社里鼓逢逢,尚恨聲同調不同。我亦明朝苦無事,更來吹笛亂山中。
第一首:斟滿京城黃封美酒暢飲,斜插著御花園淡青色花蒂的鮮花。半醉時又討來飛濺如珠的泉水,獨自對著風爐煮茶品茗。第二首:賞春社日里鼓聲咚咚作響,只遺憾鼓聲相同但曲調各異。我明天恰好沒有瑣事煩擾,再到亂山中吹奏笛子。
黃封:宮廷釀造的酒,用黃羅封口,故稱。
縹(piǎo)蒂:淡青色的花蒂。
跳珠水:形容飛濺如珠的泉水。
風爐:煮茶用的火爐。
社:古代祭祀土神的活動,此處指賞春的集會。
逢逢(péng péng):形容鼓聲。
明朝(zhāo):明天。
亂山:指群山。
詩中描繪春日參與社日活動、飲酒賞花、煮茶品茗及次日山中吹笛的場景,反映古代文人春日賞景、享受生活的閑適狀態,可能創作于太平盛世或詩人心境安適之時。
兩首詩以春日賞玩為主題,通過具體生活片段展現詩人對閑適生活的享受。語言平實,畫面鮮活,體現了對自然與日常趣味的細膩感知。
吳中女兒絕可憐,裁得春衫稱少年。身未嫁夫無處著,至今留在母床邊。
花細山桂然,階下不堪嗅。野人其根,根長節應九。苦節不可貞,服食可資壽。其功利于病,有客嫌苦口。戒予勿種茲,味苦和難受。豈不見甘草,百藥無不有。
艱難底事開邊釁,倉卒誰為賞盜謀。痛哭不聞閶闔遠,流離深遺乘輿憂。堪憐狡兔營三窟,忍使蒼龍擲一籌。利鈍固非臣所料,鞠躬應盡武鄉侯。
裕陵故物秦家得,再拜摩挲老墨潘。今代廷圭那復見,紙窗蛛絡半烏丸。瑯玕翠餅敲玄笏,老我殘磚直愧渠。遣似兩馮論里好,管城脫帽卻時須。
薰風駘蕩景悠悠,幾樹鳴蟬白雨收。夾岸紅云舟一葉,有人啖荔到灣頭。
豈為疑蛇影,吾其料虎須。生來無媚骨,故態本狂奴。仙境多羊石,南溟勝鏡湖。何妨攜雨管,窗下著潛夫。
江南憶采蓮,蓮葉何田田。木蘭為楫,文梓為船。刺船榜歌蓮葉邊,鴛鴦雙飛遂不前。雙飛雙浴比顏色,唶我欲執何由得。回橈欖結雙蓮花,日暮江南望江北。
東山寺里逢君語,問君何謂西來祖。鼻孔撩天喚不應,呼童汲水敲茶鼓。
里河冰堅厚如掌,揚州北去船難上。船頭持火照椎冰,萬杵千篙動清響。冰開一步進一程,三日不到高郵城。夜寒月黑北風急,舟人獨擁冰椎泣。
昔吟湖上月,頭角憶崢嶸。聊發吾廬想,長懷栗里聲。往來還自惜,表里有公評。暇日頻回首,崎嶇不可行。末技君同識,何能別主賓。臨池堆敗紙,對客調鳴箏。飄舉煙霞侶,翩躚洛水神。推求無一事,繞階娛清晨。
太虛恒寂然,眾類紛以作。中有蓬棲人,游心在玄漠。
劉子窮經處,柴門野水濱。俗人那可到,往哲自相親。道在寧論命,家空不嘆貧。幽棲如可遂,遲子結南鄰。
家山女伴憶紅裙,我亦江湖酒慣醺。莫恨啼鵑啼不歇,海云猶得似巫云。
服食知非誤,先期汗漫游。閒門山鬼嘯,何處谷神留。丹訣乾坤袐,玄文海岳收。誰知松子宅,亦有世人憂。
水花分別種,紅白敢爭妍。南國靈根老,中央正色鮮。宮妃重入步,院吏誤相傳。安得濂溪種,移來共歲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