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園
搰搰誰知舊漢陰,
桔槔何待此機心。
溪南上郭丘園地,
應笑蒙莊著語深。
搰搰誰知舊漢陰,
桔槔何待此機心。
溪南上郭丘園地,
應笑蒙莊著語深。
誰能知曉舊日漢陰丈人用力灌園的情景,何須使用桔槔這種機巧工具來引發機心。溪南上郭的丘園田地間,大概會笑莊子的言論過于深刻吧。
搰搰(hú hú):用力耕作的樣子。
舊漢陰:指《莊子·天地》中漢陰丈人的典故。故事中漢陰丈人拒絕使用桔槔,認為機械會引發機心,堅持用甕提水灌園。
桔槔(jié gāo):古代一種利用杠桿原理提水的工具。
機心:機巧功利之心,《莊子》認為使用機械會使人產生機心,破壞自然本性。
蒙莊:指莊子(名周),因其為戰國時宋國蒙人(今河南商丘),故稱。
著語深:指言論深刻,此處指莊子對機心的批判之語。
此詩或創作于作者對世俗追求機巧之風有所感觸時,借《莊子》漢陰丈人典故,表達對返璞歸真生活的向往,體現道家思想影響。
全詩以漢陰丈人灌園為核心,通過否定桔槔機心,推崇自然樸拙,語言簡練,用典自然,是對道家‘絕圣棄智’思想的詩意詮釋。
折得嶺頭如玉梅,對花那得欠清杯。不煩白水真人力,便有青州從事來。
聲詩滿京國,大雅似君稀。不有黃鐘奏,誰知白纻非。先公多樂府,西漢一音徽。更作離騷傳,佳人志不違。
獨溯回潮肯問津,寂寥門巷漸車塵。先生合是真儒者,不劇狂秦但美新。
靈和殿柳欲三眠,吹盡東風未著綿。張緒不來腸已斷,小樓無賴夕陽前。
伊人美風流,襟度殊瀟灑。陶然天地間,日日競杯斝。長鯨吸百川,銀潢恣傾瀉。籍糟枕曲余,不至劉伶下。舉世皆醉徒,誰為獨醒者。酣來臥軒中,忘情向林野。
云藏千仞壁,日落數家村。節冷無煙火,沙乾乏水源。山家供麥飯,野邏具醪尊。稍喜臨邊靜,垂鞭出此門。
窮巷欣來長者車,淹留深愧食無魚。青絲一縷并刀下,挽得中原九鼎馀。
出舟曉日升曈眬,波上爛爛黃金镕。羃歷紫煙生鏡中,釣船似畫分橫縱。風莫從虎云從龍,變作霏霞重復重。
不如歸去,歸去故鄉不是無耕處,爾獨胡為在中路。子規子規,爾不自勸何用勸我為。我懷我室更欲歸,爾歸漂搖何所依。
卜筑西嵓最可人,青山為屋水為鄰。身將隱矣文何用,人不知之味更真。自古交游少同志,到頭聲利不關身。清泉便當如澠酒,澆盡胸中累劫塵。
茅檐竹壁護松樞,獨手韋編老自娛。悟到先天無一畫,為銷長日故伊吾。
圣皇思敬承,祖考垂訓澤。四方仰純孝,萬世成大業。
塵漲迷三鹿,桑枯厭八蠶。徵心渾不見,問疾有誰堪。坐待成風斲,應須立雪參。欽聞第一義,細說后三三。彈指三生過,傷心一念差。試標天上月,為種火中花。粗識禪為味,初欣道有牙。老師一笑許,千劫誤蒸砂。
雁蕩屢經眼,個中方再游。何時脫塵鞅,來此飽清幽。
車碌碌,車碌碌,上山遲,下山速。前車行行后車促,后車不管前車覆。前車已覆無奈何,后車碌碌何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