卲少卿挽詞二首 其一
湖海青云器,
朝廷白首郎。
蹉跎遇已晚,
零落意仍傷。
屢擁行臺節,
頻腰太守章。
東南滿遺愛,
不獨一桐鄉。
湖海青云器,
朝廷白首郎。
蹉跎遇已晚,
零落意仍傷。
屢擁行臺節,
頻腰太守章。
東南滿遺愛,
不獨一桐鄉。
您本是湖海間的青云之材,卻在朝廷做了白頭郎官。歲月蹉跎,得到重用時已太晚;如今逝去,心中仍感哀傷。您多次持行臺符節任職,頻繁佩戴太守官印。東南地區遍布您留下的仁愛德政,不只是在一個桐鄉受百姓愛戴。
青云器:指有高遠志向或卓越才能的人。
白首郎:年事已高仍擔任郎官,此處指邵少卿晚年未獲更高職位。
行臺節:行臺長官的符節,代指行臺職務(行臺是中央在地方的派出機構)。
太守章:太守的官印,代指太守職位。
遺愛:官員離任后留下的仁愛德政。
桐鄉:漢代朱邑曾任桐鄉嗇夫,深受百姓愛戴,后以“桐鄉”代指受百姓懷念的地方。
此詩為邵少卿去世后所作挽詞。邵少卿一生雖有才能(“湖海青云器”),但仕途坎坷(“蹉跎遇已晚”),歷任行臺、太守等職(“屢擁行臺節,頻腰太守章”),在東南地區留有德政(“東南滿遺愛”)。詩人通過此詩表達對其生平的總結與哀悼。
詩中回顧邵少卿的才志與仕途,既嘆其生不逢時之憾,又贊其德政廣被之績,情感真摯,語言質樸,是一首典型的哀挽之作,展現了對逝者才能與品德的雙重肯定。
臨軒高宴雨初收,一葉梧桐萬境秋。
鳥帶夕陽歸草樹,雁拖寒色下滄洲。
詩賡瓊玖人依竹,酒泛歌鐘風滿樓。
玉宇高寒心更切,江湖廊廟總關愁。
忍死依然是漢臣,獨全一節受諸辛。
冰天雪窖寒如此,馬角烏頭慘不春。
猶有音書傳絕塞,別成眷屬老胡塵。
北平不見封侯印,君是將軍劫后身。
議和不戰議和親,始見單于放使臣。
屬國一官歸絕塞,中原萬里靖胡塵。
風騷獨創五言體,冰雪能過十九春。
骸骨依然歸漢土,明妃畢竟是恩人。
羽觴何處流,飛渡羽人丘。
斗酒黃鶯語,山枝青翰舟。
春叢煙霧氣,波蕩古今愁。
楚水長相接,言歸芳杜洲。
海目更長望,珠江云水連。
因仍京洛事,飄泊楚人船。
細雨滋平仲,春風愁杜鵑。
當杯酣上巳,何必問丁年。
明月照我帷,涼風透窗紗。
相思對孤燭,敲斷雙玉釵。
君子美如玉,十年九辭家。
戚戚懷遠游,長年披風沙。
昨夜夢同衾,醒復天之涯。
含情欲誰訴,忍淚徒自嗟。
日月亦易邁,冉冉赴□蛇。
及至君歸來,妾非舊容華。
破帽疲驢劇可憐。錄就吳船。錄就湖船。富陽沈碧好山川。梅尉祠邊。梅子詞邊。
暗香疏影阻歸田。江國今年?;备髂?。袁安高臥正陶然。不出門前。況出門前。
林花寒不折,城雁日喧呼。
壯覺風情減,春增旅興孤。
經過留翰墨,潦倒念江湖。
未似高陽侶,垂鞭向酒壚。
威惠三年邑政優,
平生志業未經酬。
嗟嗟故里松楸老,
先隴歸陪地下游。
古勞之下,有川洋洋。洋洋曷以,可濯可航。泛彼蘭舟,與子同行。時屆重陽,朗天清霜。臨流懷舊,伊人云亡。俛仰今昔,云胡不傷。
古勞之上,云山霅霅。霅霅曷以,以躋以懸。乘此柴車,與子同聯。峍乎郁蔥,于葵之根。登高望遠,伊人不存。爰卜幽宅,以慰精魂。
大象轉四時,功成者自去。借問衰周來,幾人得其趣?
游目漢廷中,二疏復此舉。高嘯返舊居,長揖儲君傅。
餞送傾皇朝,華軒盈道路。離別情所悲,馀榮何足顧。
事勝感行人,賢哉豈常譽?厭厭閭里歡,所營非近務。
促席延故老,揮觴道平素。問金終寄心,清言曉未悟。
放意樂馀年,遑恤身后慮。誰云其人亡,久而道彌著。
竿頭絲線放還收,
時有金鱗上直鉤。
風月滿船雖不惡,
爭如峰頂冷湫湫。
韓公歿已久,詩道日陵夷。豈識渾雅作,徒逞妖媚詞。有如苔砌蛩,竟夕鳴聲悲。又如娼家婦,粉黛飾陋姿。寥寥數百載,天子起紹之。一掃西昆陋,力追騷雅遺。峻如登華岳,石磴何嵚崎。壯如雷電驚,白晝騰龍螭。清如方塘水,風靜綠漪漪。澹如空桑瑟,枯桐縆朱絲。雄拔追李杜,奇澀薄宗師。金陵與六一,嗟賞無異辭。群兒厭黍稷,相與甘糠糜。黃口恣凌詬,顧謂不能詩。豈知韓公后,何人能庶幾。想當揮翰時,元氣盎淋漓。渾涵實天造,顧豈推敲為。我愿寫萬本,卑卑喻群兒。千周燦彬彬,大音初可窺。欲造風雅域,斯文乃階梯。勖哉追古作,峻途極攀躋。毋為拾紅紫,點綴斗妍媸。
巧畫無鹽丑不除,此花風韻更清姝。從教變白能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
病見昏花已數年,只應梅蕊固依然。誰教也作陳玄面,眼亂初逢未敢憐。
粲粲江南萬玉妃,別來幾度見春歸。相逢京洛渾依舊,唯恨緇塵染素衣。
含章檐下春風面,造化功成秋兔毫。意足不求顏色似,前身相馬九方皋。
自讀西湖處士詩,年年臨水看幽姿。晴窗畫出橫斜影,絕勝前村夜雪時。
月高寒,云掩斂,深夜獨凝佇。歷落晨星,窗影淡將曙。北風又拂晴檐,亂瓊飛墜,渾不是,擁爐心緒。
恨難訴。一任清漏通宵,凄涼對人語。消盡冰魂,空逐亂流去。不知春到誰邊,只留梅影,伴冷落,閑門深處。
野人攜酒過山城,溪蔌林殽醉瓦瓶。
霜樹蕭蕭枯葉戰,云川漠漠暮煙征。
興來杖履尋丹壑,老去詩篇伴短檠。
從此不知人事改,欄花庭草任枯榮。
駘蕩春光不自持,
攜將玉軫對芳蕤。
鶯調巧舌穿叢錦,
燕掠香坭度網絲。
忽聽泉聽飄落絮,
翻疑桐韻在高枝。
銀蟾半照殘妝淡,
翠幕禁寒欲睡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