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憩成季書室
已喜青山在眼前,
午陰佳樹更清圓。
枕書閒與尋幽夢,
洗盡京塵意灑然。
已喜青山在眼前,
午陰佳樹更清圓。
枕書閒與尋幽夢,
洗盡京塵意灑然。
已經欣喜于青翠的山巒就在眼前,正午的樹蔭下,美好的樹木更顯清朗圓滿。枕著書本悠閑地追尋清幽的夢境,洗凈了京城的塵埃,心境變得灑脫自在。
午陰:正午的樹蔭。
清圓:形容樹木在陽光下光影清晰、形態圓滿。
枕書:以書為枕,指閑適的狀態。
京塵:京城的塵埃,常代指世俗紛擾。
灑然:灑脫、舒暢的樣子。
詩作可能創作于詩人暫居友人(成季)書室小憩時。此時詩人遠離京城的喧囂,眼前有自然山景,身處清幽書室,心境輕松,故寫下此詩以記閑適之趣。
全詩以“小憩”為核心,通過描寫眼前山景、樹影、枕書尋夢等細節,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寧靜的向往與擺脫世俗紛擾的愉悅,語言明快,意境閑適,是一首典型的閑適小品詩。
行行汾沁欲分疆,漸喜人聲挾兩鄉。野谷青山空自繞,金城白塔已相望。湯翻豆餅銀絲滑,油點茶心雪蕊香。說向阿師應被笑,人生生處果難忘。
村叟供茶不滿鐘,篝燈人喚野亭東。春寒半落巴山雨,夜靜全生漢水風。為客十年書懶看,思家千里夢長通。一身風化渾無補,歸去須收耕稼功。
回憶黃壚老淚寒,吟箋鄭重檢叢殘。補圖還倩同心侶,也署先朝舊史官。
作羹廚下手調甘,善事尊章性久諳。大廈忽傾君復逝,北堂撫念更何堪。
泊舟高城下,乘輿當安步。半載重行行,秋來異春去。春山桃柳芳,秋岸荻花暮。停車看不足,霜葉遍紅樹。斜陽照人家,今宵道且住。
長筇自擔藥兼琴,話著名山即擬尋。從聽世人權似火,不能燒得臥云心。
古寺秋聲隱暮蟬,飛來漫說此江邊。云門瑞藹燒丹地,石室靈湫卓錫泉。雙樹曉深留獨鶴,空香夜靜下群仙。忽驚雷雨蒼山動,未許蛟龍紫洞眠。
桃縱夭夭杏縱繁,衰翁其奈眼尤寒。自知不是尋芳伴,且把寒枝子細看。
禁盡離燈怯夜闌,敗蕉零棘雨中看。分明憶得埋心苦,支領春風面面難。擬將何事艷花關,梳洗隨宜趁往還。應笑只緣多命薄,一般魂彩落人間。
憶得別離日,鄉橋柳腳斜。讀君詩一轉,全似到吾家。
異稟元從天界佛,同時幸侍地行仙。命宮疾厄非因老,直省赒災已引年。但祝登筵能健飯,自然治國能烹鮮。言如觀海難為水,長誦鴛鴦福祿篇。
天上三臺坼,人間一鑒亡。寧神韓土內,結冢騩山傍?;倍Q儀物,貂蟬襚密章。高賢同委化,茲理昧蒼蒼。
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華。常思南鄭清明路,醉袖迎風雪一杈。
剩有黃金布柳芽,空門春事興偏加。齋逢社日難除酒,夢破佳晨便趁花。四海詩名誰敵國,十年交道只通家。披香坐遍虞園地,幾度相隨類彩霞。塔影亭亭落硯田,揮豪看似共耕煙。一千佛像同高會,九十春光已半邊??v飲莫營身外物,片言皆種舌根蓮。禪門衣缽詩人派,此處從來共可傳。
雙檜蟠根不記年,盡饒紅紫競春妍。箯輿來往清苕岸,坡潁那能此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