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汪思云還徽州
秋風秋雨滿歸舟
明發錢塘古渡頭
西望石灘三百六
倚天云樹是徽州
秋風秋雨滿歸舟
明發錢塘古渡頭
西望石灘三百六
倚天云樹是徽州
秋風秋雨中,歸舟滿載著離別的氛圍;明日清晨,你將從錢塘古渡出發。向西望去,可見三百六十處石灘;那高聳入云的樹木所在之處,便是徽州。
明發:黎明出發。
錢塘古渡頭:錢塘江邊的古老渡口。
石灘三百六:新安江流域多石灘,此處“三百六”為約數,極言石灘之多。
倚天云樹:形容樹木高聳,仿佛與天相接。
詩為送別友人汪思云回徽州而作。背景當在秋季,詩人于錢塘(今杭州)古渡送別,目睹友人乘舟歸鄉,因觸景生情寫下此詩,反映了古代文人送別的常見場景與情感。
全詩緊扣“送別”主題,以秋景起興,通過歸舟、古渡、石灘、云樹等意象,既勾勒出歸程的遙遠,又暗含對徽州山水的向往。語言凝練,情感真摯,是一首典型的秋日送別小詩。
山陰盛事今寥落,千古風流屬晉陽。
況有林泉當列坐,不須弦管送流觴。
醉揮金椀青春客,自濯塵纓白發郎。
一笑相看能幾許,卻憐馬首路岐長。
隠幾看堯典,身慙不并生。
道如知所味,食亦見于羹。
飽學寧求飽,精思不厭精。
垂衣雖已遠,失筯恍然驚。
端坐如吁咈,忘饑在服行。
鹽梅思致主,說不愧阿衡。
好為君王去字人,乃翁知汝耐清貧。
求民疾痛當如子,有道弦歌是悅親。
月解前期須趣辦,日生公事怕因循。
掃除詩癖祗勤政,最急無如賦役均。
窄窄柴門下,多應隠士居。
時人皆障面,長者競迂車。
羅雀寧辭客,瓜牛舊有廬。
高軒詩李賀,都騎賦相如。
痛飲宜投轄,何心更曳裾。
辛勤有此室,鄙矣羨金魚。
菱花泓里炯相親,久翫還疑假是真。
覿面果為誰氏子,回光須照本來人。
正慚我老羞看影,堪笑渠癡苦效顰。
陶叟但知身有二,當年問答只形神。
昔侍先師席,西軒筆研同。
晚為蓮社客,私號橘山翁。
內景經誰授,還丹訣自通。
仙班催底急,吟此望方蓬。
中朝更幾局,鳴世獨錚錚。
奏疏如山稿,哀笳何處聲。
雖孤巖石望,何損斛峰名。
應有遺書富,何時見集行。
孝慕三霜不脫衰,月評甚美況清才。
為貧遮日投竿去,得趣吟風講學來。
翁豈常人嗟宰木,我嘗為子指庭槐。
有臯能賦誰噓送,莫使君王憶老枚。
祀事非常典,君王望紫蓬。
仗從天闕下,山在水云中。
采藥何時返,鳴鞘秩禮隆。
靈無先沛雨,船有引回風。
夷見燔柴去,仙難架海通。
札書終不驗,空翠鎖祠宮。
生生化化果何如,物類雖殊氣不殊。
疏密尚留松脈理,嵁巖卻是石肌膚。
今身肯羨陳三品,往事堪羞秦大夫。
??藥仙翁何處問,云根還似樹根無。
古有征無戰,堂堂整六師。
直哉能用壯,敵者欲何為。
道在周如矢,兵行漢有旗。
天威雷在上,人喜雨如時。
敷德苗歸舜,干盟魯卻夷。
淮淝知義勝,算入謝安棋。
君不見邯鄲輕薄少年兒,鬭雞走狗長相隨。忽然失意向杯酒,拔劍相看死何有。
君不見關西大姓多俠徒,結客如云傾五都。一朝金盡人事改,昨日交朋竟誰在。
我笑悠悠世上人,須臾反復非情親。拂衣便欲滄海去,但許明月隨吾身。
張侯為人心事好,使我一見喜欲倒。交友如君未易逢,相逢恨不相知早。
相知雖早亦何為,氣豁神傾在一時。君知海內劉玄德,我識弘農皇甫規。
昨來贈我瓊瑤作,把酒高吟意寥廓。色動曹劉側耳聽,魂歸萬古開冥漠。
故人一別兩何如,無限風期記素書。千里神交如咫尺,相思誰道隔江湖。
幽人以道隠,結室巖之東。
余亦避世客,逢君于此中。
鳥因留食至,泉為煉丹紅。
向晚下山去,月高秋色空。
朝日臨高臺,睠彼芳樹閑。
上有共棲鳥,和鳴何關關。
爾亦慕儔侶,我胡獨不然。
良友在萬里,邈然河與山。
聚會豈不思,歲月倏已殫。
未必無他人,要非心所歡。
西樓孤絕倚天青,我愛明河對戶橫。
露滿碧梧風屢起,煙消綠嶠月初生。
仙人共酌丹霞酒,逸侶同吹白玉笙。
不向此時窮笑傲,更從何處豁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