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姚監丞斫鲙
冰盤飛縷落芳馨,
雪色微紅糝玉霙。
喚起笭箵十年夢,
詩腸手截鷺波清。
旋搗金齏搗玉蔥,
半盂膏酒洗冬烘。
吳中風物今猶爾,
說與廚人寧舍熊。
冰盤飛縷落芳馨,
雪色微紅糝玉霙。
喚起笭箵十年夢,
詩腸手截鷺波清。
旋搗金齏搗玉蔥,
半盂膏酒洗冬烘。
吳中風物今猶爾,
說與廚人寧舍熊。
冰冷卻的盤子里,切細的魚絲飄落散發芳香,雪白的魚肉略帶微紅,如同撒落的玉屑。這景象喚起了十年前使用笭箵捕魚的回憶,詩興涌動間,手切魚絲的動作如白鷺掠過清波般清爽。隨即搗碎金黃的齏料和潔白的玉蔥,半杯醇香的美酒洗去了昏沉。吳地的風情物產如今依然如此,告訴廚師這等美味,寧可舍棄熊掌也不能錯過。
冰盤:冰冷卻的盤子,用于保持魚肉新鮮。
飛縷:切得細如絲縷的魚片。
糝(sǎn)玉霙(yīng):像撒落的玉屑,形容魚肉細白。
笭箵(líng xīng):捕魚用的竹籠,代指捕魚的經歷。
金齏(jī):用碎姜、蔥等制成的金黃色調料。
冬烘:本指昏庸迂腐,此處指飲酒后的微醺昏沉感。
寧舍熊:寧可舍棄熊掌(傳統珍饈),突出鲙的美味。
此詩為酬和友人姚監丞之作。宋代文人多以詩唱和日常雅事,此詩或作于作者與姚監丞共賞吳地美食‘斫鲙’時。詩中‘喚起笭箵十年夢’暗示詩人曾有漁獵經歷,結合‘吳中風物’,推測創作于其游歷或居留吳地期間,通過飲食描寫傳遞對地方文化的認同。
詩以‘斫鲙’為中心,細膩描繪吳地飲食風情,既寫當下美食之味,又憶往昔漁獵之趣,展現文人對生活細節的敏銳感知。語言生動,意象鮮活,是宋代文人閑適生活與地域文化的生動寫照。
松蓋筠幢護石門,凈居塵境此間分。不須更覓南行路,已向高峰見德云。
桂樹團團滿故山,一尊風月羨君閒。交游副墨洛誦里,詩句生民清廟間。我輩無才難用世,故人厚祿竟何顏。西樓十二闌干月,清夢應須共往還。
二酉藏珍若可攀。華嚴涌現指輕彈。休夸百宋與千元。抱樸高風傳硌碌,鑿楹遺訓重嫏嬛。蕓香多處即名山。
歸來猶未脫南冠,羞見蕭蕭鬢影斑。今是昨非須改轍,跋前疐后敢辭艱。鄉書難向愁邊寫,親舍時從夢里還。仰荷圣明同日月,愚衷應在照臨間。
巖巖九門深,日舉費十萬。忽于泥滓中,得列方丈案。腥咸置齒牙,光彩生顧眄。從此辱虛名,歲先包橘獻。微生知幾何,得喪孰真贗。玉食有云補,刳腸非所患。
笑風流、少年杜牧,如今雙鬢成雪。來尋豆蔻梢頭夢,二十四橋明月。人事別。把故國興亡,欲問無人說。淮云萬疊。但雨外疏鐘,煙中斷角,到曉共嗚咽。蕪城外,幾樹西風落葉。銷磨多少豪杰。平山堂上朝中措,天載妙音幾絕。歌一闋。怪水部、梅花怪我心如鐵。才情未竭。待跨鶴重來,纏腰半解,一奏玉笙徹。
分曹非夙契,抗疏偶同心。先后蒙嚴譴,相將及故林。新知乍傾蓋,岐路忽沾襟。但使存吾道,何須嘆陸沉。
喬木千章萬壑秋,使君清興在危樓。星沈夜水神魚化,霜落寒汀宿雁留。紅袖烏絲酣楚客,畫屏銀燭看吳鉤。不知肯著枯藤杖,采采芙蓉涉遠洲。
樓居最喜傍西河,春水溶溶生綠波。近市小橋云影亂,隔簾疏雨竹聲多。執經弟子登金馬,換帖山人贄白鵝。欲向尊前吹鐵笛,且聽牙板翠兒歌。
昏昏煙土客京華,節物驚心祇自嗟。一飽徒饕太倉粟,十年不見故園花。躬耕舒嘯今方決,卜筑橫塘尚未涯。夫子元無療饑藥,待從方士飯朝霞。
楚鄉風物淡悠悠,獨掩閒門客滯留。盡日無言對秋雨,相敲蕉葉各吟秋。
魚水歡濃更月氐,便呵氐族使耕炊。浮云蔽日何難見,獨有操琴趙整知。
水影沈魚器,鄰聲動緯車。燕輕捎墜葉,蜂懶臥燋花。說史評諸例,論兵到百家。明時如不用,歸去種桑麻。
四壁蕭蕭一味愁,了無從事到青州。殷勤獨有張公子,為遣玉人寬鬢秋。
化鶴遼東老令威,舊家華表未能歸。三千里客貢禹恨,四十九年蘧瑗非。事與心違多感慨,人隨世易重歔欷。黃華老盡秋容淡,何日西山薄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