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姝媚·湯貞憫雁門紅杏圖,為李問渠大令題
山城花信早。蕩緗云濛濛,雁陘芳草。消息今年,問玉樓昨夜,雨聲多少。吹笛天明,怕詩卷、光陰過了。定有春人鳳咮,紅鴛靚穿林窈。
地近元家臺沼。想豹尾明妝,繡韉鸞靿。霸跡銷沈,剩酒旗村店,艷陽留照。畫筆南宗,識夢里、江南歸好。怕說貞元朝士,劉郎漸老。
山城花信早。蕩緗云濛濛,雁陘芳草。消息今年,問玉樓昨夜,雨聲多少。吹笛天明,怕詩卷、光陰過了。定有春人鳳咮,紅鴛靚穿林窈。
地近元家臺沼。想豹尾明妝,繡韉鸞靿。霸跡銷沈,剩酒旗村店,艷陽留照。畫筆南宗,識夢里、江南歸好。怕說貞元朝士,劉郎漸老。
山城春天的消息來得早。淺黃色的云彩在山間彌漫,雁門陘的芳草萋萋。想知道今年花開的消息,昨夜玉樓外,不知下了多少雨。天亮時有人吹笛,我擔心詩卷里的光陰就這樣流逝。一定有佳人如鳳嘴般嬌俏,穿著艷麗像紅鴛一樣在幽深的樹林中穿梭。此地靠近元家的臺沼。遙想當年,那些盛裝的女子,騎著裝飾華麗的馬匹。如今霸業已消逝,只剩酒旗在村店前飄揚,在艷陽下留存著昔日的光彩。這幅畫是南宗畫風,讓人覺得夢里回到江南是如此美好。可又怕說起貞元年間的舊臣,就像劉郎一樣,我也漸漸老去。
花信:花開的消息。
緗云:淺黃色的云,這里形容杏花如云。
雁陘:雁門陘,在今山西代縣西北。
玉樓:華麗的樓閣。
鳳咮:鳳嘴,比喻佳人的嘴。
靿:靴筒。
南宗:指繪畫的南宗流派。
貞元朝士:指經歷過唐德宗貞元年間的舊臣。
劉郎:這里作者自比劉禹錫,感慨歲月流逝。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詞題“湯貞憫雁門紅杏圖”可知,此詞是作者為李問渠題湯貞憫所繪的雁門紅杏圖而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或變遷時期,作者看到畫后,由畫中景色聯想到歷史興衰和自身的歲月流逝。
這首詞主旨在于借畫中雁門紅杏之景,抒發對歷史變遷和時光流逝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將自然景色與歷史典故相結合,意境深遠。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作者較高的文學素養和情感表達能力。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蘋 通:蘋)
彩袖殷勤捧玉鐘。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長相思,長相思。若問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見時。 長相思,長相思。欲把相思說似誰,淺情人不知。
留人不住,醉解蘭舟去。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 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此后錦書休寄,畫樓云雨無憑。
醉拍春衫惜舊香。天將離恨惱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樓中到夕陽。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歸路許多長。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箋費淚行。
離多最是,東西流水,終解兩相逢。淺情終似,行云無定,猶到夢魂中。 可憐人意,薄于云水,佳會更難重。細想從來,斷腸多處,不與今番同。
斗草階前初見,穿針樓上曾逢。羅裙香露玉釵風。靚妝眉沁綠,羞臉粉生紅。 流水便隨春遠,行云終與誰同。酒醒長恨錦屏空。相尋夢里路,飛雨落花中。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睡里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 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
小令尊前見玉簫。銀燈一曲太妖嬈。歌中醉倒誰能恨,唱罷歸來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宮遙。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
醉別西樓醒不記。春夢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還少睡。畫屏閑展吳山翠。 衣上酒痕詩里字。點點行行,總是凄涼意。紅燭自憐無好計。夜寒空替人垂淚。
尚志服事跛神仙。辛勤了、萬千般。一朝身死入黃泉。至誠地、哭皇天。 旁人苦苦叩玄言。不免得、告諸賢。禁法蝎兒不曾傳。吃畜生、四十年。
別離情緒。萬里關山如底數。遣妾傷悲。未心郎家知不知。 自從君去。數盡殘冬春又暮。音信全乖。等到花開不見來。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一翦秋光,阿誰洗得無纖滓。冰盤徹底。人也清如此。 萬里歸來,著個斑衣戲。慈顏喜。問君不醉。更遣何人醉。
輕暑單衣四月天。重來閑屈指,惜流年。人間何處有神仙。安排我,花底與尊前。 爭道使君賢。筆端驅萬馬,駐平川。長安只在日西邊。空回首,喬木淡疏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