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行雜感二首 其一
鐵幢才解又芒鞋,姓氏逢人且自埋。
夜踏巉巖驚伏虎,朝披霧露避群豺。
乾坤蒼莽投金瀨,徑路蕭涼阻玉階。
贏得風衣兼雨帽,相看不是舊形骸!
鐵幢才解又芒鞋,姓氏逢人且自埋。
夜踏巉巖驚伏虎,朝披霧露避群豺。
乾坤蒼莽投金瀨,徑路蕭涼阻玉階。
贏得風衣兼雨帽,相看不是舊形骸!
剛卸下鐵幢又穿上草鞋,碰到人時連自己的姓氏都要隱瞞。夜里踏過險峻的巖石,驚到了潛伏的老虎;早上披著霧露,躲避著成群的豺狼。天地一片蒼茫,只能投奔金瀨之地;小路冷落凄涼,難以登上玉階。只落得穿著風衣、戴著雨帽,再看自己已不是舊時模樣。
鐵幢:可能是一種沉重的裝備或象征身份的物品。
芒鞋:草鞋。
巉巖:險峻的巖石。
金瀨:地名。
玉階:本指玉石臺階,這里可能象征高位或順暢的仕途。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明確,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一個充滿危險和困境的時期,可能是政治上遭遇挫折,被迫隱姓埋名、四處躲避。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在艱難處境中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具體的意象和自身經歷的描述,生動展現困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但能讓讀者了解特定時期文人的生存狀態和心境。
挽粟上高山,高山若平地。
力盡心不怨,同我家私事。
去者不遑寧,歸者唱歌行。
相逢古城下,立語天未明。
一身遠出塞,十口無稅征。
城前兵馬過,城里人高臥。
官家自供給,畏我田產破。
健兒食肥肉,戰馬食新谷。
食飽物有余,所恨無兩腹。
草青見軍過,草白見軍回。
軍回人更多,盡系西戎來。
孤館門開對碧岑,竹窗燈下聽猨吟。
巴山夜雨別離夢,秦塞舊山迢遰心。
滿地莓苔生近水,幾株楊柳自成陰。
空思知己隔云嶺,鄉路獨歸春草深。
禁漏初停蘭省開,列仙名目上清來。
飛鳴曉日鶯聲遠,變化春風鶴影回。
廣陌萬人生喜色,曲江千樹發寒梅。
青云已是酬恩處,莫惜芳時醉酒杯。
入境當春務,農蠶事正殷。
逢溪難飲馬,度嶺更勞人。
想取烝黎泰,無過賦歛均。
不知成政后,誰是得為鄰。
維舟綠溪岸,繞郡白云峰。
將幕連山起,人家向水重。
短才無獨見,長策未相逢。
所幸分堯理,烝民悉可封。
為郎非白頭,作牧授滄洲。
江界乘潮入,山川值勝游。
暑氣隨轉扇,涼月傍開樓。
便欲歸田里,拋官逐隱侯。
罷郎東出守,半路得浮舟。
大斾行當夏,桐江到未秋。
云閑分島寺,濤靜見沙鷗。
誰伴臨清景,吟詩上郡樓。
風濤幾千里,歸路半乘舟。
此地難相遇,何人更共游。
坐經嵩頂夏,行值洛陽秋。
到寺安禪夕,江云滿石樓。
舞鶴翔鸞俱別離,可憐生死兩相隨。
紅絲毳落眠汀處,白雪花成蹙浪時。
琴上只聞交頸語,窗前空展共飛詩。
何如相見長相對,肯羨人間多所思。
莫道妝成斷客腸,粉胸綿手白蓮香。
煙分頂上三層綠,劒截眸中一寸光。
舞勝柳枝腰更軟,歌嫌珠貫曲猶長。
雖然不似王孫女,解愛臨邛賣賦郎。
錦里芬芳少佩蘭,風流全占似君難。
心迷曉夢窗猶暗,粉落香肌汗未干。
兩臉夭桃從鏡發,一眸春水照人寒。
自嗟此地非吾土,不得如花歲歲看。
氣吐幽蘭出洞房,樂人先問調宮商。
聲和細管珠才轉,曲度沈煙雪更香。
公子不隨腸萬結,離人須落淚千行。
巫山唱罷行云過,猶自微塵舞畫梁。
西京無暑氣,夏景似清秋。
天府來相辟,高人去自由。
江山通蜀國,日月近神州。
若共將軍語,河蘭地未收。
紅臉初分翠黛愁,錦筵歌板拍清秋。
一樓春雪和塵落,午夜寒泉帶雨流。
座上美人心盡死,尊前旅客淚難收。
莫辭更送劉郎酒,百斛明珠異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