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用濟太守來訪自山寓于石亭寺值病不及拜之作二詩布謝 其二
落霞孤鶩倚天隅,樓外秋光若畫圖。
返照入林明橘柚,朔風吹水冷菰蒲。
門前有客來題鳳,江上無人憶膾鱸。
寄謝幽求莫深笑,葛洪期我結丹爐。
落霞孤鶩倚天隅,樓外秋光若畫圖。
返照入林明橘柚,朔風吹水冷菰蒲。
門前有客來題鳳,江上無人憶膾鱸。
寄謝幽求莫深笑,葛洪期我結丹爐。
天邊是落霞與孤鶩相伴,仿佛倚靠著天際,樓外秋日風光如畫。夕陽余暉照進樹林,映得橘柚明亮,北風呼嘯讓菰蒲的水變得寒冷。門前有像當年楊修為王粲題鳳那樣的客人來訪,而江上卻無人像張翰那樣思念家鄉鱸魚膾的美味。我在此拜托徐用濟太守莫要笑話我,我期望能像葛洪一樣結爐煉丹。
落霞孤鶩:出自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天隅:天邊。
返照:夕陽的余暉。
朔風:北風。菰蒲:菰和蒲,都是水生植物。
題鳳:《世說新語·簡傲》記載,嵇康與呂安交好,一次呂安來訪,嵇康不在,嵇喜出門迎接,呂安在門上題“鳳”字而去,其實“鳳”拆開是“凡鳥”,是嘲笑嵇喜。這里指徐用濟太守來訪。
膾鱸:《晉書·張翰傳》記載,張翰在洛陽做官,見秋風起,思念家鄉的鱸魚膾,于是辭官回家。
幽求:徐用濟的字。
葛洪:東晉道教學者、煉丹家、醫藥學家。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徐用濟太守前來拜訪作者,作者當時因病未能拜會,于是寫詩表達歉意。當時作者可能處于一種渴望遠離塵世、追求道家修行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在于答謝友人來訪,同時表達自己的隱逸之志。其特點是景中含情,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玉簫直。慵立湖陰暝碧。春衫冷風外自吹,隨帶江南斷魂色。詩愁滿水國。來對閑鷗作客。看波底,垂柳落花,慘綠斜陽一千尺。
苔邊俊游跡。漸蝶粉飄衣,鵑淚凝席。窺篷黃月如初食。尋舊曲桃葉,更聽吳語,紅闌回首隔幾驛。夢飛到橋北。
幽惻。墜歡積。怕載酒人歸,還比秋寂。垂虹讀畫情何極。且并舫兜扇,隔簾邀笛。魚天空翠,向鏡里,似欲滴。
紅杏綠楊,永晝野服。
柴門散仙,莫道無人。
知處東風,都在吟箋。
森森夜氣落寒櫩,
閒把離騷酒正酣。
忽憶梅花不成語,
夢中風雪在江南。
光明何處著纖埃,
湖樹湖煙落酒杯。
好和晉陵游望詠,
柳邊風信渡江來。
一炷清香萬疊山,
依仁體艮寂然間。
油云自去為霖雨,
千古蒼蒼只恁閒。
聞道閬中山水奇,今來始得一見之。
長江縈帶碧浩渺,遠峰環繞青參差。
竹樹茂密塵不起,天宇空闊云自移。
錦屏近郭最明秀,佳句還吟子美詩。
遙想風流。僅見此溫柔。曾試與,拂迷樓。眉黛何人重掃,舞腰還為誰留。風里不知人意只自輕浮。
煙花三月當年夢,青青依舊繞邗溝。何許事,使人愁。正是藏鴉穩處,夜深猶見燈篝。多少行人醉也,常系歸舟。
五曲溪流深復深
數椽茅屋舊書林
市朝山澤皆堪隱
誰識先生出處心
平時豪飲興,人議老羌渴。駿蹄就康莊,中有溪澗遏。
俛仰三十年,僅作扶病活。樂事生無幾,造物忍見奪。
謝安晚多感,正賴簫鼓聒。胡姬賣酒地,緬想不容謁。
即今少年夢,尚苦法士孽。兩君詩酒豪,將壇最閥閱。
左顧得投轄,勝譚看吐屑。雪天仆為更,盤飯鮮粗割。
共憐后山窮,塊處但禪說。一飽共此客,矜向鄰里說。
問疾不厭頻,他費尚可節。官涂計離合,江海浮一葉。
別期后歸燕,光陰等消雪。
秦關今夜月,凝望五云端。
命酒頻吹劍,懷人獨倚欄。
光搖銀海白,影合玉樓寒。
卻笑長為客,年年駐馬看。
佳節又清明,風日初晴。桃花露重柳煙輕。聽喚踏青時候也,餳擔簫聲。
小隊簇聘婷。笑語盈盈。隨鶯逐蝶向前汀。不遣春泥沾繡襪,芳草多情。
四十才過齒即危,
卻慚猶未及衰期。
字音不敢分明道,
肉味非因咀嚼知。
塵世于人剛可戒,
貧官何物軟相宜。
閒中尚覓神醫術,
恐負蒸民第五詩。
日落中原虎豹驕,
乾坤無力捍南朝。
誰教一代衣冠盡,
白骨青苔鎮寂寥。
上樹垂機值虎頭,
自知覆水已難收。
猶能覿面呵呵笑,
轉卻三春作九秋。
名園辟南郭,幽隱絕囂塵。花木欣繁茂,禽魚悟性真。怡情疑世外,樂事在天倫。鳩杖隨留憩,堪娛堂北親。
吏部家聲舊,承歡建筑新。萊衣迎竹徑,白發步花茵。馀興培松菊,聯吟洽主賓。林泉初服遂,愿作葛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