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關都官致仕
鴻鳥于飛,歸戾于澤。君子于田,亦適維則。旅力不愆,曷云其極。
庶民之耋,職自為愚。君子之耋,其德有濡。旅力不愆,曷云其劬。
有堅松柏,君子斧之。有實秠稷,農夫有之。天子有老,曷其與歸。
野有白駒,來食我麰。君子之往,胡為不留。我心悠悠,為天子憂。
鴻鳥于飛,歸戾于澤。君子于田,亦適維則。旅力不愆,曷云其極。
庶民之耋,職自為愚。君子之耋,其德有濡。旅力不愆,曷云其劬。
有堅松柏,君子斧之。有實秠稷,農夫有之。天子有老,曷其與歸。
野有白駒,來食我麰。君子之往,胡為不留。我心悠悠,為天子憂。
鴻雁高高空中飛,翩翩落在大沼澤。君子在田來勞作,遵循法則很合道。體力未減精神好,哪能說已到盡頭。百姓到了老年時,自然顯得很愚陋。君子到了老年時,品德潤澤眾人留。體力未減精神好,哪能說他很辛勞。堅硬松柏在山上,君子揮斧把它砍。飽滿秠稷長田間,農夫收獲倉里攢。天子有這老賢臣,何時能與他相伴。野外有匹小白馬,跑來吃我青稞芽。君子如今要離去,為何不能再留下。我的心中憂思長,為國君把憂愁掛。
戾:到達。
適:遵循。則:法則。
旅力:體力。愆:虧損。
曷:何。極:盡頭。
耋:年老。
濡:潤澤。
秠稷:泛指糧食作物。
老:老臣。
麰:大麥。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當時可能關都官因年老等原因決定致仕,詩人有感于其品德和才能,寫下此詩表達贊美與惜別,同時也流露出對朝廷失去賢才的擔憂。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關都官的品德,表達惜別之情和對朝廷的憂慮。其特點在于運用比興、對比等手法,語言古樸。在文學史上雖不太著名,但體現了古代送別詩中對品德的重視和家國情懷。
風流月色過前津,剩有山泉繞四鄰。來客麈談經夜永,階除清露濕衣巾。
秋水一色天,孤舟夾岸邊。夜靜帆搖月,風清箬帶煙。火起青紅燦,網曬日晴閑。?向江中棄,績從梁上懸。一聲歌欸乃,山樹綠芊芊。
悠悠旌旆羽書同,西指三江節制雄。重見搴帷歌湛露,遙聽吹角起清風。周家玈矢原三錫,漢代麒麟第一功。烽火坐銷膚奏入,笑看新詔五云中。
心危身亦危,衽席尚顛墜。如何巖石上,來坐自安意。能諭死生間,無論寤與寐。
可笑雜花香,無端入郎鼻。不知儂昨宵,比汝多姿媚。
為憐秋盡強登臨,四望微茫日正沉。廣陌漸黃香稻熟,遠山如畫暮煙深。將雛野鶴辭巢去,引?村童扣角吟。無限幽懷聊自寫,憑誰共對一披襟。
晝晴風裊。繡谷融斜照。遠近嵐光青不了。時響隔山啼鳥。平坡細草如茵。相攜淺坐閒行。最喜萬花齊吐,流泉也作春聲。
一別劉郎萬里遙,少年背我暗魂消。屋檐初日喧黃口,擁被孤眠又一宵。
魯儒抱積怨,發憤于陳王。艱難負禮器,卒與涉俱亡。匹夫茍建義,瓦合亦非嘗。禮樂所憑依,縉紳為之倡。涉亦圣人徒,能知孔鮒良。先置博士官,以甲為紀綱。用人先諸儒,文學已有光。惜哉昧行兵,破滅成蒼黃。
可惜重陽已過期,黃花無數繞山籬。政緣懶作趨時態,多少幽香人不知。
月明風細度昭陽,魂夢空勞獨夜長。少小入宮歌且舞,娥眉猶未識君王。
野老憐時序,壺漿慰客情。春盤鄰女送,曉樹隴禽鳴。寒塢驚花色,窮邊聽角聲。他鄉逢一笑,更覺旅魂驚。
山寺忽云端,山行處處歡。晚涼巖際宿,秋色月中看。緩步多幽壑,清聲即近灘。蒼階疑露濕,瀑水墮空寒。
弱植還生意,凌冬見后凋。尚低沾雨露,更長拂云霄。庭月搖疏影,檐風舞細條。他年逢匠石,寶構壯天朝。
宋都浮玉殿,黃帝具茨山。羨爾尋游地,長歌躡屩攀。雁來羅綺歇,龍去白云閒。感激梁園里,秋風動旅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