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里曲
猛獸在深山,藜藿亦壽考。況也濟亂流,干城國之寶!
一朝捐賓客,三軍哭孤島;李代桃亦僵,蒯易絲逾擾。
吁嗟周遺民,去作流離鳥;路逢故鬼語,死生何草草!
野死媚烏鳶,水死蛟龍飽;哀哉失所天,人命不自保!
猛獸在深山,藜藿亦壽考。況也濟亂流,干城國之寶!
一朝捐賓客,三軍哭孤島;李代桃亦僵,蒯易絲逾擾。
吁嗟周遺民,去作流離鳥;路逢故鬼語,死生何草草!
野死媚烏鳶,水死蛟龍飽;哀哉失所天,人命不自保!
猛獸生活在深山,就連野草也能長久生長。何況那些平息戰亂的人,是保衛國家的棟梁。一旦他們離世,全軍在孤島上痛哭。就像李樹代桃樹而死,局勢變得更加混亂。可嘆周朝的遺民,成了流離失所的飛鳥。路上遇到死去的鬼魂訴說,生死之事如此草率。死在野外被烏鳶啄食,死在水里被蛟龍飽餐。悲哀啊失去了依靠,人們連自己的性命都無法保全。
藜藿:野草。
壽考:長壽。
干城:盾牌和城墻,比喻捍衛者。
捐賓客:指死亡。
李代桃僵: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過。
蒯易絲逾擾:蒯是一種草,絲代表秩序,意思是用雜亂的蒯草替代有序的絲,局勢更混亂。
周遺民:這里借指當時流離失所的百姓。
此詩可能創作于戰亂年代,當時社會動蕩不安,戰爭頻繁,百姓生活困苦,許多人為了保衛國家或在戰亂中喪生,詩人目睹這些慘狀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戰亂給社會和人民帶來的災難,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現實感強。在文學史上展現了特定時期的社會風貌,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莫言嘉遁獨終南,即此城中住亦甘。浩蕩開門心自靜,滑稽玩世估仍堪。壺公溷世無人識,周令移文好自慚。酷愛林泉圖上見,生嫌官府酒邊談。經車過馬常無數,掃地焚香日載三。市脯不都供座客,戶傭還喜走丁男。檐頭沐發風初到,樓角攤書月半含。蝸壁雨深留篆看,燕巢春暖忌僮探。時來卜肆聽論《易》,偶見鄰家問養蠶。為報山公休薦達,只今雙鬢已毿毿。
憶辭歷下日,正值仲冬天。衢路開晴色,城闉散曉煙。地連滄海外,山繞岱宗前。玉節知頻握,鉛刀每學鐫。行行周郡邑,納納大坤乾。戀國心如結,憂民志自堅。風威連月甚,雨雪半冬愆。細麥浮乾壤,游塵滿大田。根荄思潤澤,翕合望開旋。行旅心相語,居民慮共煎。慳陰嗟甚矣,生理卜終焉。謬忝觀風客,深期閔雨賢。心搖金匼匝,念切錦鞍韉。悵望云霞靜,驅馳路道偏。行臺時徙倚,小邑重流連。竟夕寒飆作,侵晨凍靄懸。自天來素節,匝地結冰泉。平野迷霜跡,遙山聳白巔。影窺瑤水鶴,人舞桂宮仙。庭柏欺寒色,林花斗曉妍。八荒開瑩潔,萬象失蒼玄。肅肅氛埃歇,飄飄沴氣捐。已應消螣?,重覺伏螟蝝。節轉和平候,時占大有年。玄功歸紫極,上瑞繼青編。禾紀雙莖異,云歌五色鮮。鳳麟來曠邈,龜馬出淪漣。盛事宜方駕,貞符足并肩。腐儒叨際遇,帝力荷陶埏。雅頌知非職,歌謠竊自傳。
尺素緘題去,秋風一雁高。懸知新粉署,應念舊綈袍。白下分違久,青宵夢寐勞。憐君公輔器,擬贈呂虔刀。
夕餐始見楚人辭,晚遇柴桑亦賦詩。何似顓工寫秋色,金壺墨汁更淋漓。
碧搖虹影橋橫水,翠漏林光日薄山。本絕機心成野步,卻驚鷗鷺不知還。
夜雨清煩暑,燕河長碧流。柳堤夾道上,花邑大江頭。濤白鏡光見,峰青寶氣浮。為探神禹穴,司馬欲東游。
钁頭誰打栽松次?石罅今排偃蓋圓。破灶不貪拾松果,暖風來繫吊床眠。吾父山中斲竹竿,曉來扶老陟林巒。吾兒好弄關防密,拗卻竹竿膚發完。聞說仙巖水味甘,取之太遠我何堪?且從壁上須臾坐,未滿瓶罌秖二三。
雙手排云上石霜,三年無補臥瀏陽。青山云鎖乾坤別,紅樹風搖日月長。俗吏率真忘潦倒,老天知我恕疏狂。馬蹄明日長安路,萬里羅浮客子忙。
花外明湖帶草堂,泠泠水鏡漾清光。蓬池不乏洪波詠,河朔宜傳避暑觴。人倚高臺遙倒影,虹拖片雨送微涼。興剩來有搴芳意,處處蘅蘭杜若香。
岳立儒林鬢未皤,橫經誰不羨西河。兩龔學就師承遠,大戴書傳子弟多。價比南金初入洛,名同片玉晚登科。金明池上花如簇,好向春風策馬過。
歸馬鏘然響轡環,道傍春色正斕斑。吟登回雁峰頭月,覽遍清湘雨后山。剩有虹蜺蟠筆下,喜聞蝴蝶入簾間。花時獨鎖深深院,臥聽笙簫夢里還。
十載康園,青澀學子,研修碩果成雙。胸中添卷秩,琴側有文凰。樂儒道,甘苦共蕓窗。意深孰識心香。算今古,女才男志,二美宜彰。最是菊英佳處,慧秀久流連,舄履芬芳。但相將,好夢正汪洋。今宵試紅妝。除卻此生,還盼滄桑。愿世世,同舟風雨,比翼飛翔。
衣帶爐香出禁闈,遠持憲節錦城西。九霄勁翮橫雕鶚,五夜文光動璧奎。去路想通秦塞近,高名期與蜀山齊。輶車到處東風暖,桃李陰陰綠滿蹊。
散發披襟萬仞岡,天池風度碧蓮香。洞云去作人間雨,留下瑤壇月影涼。
碧霄峰下搆幽齋,中寓琴書愜素懷。信是心虛涵萬理,更欣地僻絕纖埃。蓁蕪徑路由斯辟,圣學門庭自此開。欲識工夫真切處,好從博約竭淵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