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丑·壬子九月朔日滬上紀所見,用夢窗韻,和季剛
正涼霞紺海,漏瑟轉、西風微掣。小山叢桂,留人馨半滅。卻值佳節(jié)。
曼衍魚龍戲,萬枝幡影,傍五云高揭。驕嘶寶馬香韉熱。路幕傳簽,淞波剪纈。苕苕蜃樓仙闕。
聽嚴城簫管,一霎吹徹。歡悰未歇。奈霜痕苧發(fā)。
俊侶嬉游處,懷抱別。年芳又過啼鴂。漸街塵倦步,露寒侵襪。
銀花燼、鈿車聲絕。不堪問、玉殿秋期,換了故宮新月。
清商怨、休唱回雪。向夜闌、更續(xù)傳柑夢,釭花恨結。
正涼霞紺海,漏瑟轉、西風微掣。小山叢桂,留人馨半滅。卻值佳節(jié)。
曼衍魚龍戲,萬枝幡影,傍五云高揭。驕嘶寶馬香韉熱。路幕傳簽,淞波剪纈。苕苕蜃樓仙闕。
聽嚴城簫管,一霎吹徹。歡悰未歇。奈霜痕苧發(fā)。
俊侶嬉游處,懷抱別。年芳又過啼鴂。漸街塵倦步,露寒侵襪。
銀花燼、鈿車聲絕。不堪問、玉殿秋期,換了故宮新月。
清商怨、休唱回雪。向夜闌、更續(xù)傳柑夢,釭花恨結。
正值清涼的晚霞映照著青紫色的大海,更漏聲如瑟音流轉,西風微微吹動。小山旁的叢桂,殘留的香氣已快消散。卻正趕上佳節(jié)。街頭有魚龍變幻的表演,萬枝幡影,在五彩祥云般的高處飄揚。驕縱嘶鳴的寶馬,香鞍溫暖。路邊營帳傳來更簽聲,吳淞江水如被剪裁的彩纈。那遠處如蜃樓般的仙闕,聽著嚴城傳來的簫管聲,一瞬間吹到盡頭。歡樂還未停歇。無奈霜華已染白頭發(fā)。在俊友嬉游的地方,心境已不同。一年的芳華又在杜鵑啼聲中過去。漸漸在街塵中走得疲倦,寒露浸濕了襪子。銀燈燃盡,華麗的馬車聲也消失了。不忍心去問,玉殿的秋期,已換成了故宮上空的新月。清商曲中的哀怨,不要再唱《回雪》之曲。到夜深時,還在續(xù)寫傳柑之夢,燈花含恨凝結。
紺海:青紫色的大海。
漏瑟:更漏聲如瑟音。
掣:拉動,吹動。
曼衍魚龍戲:古代百戲的一種,這里指街頭表演。
幡影:旗幟的影子。
五云:五彩祥云,這里形容幡影的色彩。
香韉:帶有香氣的馬鞍。
傳簽:古代夜間報更用的簽牌傳遞。
剪纈:剪裁的彩纈,形容江水波光。
蜃樓仙闕:像海市蜃樓一樣的宮殿。
嚴城:戒備森嚴的城市。
歡悰:歡樂的心情。
苧發(fā):白發(fā)。
啼鴂:杜鵑鳥啼叫,常表示春盡。
銀花:銀燈的火焰。
鈿車:華麗的馬車。
清商怨:古樂府清商曲中的哀怨之曲。
回雪:舞曲名。
傳柑夢:宋代宮廷有上元節(jié)傳柑的習俗,這里指美好的回憶。
釭花:燈花。
此詞創(chuàng)作于壬子年九月初一,地點在上海。當時社會處于變革時期,世事變遷。詞人可能在佳節(jié)的熱鬧場景中,聯(lián)想到時代的變化和自身的經歷,從而創(chuàng)作此詞,以表達內心復雜的情感。
這首詞主旨在于抒發(fā)詞人對時光、世事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將熱鬧的節(jié)日場景與個人的落寞心境相結合,形成強烈反差。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展現(xiàn)了詞人較高的創(chuàng)作水平和細膩的情感表達。
未獻河東賦,先為泉下行。
事姑如奉母,養(yǎng)弟莫過兄。
聞訃千山隔,招魂萬古情。
空階明月夜,疑聽誦詩聲。
素練寬裁白社衣,
普陀煙里現(xiàn)幽姿。
日長讀徹楞伽了,
閑折柑花供祖師。
斷送一生惟有,破除萬事無過。遠山橫黛蘸秋波。不飲旁人笑我。
花病等閑瘦弱,春愁沒處遮攔。杯行到手莫留殘。不道月斜人散。
別墅依林泉,薄言避諠燠。
入門多南風,奇花間修竹。
坐久神氣清,胸懷了無俗。
烹茶焚柏香,馀煙淡蒼玉。
蟬琴間迭奏,鳥語歡相續(xù)。
客至自城隅,童歸散沂浴。
摧薪煮碧芹,移脯具饘粥。
翛然世味殊,曲肱枕初熟。
天戈揮霍霽清秋,快我長帆萬里游。慝氣盡隨霜氣殄,瑞光高并日光浮。室家再合收殘淚,禾黍新炊汲濁流。紀述未須濡栗尾,歡聲今已動神州。
舟泊江隈幾夕秋,去年今日正同游。窺篷斜月娟娟靜,占水輕鷗兩兩浮。自幸兼葭依玉樹,卻慚濁水混清流。明朝舉棹南風便,扣舷長歌上帝州。
蒲葦蕭蕭江月秋,毛魚鹿角出波游。望依北極龍顏近,笑指東溟蜃氣浮。引纜沖風勞伍伯,開樽向晚合儒流。百年劇笑能多少,□□□□□□州。
一聲孤雁鳴高秋,無人為吾秉燭游。搗衣隔江聲裊裊,沽酒入市云浮浮。周業(yè)方隆丹鳳集,圣謨何在碧川流。興來最愛天心月,一掬光芒遍九州。
數(shù)曲清商草樹秋,拿舟又作玉京游。濁涇清渭倩誰辨,覆雨翻云傷俗浮。江晚菊花千頃暗,夜寒楓葉一川流。尋幽欲逐羅浮去,勝景全輸百二州。
西望成都桑,東望陳倉樹。隆中歸夢絕,終老三巴路。
英雄不可為,臨風淚如注。平原凜大節(jié),馀事亦千古。
剩墨照空山,猶堪辟豹虎。欲訪逍遙樓,濛濛隔寒雨。
古佛飽風霜,螺汗蓮燈死。時有頻迦鳥,來銜貝多子。
僧殘敕牒誣,誰辨元豐璽。松風自招隱,過客幾人歸。
月靜棲玄鶴,霜清滴翠微。遙憐灞橋柳,補種又成圍。
冥冥學海郁何休,吹徹天南鐵笛秋。
萬里江湖鸚鵡夢,五更風雨脊令愁。
斜陽古木尋雙廟,故國名山話九侯。
何日與君攜酒去,石齋遺跡吊荒陬?
百里武功縣,明當太白山。
雪從何代積,春到幾時還?
清霽迥晴昊,高寒指翠巒。
軍行休鼓角,風色正愁顏。
客散高齋晚,東園景象偏。
晴明猶有蝶,涼冷漸無蟬。
藤折霜來子,蝸行雨后涎。
新詩才上卷,已得滿城傳。
天于萬物豈私我,
領略風光天不嗔。
自古山陽景佳處,
盡都分付與閑人。
云銷眾星出,始昏散疏朗。
空院益凄清,中庭聊偃仰。
淡漠轉無語,休暇自成想。
夜久露初下,天高氣逾爽。
始自念授衣,誰家砧杵響?
野鶴閑云伴此身,驚心歲月去如塵。
空懷抗手千秋想,已是平頭六十人。
薄海難求安樂土,馀生自署葛天民。
屠鯨射虎非吾事,只愿紬書葆性真。
南泉中水草,
古錐更老倒。
放卻鼻頭繩,
四天無處討。
龍焙頭綱春早,谷簾第一泉香。
已醺浮蟻嫩鵝黃。想見翻成雪浪。
兔褐金絲寶碗,松風蟹眼新湯。
無因更發(fā)次公狂。甘露來從仙掌。
少年有策志平戎,
心事今成一老翁。
蜀客款門茶未了,
防秋又說棗兒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