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凱歌二首 其一 命將出征歌
重華隆帝道,戎蠻或不賓。
徐夷興有周,鬼方亦違殷。
今在盛明世,寇虐動西垠。
豺狼染牙爪,群生號穹旻。
元帥統方夏,出車撫涼秦。
眾貞必以律,臧否實在人。
威信加殊類,疏逖思自親。
單醪豈有味,挾纊感至仁。
武功尚止戈,七德美安民。
遠跡由斯舉,永世無風塵。
重華隆帝道,戎蠻或不賓。
徐夷興有周,鬼方亦違殷。
今在盛明世,寇虐動西垠。
豺狼染牙爪,群生號穹旻。
元帥統方夏,出車撫涼秦。
眾貞必以律,臧否實在人。
威信加殊類,疏逖思自親。
單醪豈有味,挾纊感至仁。
武功尚止戈,七德美安民。
遠跡由斯舉,永世無風塵。
虞舜光大了帝王之道,可戎蠻還有不臣服的。徐夷在周朝時興亂,鬼方也曾背叛殷商。如今在這圣明之世,賊寇在西部邊境作亂。豺狼般的敵人磨利牙爪,百姓向蒼天呼號。元帥統領天下兵馬,出兵安撫涼州和秦地。眾人堅守正道必依法行事,好壞關鍵在于用人。威信施加于不同族類,遠方之人也想主動親近。單瓢薄酒哪有滋味,可將士身披棉衣感受到了君主的至仁。武功重在止息干戈,七德之美在于安定百姓。從此可讓遠方太平,永遠沒有戰亂風塵。
重華:虞舜名。隆:光大。帝道:帝王治國之道。
戎蠻:泛指少數民族。不賓:不臣服。
徐夷:古族名,東夷之一。有周:即周朝。
鬼方:古代西北方部落名。違殷:背叛殷商。
盛明世:圣明之世。西垠:西部邊境。
穹旻:蒼天。
方夏:指天下。
貞:正,正道。律:法。
臧否:好壞。
殊類:不同族類。
疏逖:遠方之人。
單醪:單瓢薄酒。挾纊:披著棉衣。至仁:最大的仁德。
武功:軍事功績。止戈:停止戰爭。
七德:指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
遠跡:遠方的事跡,這里指遠方太平。風塵:比喻戰亂。
此詩創作時間不詳,晉朝時期邊境時常受到少數民族侵擾,國家面臨著一定的軍事壓力。詩人可能在看到邊境戰亂、百姓受苦的情況下,創作此詩以表達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對和平的渴望,同時也歌頌元帥出征平亂的正義之舉。
這首詩主旨是宣揚正義戰爭可止亂安民。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以古比今;風格莊重。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晉代詩歌中關注現實、表達家國情懷的一面。
蜜蜂無花祇趁人,春融滟滟天光新。庭階燕坐聽鳥語,何用身世愁無垠。官廚生菜源源至,天意可轉哀吾民。尺澤何妨旬日勻,官身既老寧思莼。但憙子婦能和親,此豈分外天無嗔。
恭承渙汗恩,來宦施陽域。施陽古帝封,疆理云伊昔。既苦千嶺連,捫參井亦歷。亦苦候無人,道茀蕃如織。其下蛇虺盤,其上虎豹斥。計步勉躋扳,徬徨以踧踖。修途五百馀,我行何當息。入山亦已深,居人一何稀。百里三四家,茅茨枕山陂。爨斫山木葉,餉食道邊藜。斜日群行汲,漏下不得歸。一歃亦已艱,何況酒與糜。柴門有底疏,所憂虎與羆。爾民則已苦,何用知客悲。崇山魂欲斷,峻壑忽橫屬。磴石千仞馀,十里喧寒瀑。愿濟無葉舟,梁崩誰為續。力夫負戴行,十步九躑躅。長踞任沾灑,短绤出新浴。縱免濡首危,亦中射沙毒。高深古有戒,胡然甘逐逐。
縹緲靈山枕帝畿,安禪一榻舊荊扉。鐘聲杳靄秋云里,萬戶江煙鎖翠微。杖錫新辭闕下歸,從今出世有傳衣。經臺到日春應暮,多少天花作雨飛。
泥沙洗盡太湖波,狀有嵌崆勢亦峨。可笑尚平游五岳,不如坐視一拳多。
紺海文漪,蕩不盡、花意萬千。銷魂又、斷橋西堍,零落歌鈿。白捲酒波雙袖雪,綠浮詩夢一船山。聽鬧紅深處玉簫沉,風露寒。秋燈外,柔櫓邊。載香去,放愁還。散襪羅馀綺,亂點蘋煙。吳網難收殘霸局,越云猶作麗娃鬟。剩兩三鷗跡,話芳塵,明鏡閒。
仙班領袖是前身,應向蘆中喚若人。薄靄烘霞成蜀錦,寒云籠月疊魚鱗。汪倫情緒深千尺,郭伋賢名藉四鄰。為解相思拈和句,擬將郵使浼龍賓。
綠陰涼月暗。風簾欲下,紗籠初捲。病起支離,瘦影怕教重見。紅豆珠光一點,系多少、春愁秋怨。思無限。香殘漏盡,酒闌歌散。曾記舊日蘭閨,正刻燭分題,尚嫌宵短。爭似而今,只解照人腸斷。況對疏窗冷雨,更獨倚、熏篝挑倦。鄉夢遠。心緒落花零亂。
漢皇敦故友,物色訪嚴生。三聘迨深澤,一來遇帝庭。紫宸同御寢,玄象驗客星。祿位終不屈,云山樂躬耕。
歌哭歡場劍氣雄,牢愁收拾付蟲蟲。雙聲讀曲江南憶,十斛傾脂塞北空。瑤海大慚名士鯽,玉京小謫美人虹。落花蕭索銅駝陌,一瓣心香附轉蓬。
頻乘信州船,屢泊云錦驛。登臨有勝絕,偃蹇費收拾。令君名能詩,公事多暇日。儻可付篇章,大勝資粟帛。
羅浮人家紅蕉布。誰裁郎衣儂所作。
紙上談兵快絕倫,半生簡在恃楓宸。虛名早博黃金印,偉績期清紫塞塵。一潰奔馳三百里,重來愧對八千人。中原未復王師燼,殷浩而今有替身。
晴日暫可惜,杪春行復闌。童心如有托,老境足能安。小室凈灑掃,古詩知肺肝。百年長役役,寸晷獨磐磐。
古廟荒涼日,猶題伍大夫。梓存悲兔伏,茅散病鴟呼。西戰啼哀郢,東門看破吳。可憐行乞客,市上一簫孤。
偶乘清興扣禪門,碧靄深中一徑分。響雜梵經風入樹,暝侵色相石生云。三千佛界中天見,百八鐘聲破曉聞。景物役人吟未就,輕煙疏雨澹馀曛。風景無端擁寺門,望中山色幾重分。泉聲滿室長疑雨,樹影當窗半是云。一派禪房依澗轉,數聲清磬隔林聞。靈巖一百二十寺,多少樓臺鎖夕曛。古寺蒼蒼不計年,到來擬結半生緣。僧閑了悟空中性,地僻分明物外天。滿室香煙初起定,一天花雨正談禪。因知佛法多靈異,缽水能令出白蓮。云巖一別幾經年,此日重游亦有緣。祇樹陰森寒帶雨,澗泉澄瑩碧涵天。滿窗風月供吟句,半榻煙霞伴坐禪。乘興更登高處望,好山四面削青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