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觀二首 其二
紫極清壇道士家,
閒騎白鹿弄云霞。
蕭臺旖旎金光草,
春殿虛無玉樹花。
紫極清壇道士家,
閒騎白鹿弄云霞。
蕭臺旖旎金光草,
春殿虛無玉樹花。
長春觀這清凈的道觀是道士們的居所,他們悠然騎著白鹿,在云霞間嬉戲。蕭臺上那旖旎的金光草,春殿中仿佛虛幻的玉樹花。
紫極清壇:指長春觀,“紫極”有道教之意。
閒:同“閑”,悠閑。
蕭臺:傳說中神仙居住之處,這里借指道觀中的高臺。
旖旎:形容草柔軟美好。
金光草:可能是道觀中一種有特色的草,帶有神話色彩。
虛無:形容虛幻縹緲。
玉樹花:神話中的仙花,這里增添道觀的神秘氛圍。
長春觀歷史悠久,是著名的道教圣地。詩人可能在游覽長春觀時,被道觀的清幽環境和道教文化所感染,看到道士們的生活狀態,從而創作此詩。當時的社會可能對道教文化較為推崇,詩人借此詩表達對道教超凡境界的向往。
這首詩描繪了長春觀的神秘景象和道士的逍遙生活,主旨在于展現道教的超凡脫俗。其突出特點是運用豐富的神話意象,營造出奇幻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也是反映當時道教文化和文人審美情趣的佳作。
去年今日雪平檐,燒葉談詩酒屢添。一笑今年又今日,不成飛絮不成鹽。
鳳去丹山久不歸,昔年寧此覽朝暉。紫庭正帶黃紳望,曷日重將九子飛。
張君西江英,秀色出天表。名聲凜臺端,玉立真皎皎。浩蕩四方志,溟渤一杯小。淮壖有新命,冥鴻羨輕矯。斥鹵窮東南,國計豈毫杪。歲久法滋玩,流弊劇瀾倒。傷哉醝丁艱,軫念心悄悄。流移骨髓枯,存者顏色槁。貪墨誅求遍,豪滑侵漁巧。以茲弊百出,未易一一了。君誠濟時才,柄用苦不早。通融有長策,至理在探討。冰霜肅奸宄,陽春輯流殍。恩威兩得所,夙蠹期一掃。秋風吹蕭蕭,旭日照杲杲。贈言不及他,持此永為好。
草樹弄春暉,家家倒載歸。誰憐獨醒客,日暝掩雙扉。
含章肇坤美,君子恥虛譽。牢吾劄腳跟,須在超然處。庭柯鬧山鳥,啞啞類含怒。孔翠心赤霄,何曾少回顧。破斧殲撐犁,寧論蠻獠懼。世情任翻覆,天鑒自昭著。不見象尼翁,麛裘騰毀惡。引經折蘇暴,讒譖皆邪慮。
淳祐更弦第二春,順開黃道對昌辰。貔貅不動紅塵騎,鴻雁于歸青野人。千載龍云符氣運,一堂魚水會精神。地寒燕谷須鈞播,揮手東風造化仁。
還丹鼎器將何作。戊己正土為城郭。城郭善堤防。堤防生藥王。藥王能御眾。臣下難飛動。外隔坎離城。誰人見鼎形。
蠶飽辦絲課,蜂忙供蜜工。役役為人勞,衣食還自空。
閑殺篩風釀雨時,可憐腰帶漸寬圍。何因徑作江南夢,泛取圖中竹葉歸。
暫系騰黃馬,仙人上綵樓。須鞭玉勒吏,何事謫高州。
山堂夜岑寂,燈下看《傳燈》。不覺燈花落,荼毗一個僧。
有妾有妾今何如,大者手將玉蟾蜍,次者親抱汗血駒。晨妝靚服臨西湖,英英雁落飄璚琚。風花飛墜鳥鳴呼,金莖沆瀣浮污渠。天摧地裂龍鳳殂,美人塵土何代無。嗚呼五歌兮歌郁紆,為爾溯風立斯須。
佇立危亭醉眼寬,無邊秋色夕陽間。牧兒腰笛挽牛去,卻放半川云水閑。
令譽中閨擅,恩綸上國來。青鸞朝玉闕,紫鳳集瑤臺。落日萱花逝,飛霜蕙草摧。朝看攜萼綠,聯袂上蓬萊。
曲埼茅屋兩三家,返照垂虹隔斷霞。風外葉聲來似雨,莫嗔楊柳不藏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