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壬午承王九鼎同省石井先隴罷宿惠民藥局丙丁夜虛堂隱幾偶思及之因成此句
江山隨處倚高秋,
一榻時從藥局留。
明月滿城更向寂,
緩攜兒子語街頭。
江山隨處倚高秋,
一榻時從藥局留。
明月滿城更向寂,
緩攜兒子語街頭。
在這高爽的秋日里,我隨意地在江山間漫步,有時會在藥局留宿。明月照亮了整座城,四周愈發寂靜,我緩緩地拉著兒子的手,在街頭輕聲交談。
倚高秋:在高爽的秋日里漫步、停留。
一榻:借指住宿。
更向寂:更加寂靜。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標題推測,詩人在九月壬午日與王九鼎一同去石井拜祭祖先墳墓后,夜宿惠民藥局,在虛堂休息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處于一個相對和平的時期,詩人在閑暇的行程中享受著生活的寧靜。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秋日的閑適生活與家庭溫情。其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真摯。雖在文學史上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細膩的生活感悟。
眾木與時謝,孤松自寒色。深根遠莫移,老干益堪惜。溪南有馀地,塵外頗幽寂。手種一萬枝,心期二千尺。風云歘交會,雨露浸生息。他日此盤桓,清陰覆泉石。
胡桃一裹茶三角,胡桃殼堅乳肉肥,香茶雀舌細葉奇。枯腸無物不可用,寄與說法談禪師。竹龍吐雪澗水活,茅屋煙吹樹云薄。竹院深沈有客過,碎桃點茶亦不惡。
瞿盧袁陸思清警,要我題詩來鶴亭。月下吹笙看舞影,竹中移柵護霜翎。
坐嘆兵機失,兼憂國計存。干戈在淮海,消息已乾坤。授鉞曾諸將,宵衣獨至尊。定知哀痛詔,早晚下江門。
斥逐阿丹出樂園,怎言真宰廣懷恩。苦行邀寵寵何有,逋罪蒙憐寵滿門。
江水江蒲隨路轉,山云山樹逐人來。青春不負騎驢客,恰待鳥啼花亂開。
傅巖山下作胥靡,板筑躬操世未知。忽肖畫圖天上夢,看施霖雨濟瘡痍。
白頭自如新,傾蓋自如故。西風蕭索朔雁號,江南老生來何暮。我聞吳楚之間多大雅,布衣往往稱作者。才情不復論三唐,直薄西京接枚馬。君乎君乎何壯哉,握筆一掃傾群材。凄風寒迸金石裂,長濤怒激天地回。眼前浮沉那足數,文章有真心自苦。胡為乎,敝裘零落雙眼白,一夜商歌淚如雨。我為歌一闋,君為盡一杯。白雪誰憐楚客調,黃金空筑燕王臺。看君落魄今何似,古來才人亦如此。莫言得意自有時,人生所貴成名耳。
墨竹文翁舊寫真,墨梅顏子更超群。我家幸有筼筜谷,乞取冰姿伴此君。
澗草巖花自在開,清溪無語浸蒼苔。忽然一只云邊鷺,劃破青山投水來。
蓑笠翁,綸竿手,放目吳波秀。一天金粉,半幅云林畫難就。漫尋塵外伴,自結蘆中友。正羊裘乍脫,寒意上雙肘。暮天歸,勝事有,短楫全家守。荊妻作飯,稚子移樽笑張口。醉是詩膽勇,眼底梅魂瘦。問蘋漁,富春人在否。
趙公拈筆作古松,平地躍出三青龍。蜿蜒不上霄漢去,爽颯長留煙雨濃。前朝美人斗草處,猶有當時數株樹。江亭六月涼如秋,應與此圖相對愁。
八十七翁如古佛,山房只共白云居。一聞東土傳來法,三校西天譯后書。劫火不燒紅舍利,冰池重長碧芙蕖。青城今夜白眉月,似汝招搖出大虛。
俗駕不可到,有地岙中小。回回別澗通,宛宛連崗繞。人家陵谷暗,不見旭光曉。東作起炊藜,惟應候啼鳥。
蕭蕭風木古祠前,千載英靈尚凜然。銳意一言能悟主,豈知無力可回天。寒蟬抱樹何由化,凍雀爭枝未肯還。溪澗絕無蘋藻在,不妨一勺薦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