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別郭三果園二首
學詩不能仙,有酒恥為佛。江南東海濱,同時兩怪物。
蛟龍化泥鰍,天地入芒芴。風雷助升騰,山川為怫郁。
宙合殊藐小,何所容奇崛。豐隆是良友,膏雨如綸綍。
聞道苦不早,所在爭雞蟲。笑彼人間世,榮瘁那可同。
依草而附木,恣睢為世雄。異代方策間,乃成亡是公。
何怪宣尼后,屈節(jié)為家僮。
學詩不能仙,有酒恥為佛。江南東海濱,同時兩怪物。
蛟龍化泥鰍,天地入芒芴。風雷助升騰,山川為怫郁。
宙合殊藐小,何所容奇崛。豐隆是良友,膏雨如綸綍。
聞道苦不早,所在爭雞蟲。笑彼人間世,榮瘁那可同。
依草而附木,恣睢為世雄。異代方策間,乃成亡是公。
何怪宣尼后,屈節(jié)為家僮。
學習寫詩難以成仙,有酒喝卻恥于做佛。在江南東海之濱,同時有兩個怪人。蛟龍變成了泥鰍,天地變得虛幻。風雷助力升騰,山川為之憂郁。宇宙顯得特別渺小,哪里能容納奇崛之人。雷神是好朋友,好雨如皇帝詔書。遺憾聞道太晚,人們都在為小事爭斗。嘲笑那人間,榮枯怎能相同。那些依附權貴的人,肆意妄為成為世間梟雄。在后代的史冊里,他們不過是不存在的人。難怪孔子之后,有人屈節(jié)成為家仆。
芒芴:同“芒忽”,形容模糊恍惚。
豐隆:神話中的雷神。
綸綍:指帝王的詔書。
雞蟲:比喻細微的得失。
恣睢:任意胡為。
亡是公:司馬相如《子虛賦》中虛擬的人物。
宣尼:指孔子,漢平帝追謚孔子為褒成宣尼公。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情感來看,可能是詩人處于社會動蕩、賢才不得志的時期。詩人看到世間小人得志,賢才被埋沒,因而憤而寫下此詩,抒發(fā)內心的不滿和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社會現(xiàn)實,諷刺那些趨炎附勢之人,為賢才鳴不平。其特點是情感激越,意象鮮明,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些現(xiàn)象和文人的心境。
昏鴉陣陣透林黑。好山迎面如相識。閑倚蓬窗心似織。蒲帆直。西風吹夢來無力。
斜照將沉煙水碧。鄉(xiāng)心撩亂天涯客。雁自南飛燕自北。韶華易。蘆花兩岸秋江白。
獨立離人境,幽居察物情。
蟻知軍陣法,蟲作緯車聲。
身老惟貪睡,兒癡亦惰耕。
騰騰復兀兀,何以報時平。
李陵衛(wèi)律兩降人,
大義相規(guī)幾盡誠。
陵語不傳傳衛(wèi)律,
要令千載識交情。
獨憐萬木凋零后,
屹立風霜慘澹中。
楓落吳江可柰何,布帆此去又煙波。新翻艷曲和凝老,舊領狂名杜牧多。
一劍恥為州將客,三杯應入飲仙歌。靈峰瀑雨韜光竹,好待春風約再過。
不須涕淚灑江皋,二十吳郎氣自豪。萬里久隨山簡馬,一官剩有呂虔刀。
當筵且共傾三雅,對客猶能誦六朝。好去臨歧莫惆悵,虞山落葉晚蕭蕭。
油車寶馬春風路,天付多情。小是花名。占住西陵柳絮城。
幽蘭泣露吹羅帶,月與身輕。芳草還生。薄幸斜陽看喚卿。
郎罷耕歸呼囝牧,
阿翁眠起問姑蠶。
細雨斜陽深掩門,落花遍地最銷魂。
光陰容易休輕棄,景色無邊誰與論。
南浦頻添芳草色,東風恰漲綠波痕。
重陰漠漠渾難辨,腸斷春江酒一樽。
種樹臨溪流,開亭望城郭。
當年孟張輩,載酒來行樂。
斯人久埃滅,節(jié)物今猶昨。
看取不言華,春風自相約。
斗室棲遲別覺寬,日消楮墨度春寒。
迂愚應與浮名淡,蹇劣焉知世路難。
一物無求常自得,百年有限但相安。
居心愿學衛(wèi)公子,事事胥教說茍完。
點點江霞染濕。宛宛柔絲欲緝。似借垂楊千尺線,密綴珊瑚粒。
素葦青蘋應不及。只可惜、系船風急。最好是、碎紅斜照里,亂糝秋漁笠。
太虛不著片云飛,
海色溶溶漾月輝。
露裛蘆花珠欲滴,
兩涯清影送船歸。
淡妝輕裹。柳慵花墮。暢幽情、鴟夷仙舸。茉莉風涼,泊向段家橋左。悄窺人、月痕星顆。
別來無那。魂銷夢夥。寄離愁、雁兒難邏。燭燼宵深,獨有單衾同我。問何時、酒懷能妥。
六經明綱常,皎如日當午。自非圣賢出,誰任斯道主。
堯咨允執(zhí)中,孔欲不逾矩。正傳屬亞圣,鄒魯鄰區(qū)宇。
曾聞歷聘時,車從紛如雨。巽言感齊梁,高論折秦楚。
人亡道不泯,耿耿貫今古。晨過三遷坊,延佇忽亭午。
緬懷孟軻氏,生不遇明主。立言垂訓戒,天下知彟矩。
斯文耀日星,浩氣塞寰宇。鄉(xiāng)邦存德澤,沾溉若時雨。
高祠肖儀刑,冠佩猶楚楚。卓哉文宣王,配享共千古。
雨多常禁足,及此出郊看。
風力暄猶勁,天容霽始寬。
波神青櫟廟,田祖白茅壇。
詎學懷磚俗,班春話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