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槎江
半月謳吟多勝賞,太平處處共時雍。
江山又極登臨目,圖畫天開杳靄中。
半月謳吟多勝賞,太平處處共時雍。
江山又極登臨目,圖畫天開杳靄中。
半個月來吟詩賞景收獲頗豐,天下太平,處處祥和融洽。又一次極目眺望江山美景,那如畫的景致在云霧繚繞中自然展開。
次:停留、駐扎,這里指游歷。槎江:地名。
謳吟:吟詩。勝賞:快意的觀賞。
時雍:指時世太平。
杳靄:云霧繚繞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太平處處共時雍”可推測,當時社會處于相對和平穩定的時期,詩人在游歷槎江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太平盛世與秀麗江山。其特點是景中含情,以簡潔語言勾勒出優美畫面。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社會風貌與詩人心境。
采鳳雙飛曲始成,人間吹出不勝情。臨風似聽初來雁,隔柳如聞乍囀鶯。此際愁腸偏斷續,昨宵私語未分明。無家我亦依吳市,消得秦樓幾度聲。
論功畏蠅虎,作計只蝸牛。松菊招元亮,江湖要子牟。閒須杯問月,愁不賦登樓。從此相尋地,羊裘一釣舟。
天風無聲銅仙泣,浮圖高聳十三級。塵沙飄墮懸鈴孤,廠臣馮保名可識。雙林松檜參天長,遺窟久付狐魅藏。風云魚水信難恃,得毋鑄此諛空王。三千寶瑯云中舞,塞耳不聞鐘與鼓。鐙火高懸燕薊郊,膏脂力竭東南土。威權早竊薦紳危,象教有靈神鬼怒。青玉崢嶸飛鳥絕,此塔歷遍興亡劫。九鼎潛移十廟荒,異代傷心有殘鐵。噫吁嘻!奄人倒柄持太阿,鐵牌豫誡良非苛,煌煌祖訓將如何!
紅鋪不是芬陁利,綠卷無非菡萏秋。以色媚人寧壞色,不隨榮謝鏡中羞。西子湖陰錦掞云,水風池閣度晴熏。影窺明王生綃薄,分外精神一兩分。
名園春色正平分,座擁笙歌酒共醺。去國一春猶浪跡,論交半世始逢君。林間白雨新添漲,檻外青山盡入云。夜色應憐龍氣合,可堪傾蓋復離群。
小鳥不知愁。雨后啾啾。知他是泣是歌謳。鳥意何人能解得,樂也還憂。云影一沈浮。天際悠悠。知他是去是勾留。人意惟云能解得,行也還休。
盤螭山外太湖明,萬頃堆銀五點青。我卜新居開小閣,松風梅雨愛君聽。君畫蒼蒼帶雨松,我圖冉冉出云峰。他時相憶還開看,云樹平添幾萬重。
此游好補前游罅,揮手云聲浩不聞。兩度山靈濡筆記,錢塘君訪洞庭君。
翠蓋陰森高隱鶴,修條屈曲暗藏蛇。閑來兀坐莓苔石,時見山禽撲落花。
小棹輕搖鹿耳隈,征人萬里賦歸來。潮依草岸痕初落,風度蒲帆影半開。殘日海門寒蚌蜃,隔江煙樹起樓臺。重重鎖鑰真天險,湠漫回瀾亦壯哉。
石門莎徑綠回環,月掛虛檐滴露寒。自有松風時度曲,我琴高掛不須彈。
長生術,玄要補泥丸。彭祖得之年八百,世人因此轉傷殘,誰是識陰丹。
萼綠華來竟體芬,絳紗高揭拜宣文。詩篇露借薔薇浣,衣袖香嫌豆蔻熏。皓月不遮云一點,寒梅常帶雪三分。才名艷福誰雙占,冷對風前妒此君。
綠樹蕭疏古渡頭,人家幾處映沙流。炎風六月余千驛,一帶蟬聲送客舟。
廿年蹤跡與時違,買得輕舟逐雁飛。湖面白云吹晚醉,馬頭紅葉點秋衣。夢回南國疏鐘迥,心到東廬落月微。同想遠游君獨往,離情中夜托金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