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六十首 其六十一
百二十日夏,日日無空缺。
露柱逞神通,燈籠呈丑拙。
徹不徹,卻來棒頭為汝決。
百二十日夏,日日無空缺。
露柱逞神通,燈籠呈丑拙。
徹不徹,卻來棒頭為汝決。
這一百二十天的夏天,每天都沒有虛度。露柱都在施展神奇本領,燈籠卻顯出笨拙模樣。明白不明白呢,那就到棒頭這里來為你決斷。
百二十日夏:指佛教的夏安居,一般為一百二十天。
露柱:佛教用語,指佛殿的柱子,常用來代表一切事物。
逞神通:施展神奇的本領。
徹:明白、透徹。
棒頭:禪宗常用棒喝的方式來啟發弟子開悟,棒頭這里代表禪門的機鋒和點化。
這首偈頌是佛教禪僧所作,夏安居是佛教修行者集中修行的時期,在這期間禪僧們通過各種方式參禪悟道,此偈頌可能是禪僧在夏安居期間,為了啟發弟子開悟、傳達禪理而創作。
此偈頌主旨是借夏安居修行之事,用禪門獨特方式啟發人們開悟。其突出特點是充滿禪機,以日常事物表達深刻哲理。在佛教文學中有一定代表性,體現了禪宗簡潔明快、直指人心的風格。
半生清隱鹿門秋,京國觀光此勝游。鶴發山中藏器久,鳳毛天上拜恩優。蘭陵松菊勞清夢,潞水風煙載客舟。早晚民曹奏嘉績,五云鸞紙下龍樓。
春云如鶴惹銀臺,銀榜宮門隔水開。女史尚書供甲令,玉妃明日祀高禖。
秋日山居好,星河頂上懸。聊隨兒女戲,也設果瓜筵。攲枕看星渡,開窗抱月眠。溪田六十日,接闕到紅鮮。
寒消三九,甚江城爆竹,歲華草草。客邸光陰容易過,一過一番人老。燒燭檢香,呵冰滌硯,自遣閑懷抱。鄰家兒女,歡聲終夜翻倒。明日怎又新年,料知淑氣,處處催黃鳥。應有暖風如我意,吹得官梅開早。寒具留賓,春椒逐頌,強作團圞笑。對花訴與,冰須添了多少。
爐中藥物篋中書,未足功夫歲暗徂。日月人間渾少暇,風云天上復相須。身猶抱病慚康濟,年已知非強進趨。三載白樓嘗一過,不堪臨別卻踟躕。
奪不奪,縱有馀。臨岐不分袂,富貴卻蕭疏。句里不曾舒慷慨,禹門先自透金魚。
斜照落橋心,渲出荊關畫。一筆一出奇,煙霞無故態。
入奏黃金殿,承恩白玉京。道亨逢運泰,臣直際君明。方岳專隆寵,才華副盛名。勤勞懸眾望,金紫豈公榮。三日洪都會,雙旌楚水程。宴開今鐵柱,囊挾舊青萍。庭樹翻天籟,檐鈴和雨聲。西山朝氣爽,南浦晚寒輕。敢負三生約,叨逢四美并。留連詩百韻,傾倒夜三更。密荔閩山美,醇醪采石清。主人將厚德,客子乃多情。岐路分南北,心懷若弟兄。莫因今日別,寒卻舊時盟。
香山蘭若似年時,零落行宮總益悲。間說六飛曾一幸,君王終惜露臺貲。
葉下星窗,雁橫飆館。便凄涼煞無人管。前程昨夢不堪提,素顏青鬢都頻換。寶襪香存,彩箋音斷。細將心事燈前算。三年有半為伊愁,人生能幾三年半。
文韜武略擅時英,親奉除書下玉京。黃閣才華新黼黻,錦衣人物舊簪纓。登壇虎衛承恩蚤,射策龍門錫命榮。兩浙風塵行處息,九重日月望中明。雄驅欲問云中騎,保障偏臨海上城。橫槊吟成朝戲馬,運籌奇出夜談兵。回天空有潼關夢,報主無由朔漠行。欲問轅門歌吉甫,愿陳威德濟蒼生。
暮年事業轉悠悠,盡日投竿杜若洲。世上漫言天愛酒,古來寧有地埋憂。全家只合云山老,萬事空驚歲月遒。褫帶脫冠猶病暍,正平頗憶著岑牟。短發颼颼徹頂涼,悠哉隨處據胡床。但憐鵲影翻殘月,不恨蟬聲送夕陽。門巷陰陰桐葉暗,汀洲漠漠藕花香。寓形宇內終煩促,安得騎鯨下大荒。
鳥鳴花樹繁,春滿江南道。不見花下人,但見青青草。綠陰夾江岸,遠客舟到門。吳姬勸客飲,舞袖輕翩翻。湖光入良夜,泛月湖中游。笛聲起林薄,蕭蕭湖水秋。江南冬如春,一雁凌風翥。美人長相思,倩爾傳書去。
桂花風定暮云閒,夜靜江聲鶴未還。天上月明秋似水,時聞玉佩出松關。
春王薊北六街燈,雪里看花到處明。紫陌冠裳忙帶月,禁城鐘鼓徹吹笙。鹓行仙仗堪誰侶,鳳詔詞壇許共盟。見說憂時勤顧問,草茆何以答弓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