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歌贈葉靜山二首
嘆如水上萍,儂作陌上花。花落還舊根,風萍豈有涯。
夕風起庭角,吹我梧桐樹。梧桐凋有時,顏色可如故。
嘆如水上萍,儂作陌上花。花落還舊根,風萍豈有涯。
夕風起庭角,吹我梧桐樹。梧桐凋有時,顏色可如故。
嘆息自己如水上浮萍漂泊不定,而你就像那田間小路上的花。花兒凋謝還能回歸舊根,可那隨風飄蕩的浮萍哪有盡頭呢。傍晚的風在庭院角落吹起,吹動了我的梧桐樹。梧桐樹有凋零的時候,它的顏色還能像從前一樣嗎?
儂:我。
風萍:隨風飄蕩的浮萍。
涯:邊際。
顏色:指梧桐樹的色澤,這里也可引申為人的容顏。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推測此詩創作于詩人生活中經歷漂泊或與友人分別之時。詩人可能在感慨自身命運的同時,對友人表達牽掛與時光易逝的喟嘆。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命運的感慨和對時光的無奈。其突出特點是善用意象,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詩歌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傳統手法。
夜夜精魂接,音容在夢中。照愁無白日,吹老有悲風。地下身應佚,人間路已窮。霜華滿青草,肯放白頭翁。
迢迢俯碧甃,濛濛翳紫苔。猶傳賈太傅,知歷漢朝來。
落日衡門下,寒容一水開。最憐忘世老,終愧泣歧才。野草知年事,鄰輝覺暮哀。誰能聞嗜酒,時遣白衣來。
孝武驅三方,快若風掃翳。及乎遇匈奴,往往不得志。長平既雄武,冠軍復剽銳。橫穿單于幕,直奪金人祭。拓地城五原,雪讎光九世。是時李飛將,子長所深寄。天幸與數奇,詞組成軒輊。竟令撻伐威,寥寥無可記。
七十年前占寶婺,定知此夜下臨吳。仙階日煖芝蘭秀,相府春明桃李敷。四世一堂流澤遠,三朝九命受恩俱。金貂入座皆嘉客,珠履趨庭有賜奴。內屋屏開紅翡翠,尚方錦制紫襜褕。云中青鸞傳新札,海外蒼麟奉瑞圖。黃發常同看綵服,朱門真不讓瑤都。
酒出野田稻,菊生高岡草。味貌復何奇,能令君傾倒。玉碗徒自羞,為君慨此秋。金蓋覆牙柈,何為心獨愁。
南國游魂悲帝子,燕臺殘夢老孤臣。誰知赤縣中興計,猶屬黃冠后死身。慷慨扶天曾入夢,須臾滄海已揚塵。游人莫唱招魂曲,風雨空山泣鬼神。
山似甕,艇如弓。相遇桃溪笑臉紅。愿將雙手跟哥比,一撒清波網不空。
天磨團團任往還,莫將止處認兼山。水歸寒谷斂秋練,木落前峰明曉鬟。天度已歸參井后,日行又值斗箕間。若知此處真消息,血氣浮名總是閒。
滴露凝疏竹,香風遞遠荷。科頭南海月,絕耳虎門波。僻地棲來慣,清宵得處多。老懷涼不寐,聽得采蓮歌。
玉箸凝潮后,絲桐藝業馀。遠涂憎早悟,曠度得中疏。子逝今何遽,吾生孰與居。豈無文士傳,未有茂陵書。
憶昔天霜日,相逢辱贈詩。憫時情具見,經世事相期。一別更年序,三秋勞夢思。從人論風雅,深恨得君遲。
萬頃凌風坐若仙,千年驅石笑秦鞭。波濤山涌空中雪,日月萍浮水上天。白雉自通周貢賦,驪龍曾識漢樓船。興來欲跨蓬萊去,回望神州九點煙。
出郭饒山水,鳳凰隱化城。別來風雨夜,夢斷虎溪聲。
聞道鄰家有酒瓶,三更不臥叩柴扃。我身便是鴟夷榼,肯學離騷要獨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