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六十首 其八十五
趙州東院西,密室爛如泥。
竇八布衫穿,赤土畫簸箕。
檐頭雨滴滴,雞向五更啼。
趙州東院西,密室爛如泥。
竇八布衫穿,赤土畫簸箕。
檐頭雨滴滴,雞向五更啼。
趙州從諗禪師所在的東院西邊,那隱秘的禪室就像爛泥一樣難以捉摸。如同竇八穿著布衫,用紅土畫著簸箕這般平常又奇特。屋檐上的雨滴滴落下,雞在五更時分啼叫。
趙州:指唐代高僧趙州從諗禪師。
密室:這里可理解為高深的禪理、境界。
竇八:未詳何人,可能是泛指普通人物。
赤土:紅土。
偈頌多為禪宗僧人用于表達禪理、感悟的作品。此偈創作背景應與禪宗修行、傳法相關,當時禪宗注重從日常生活中體悟禪機,作者可能是在日常觀察中有所感悟而創作此偈。
這首偈頌主旨是傳達禪理與生活的緊密聯系,特點是用平常事物展現高深禪意。在禪宗文學中,這類偈頌豐富了禪宗的表達方式,有助于禪理的傳播。
村落蕭疏瓦屋稀,槿籬花謝杞苗肥。趁虛客度深林散,看劇人從近市歸。柳外佛鐙雙碣廢,岸邊漁火一星微。意行乍覺新涼動,習習水風飄夾衣。
五柳坊中煙綠,百花洲上云紅。蕭蕭白發兩衰翁。不與時人同夢。拋擲麟符虎節,徜徉江月林風。世間萬事轉頭空。個里如如不動。
月上海云沈,鷗去吳波迥。行過西泠有一枝,竹暗人家靜。又見水沈亭,舉目悲風景。花下鋪氈把一杯,緩飲春風影。
舫子窗扉面面開,金壺桃杏間尊罍。東風忽送笙歌近,一片樓臺泛水來。
試驅毛潁沐方諸,盤礴經營慘澹初。莫作世間虛妄見,筆端三昧入無馀。當年溜雨三千尺,回首丘山力萬牛。故作輪囷攲絕壁,苦心蒼節俯清流。人間境物無非畫,筆下丹青卻是詩。流出胸中無盡藏,翰林詞筆是良師。眼中突兀藍田館,前日空山穢不治。聊遣上人供幻事,戲將方丈納仇池。
金鴨香消更漏長,沉沉玉殿紫苔生。高空有月千門照,大道無人獨自行。
夢里江南欣乍遇。不忍分襟,偏是天將曙。心事萬千無一語。低垂紅淚從君怒。門外春殘風又雨。試聽青山,多少啼鵑苦。百轉車輪腸自煮。天涯忘了儂和汝。樓外眼穿當日暮。一寸雕闌,一寸傷心處。舊月不知花影誤。夜深猶照雙攜路。不恨韶光如水度。只惜離人,不慣經風露。字字回文和血吐。尋思血也如塵土。
老藤廣蔭三畝余,乃在聽事東南隅。我來霜雪正蕭悴,陸槁疑是樵薪枯。苔封石倚勢盤屈,五龍糾絞根非孤。蔓延四走絡高架,億萬鬼膊相枝梧。三月四月土脈酥,一雨再雨甘醍醐。柔絲吐春換新綠,纖纖裊裊森魚須。煙苞露甲看漸坼,一夜脫盡青羅襦。曉晴睡足帷幕卷,紫氣赩赫驚雙矑。瓏玲香界寶瓔珞,鉤連綴系密復疏。奇芬馣?試微嗅,霍然肺病今朝蘇。青錢買春作清賞,延客亟喚長須奴。惜哉地志闕未載,又無好句窮追摹。輪囷郁崛數百載,惟供俗眼為歡娛。風塵連蹇士失職,得不與此同嗟吁。欲求良工寫萬本,達之上國傳通都。使知海邦有異植,耀艷實與凡葩殊。得一知己可無恨,不須九錫為花諛。
幅箋幻墨起秋風,便與蘭亭景致同。料得揮毫盤礴際,渭川千畝在胸中。
谷雨才過風日晴,閒從寶剎會鷗盟。塔高殿敞禪機伏,鳥語花香逸興生。山色蒼蒼藏月色,吟聲朗朗和鐘聲。勞人到此塵心凈,恨不皈依斷俗情。
白露初零玉溆葭,商聲蕭颯動京華。紉蘭佩冷三秋客,宴菊杯喧七貴家。深殿鳳笙留素月,芳湖龍舸蕩明霞。只今紫塞金風里,才熟東陵五色瓜。
睡覺蘭房人靜悄。伴我清清,一點燈兒小。風雨五更寒料峭。不知剩得春多少。簾捲妝樓天色曉。未整云鬟,滿地尋芳草。枝上海棠都謝了。倩誰臨作凄涼稿。
煬帝行宮汴水濱,數枝楊柳不勝春。晚來風起花如雪,飛入宮墻不見人。
舞盡瓊花片片輕,斷腸諸子共飄零。白云封在懸冰鑒,玉署名高自歲星。何處漁蓑能待我,幾回鶴淚憶談經。不堪更話當年事,徙倚東西一短亭。
桂林西去雪雰雰,皖國殘山轉郁云。偃息自憐徵鄭宦,激卬人識相張君。玉堂春別夔龍侶,石室天空麋鹿群。還倚松風辭好爵,九皋鳴鶴動相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