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德基七十
斯翁千歲也何愁,
七十真堪賀禮修。
多少人間貧病客,
不貪天地久相留。
斯翁千歲也何愁,
七十真堪賀禮修。
多少人間貧病客,
不貪天地久相留。
這位老人家就算活到千歲又有什么可憂愁的呢,如今七十歲實在值得好好準備賀禮。人間有多少貧病交加的人,都沒有奢望能長久留在這天地之間。
斯翁:這位老人家。
修:置辦、準備。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在丘德基老人七十歲壽辰時,詩人為表達祝賀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中人們對于長壽者往往會有慶賀的習俗,詩人可能有感于丘德基老人的境遇,同時聯想到人間貧病者的艱難,從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祝賀丘德基老人七十壽辰,其突出特點是運用對比手法,使情感表達更強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較小,但體現了當時民間慶賀壽辰的文化以及人們對不同人生境遇的思考。
張果出李園,有實大如斗。擬須青女熟,不奈飛廉吼。料因秋草間,磊砢驪珠走。磨刀垂饞涎,佇立待一剖。
去年同發雙溪頭,山川萬里屬壯游。鄱陽蕩漾一葉舟,巫峽瀲滟風濤秋。艱險備嘗如浮漚,賴子慰藉百不憂。朝連衽席夕共裯,相看平步登瀛洲。錦城自昔稱名州,岷峨萬疊瓊瑤浮。草堂遺跡倚江流,森森閟宮祠武侯。居人十萬煙火稠,習俗多與東州侔。徘徊不覺歲已周,人事稍洽情義投。異鄉逢人可解愁,況此情意相綢繆。胡為告別情悠悠,飄然欲便歸故丘。高堂有親七十優,倚門鶴發風颼颼。兩年不知甘旨羞,子職一曠終身尤。余亦有家青巖陬,石田茅屋柴門幽。自從來作功名謀,幾回欲往嗟無由。今朝見子理歸艀,心旌蕩蕩風中幬。執手河梁淚未收,愿言速來為我儔,愿言速來為我儔。
長日一無事,行游空歲華??椿ㄒ衙月?,對酒欲忘家。心懶道仍在,時清樂有加。獨憐朋舊遠,云徑幾興嗟。
一徑幽深到影堂,松風柏雨引清涼。十萬衣缽齋僧舍,千葉經幢選佛場。老樹婆娑存古意,暮山明滅待斜陽。西鄉寂靜無塵土,容我安支短足床。
今歲黃花何太晚,秪緣閏月再重陽。憑闌更喜花如昨,紫閣朱衣送酒嘗。
汾水游仍遠,瑤池宴未歸。航遷群廟主,矢及近臣衣。胡馬窺天塹,邊烽斷日畿。百年淮海地,回首復成非。草草官軍渡,悠悠敵騎旋。方嘗勾踐膽,已補女媧天。諸將爭陰拱,蒼生忍倒懸。乾坤滿群盜,何日是歸年。身老今何向,兵拿未肯休。經旬甘半菽,盡室委扁舟。臺拆星猶熭,農饑麥未秋。日邊無一使,兒女詎知愁。春到花仍笑,時危笛自哀。平城隆準去,瓜步佛貍來。地下皆冤肉,人間半劫灰。只今衰淚眼,那得向君開。
歷歷仙原隔翠嵐,幽人杖屨總相諳?;ㄩg流水通泉穴,云外攢峰秘石巖。得意流連呼鶴舞,閒情來往約僧談。生涯剩有長镵在,耕遍煙霞不戒貪。
綠接庭陰,紅分水角,風華依約當年。獨抱幽懷,泠泠自對江天。春花落盡春猶在,閱滄桑、百載塵煙。悵人間、葉葉枝枝,總系悲歡。梢頭又掛銀鉤月,嘆晴光有限,芳思無邊。菊些蘭騷,清芬挹入歌弦。重逢欲寄瓊山夢,奈如今、夢隔瓊山。倚危欄,有淚盈卮,灑向云端。
六龍曉駕不驚塵,林壑先生草木春。道上迎鑾田舍叟,輦前獻賦玉堂臣。致禽自合三驅典,愛物同推一視仁。剩喜太平多瑞應,騶虞出后更麒麟。
只解劈牛兼劈樹,不能誅惡與誅兇。
燦爛銀缸照玉人,殘妝未卸翠蛾顰。九微忍看膏成淚,五夜誰憐影伴身。鴛帳承恩他日夢,燈花送喜近來頻。君心好似光明燭,長信昭陽本隔鄰。
連村綠樹近襄城,駐馬郊原眼界明。汝水似環流處碧,首山如案望中平。具茨每笑莊生誕,掛劍常高季札名。佳句獨思韓吏部,太平今已息天兵。
誰謂乾坤正氣無,碧筠蒼柏歲寒孤。強羞孰與甘蛟喙,節老何妨任骨枯。煙裊春風晴俎豆,冰清明月照菰蒲。移舟暫過瞻祠貌,且把新題續舊圖。
元末英雄角逐時,真龍猶未出天池。諸艱歷盡天方授,一起時將大難夷。
竹外溪邊沙石幽,欲招詩客賦臨流。萬竿深鎖藏書屋,百丈清潭繞橘州。千里水煙漁唱晚,一堂風月暮云收。何當挽取六君子,占此佳名作勝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