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臨封八景韻 其七 景星夜月
長松風動疏枝月,偏向瞿曇舊處明。
圓與六宗法缽肖,瑩懸一璧水晶清。
禪門不記僧敲古,玉宇同輝客思平。
分付山靈留兔魄,常陪猿鶴護山城。
長松風動疏枝月,偏向瞿曇舊處明。
圓與六宗法缽肖,瑩懸一璧水晶清。
禪門不記僧敲古,玉宇同輝客思平。
分付山靈留兔魄,常陪猿鶴護山城。
長松在風中搖曳,稀疏的樹枝間透出月光,這月光偏偏在瞿曇昔日所在之處格外明亮。它圓得就像六宗法缽,晶瑩得如同懸掛著的一塊清澈水晶。禪門里已記不起古時僧人敲門的情景,在這如玉的天空中月光與人的思緒一同平靜。囑托山神留住這月亮,讓它常陪伴猿猴仙鶴守護這山城。
瞿曇:原指釋迦牟尼,這里代指佛教相關之地。
六宗法缽:禪宗六祖所傳的法缽,代表禪宗傳承。
僧敲:化用賈島“僧敲月下門”的典故。
兔魄:指月亮。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在游歷臨封,夜晚來到與佛教相關之地,被月夜景色所觸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或許社會相對穩定,詩人在寧靜環境中尋求精神寄托。
這首詩以景寫情,描繪月夜禪境,體現詩人對禪意的追求和對山城的情感。在文學上展現出清新自然的風格,豐富了當地的詩詞文化。
蕭瑟生平庾子山,暮年詞賦動江關。玉臺應悔當時體,七夕詩成已自刪。
海上句麗百衲衣,天南身毒一筇枝。臥龍獨樂愁為雨,今問龐公過在誰。
臨沱新作輞川莊,喬木牽蘿接草堂。山勢東環云澤遠,水源西出漢江長。秀鐘人物滋三世,清繞門欄擅一方。君實歸來須入社,黃花釀酒日聞香。
早春同一別,盡日掩柴門。好句有時得,窮愁無復言。曉遲江上棹,夜宿月明村。未必不相憶,往來勞夢魂。
西湖昔隱太初時,月下詩多幼婦辭。今夜自尋湖上路,沉吟對月費相思。不見山人孫太初,詩囊空落舊閒居。湖中籠鶴知何在,蒼柳長條春自舒。
蟋蟀啼不止,虛齋秋夜長。隔簾見河漢,云影淡微茫。竹樹弄疏響,羅衣生嫩涼。流螢解人意,來照讀書床。
城上樓臺迥,山中日月開。眼空人獨坐,吏散客頻來。泉石秋先到,詩篇手自裁。隔溪花發處,時有鶴飛回。山水東南郡,經營復此中。渚花嬌欲語,海鶴舞成童。曲徑重重月,回闌面面風。蓬萊元不遠,城外弱流東。
當代文章伯,聲名屬太常。云衢方奮立,薤露忽悲傷。郤桂榮賢嗣,萊衣遠北堂。蒼天竟何意,忍使哲人亡。奇士如公少,居然得譽尊。績文追古作,獻策達修門。梁壞吾安仰,人亡道尚存。傷心南野路,天迥暮云昏。
信美非吾土。笑浮家、等閑再值,良宵三五。深院木犀香已謝,漸惜秋光欲暮。只碎菊、籬邊方吐。漫道井梧添葉好,怕羈愁、添得心尤苦。榮憔感,向誰訴。紀時今日逢冷露。檢巾箱、吳綿已罄,故衣重補。青女素娥還耐冷,下界塵凡莫數。恰圓魄、重開顧兔。拜月盈盈同說餅,算鄉風、猶是江南路。何處問,舊皋廡。
四圍環繞天如甕,紅霞織錦花無縫。船從何處刺花間,世間哪有秦人洞。秦人避亂晉談元,與楚好鬼相牽連。陶公假托出世想,毛女附會升天緣。茲來亦是桃花渡,桃花未開杏花暮。杏花也復可憐人,何必桃花問前度。漁弟漁兄不知數,滿前指點安得誤。峰回谷轉水琮潺,到眼濛濛隔煙霧。倦游人自不尋源,琴彈歸去來兮賦。三十五天懸道書,何人敢犯龍威怒。藉口重來津已迷,阮劉惆悵天臺路。東風遮住洞中春,歲歲桃花笑煞人。
秋風已作重陽雨,客子將回下水船。卒歲褐裘悲破篋,豐年稌黍欠多田。平生漫說詩書學,滿眼不祛兒女煎。頗怪淵明瓶乏粟,若為猶送酒家錢。
傳家清白,字字廓脫。玉袋金針,鋒鋒通達。今夜一輪月,千山萬派流。不覺劫壺鐵,巍然沒去留。
寂寞成何事,蹉跎忽至今。聰明過壯歲,道德負初心。斜日延疏竹,寒花逗晚林。昌黎箴自在,讀罷一沈吟。
郎官今出宰,行矣慰黔黎。驛過龍城北,山盤象郡西。莎庭看鹿下,竹瀨聽猿啼。雙舄何年起,留詩似冉溪。
顛倒縱橫如彼何,清詞麗句不妨多。維摩亦漫稱居士,木榻堪憐似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