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安吉吳昌碩詠趙文敏書,元覺了義,經付中峰和尚,懺悔管夫人四首
王孫懺悔仲姬日,燕市崖山授命時。我愛河東蓄死具,虞山應愧鬢成絲。
愴恍諸陵一夕開,漫從色相覓如來。踰淮枳是江南橘,臭味差池為底栽。
寫就簪花供佛龕,漫憑因果問瞿曇。天寧寺異承天寺,輸與吳門鄭所南。
茫茫天水墮家風,文字因緣信不同。一點貪癡求解脫,當時原是可憐蟲。
王孫懺悔仲姬日,燕市崖山授命時。我愛河東蓄死具,虞山應愧鬢成絲。
愴恍諸陵一夕開,漫從色相覓如來。踰淮枳是江南橘,臭味差池為底栽。
寫就簪花供佛龕,漫憑因果問瞿曇。天寧寺異承天寺,輸與吳門鄭所南。
茫茫天水墮家風,文字因緣信不同。一點貪癡求解脫,當時原是可憐蟲。
趙孟頫為管道昇懺悔之時,正值元在燕京稱帝、南宋在崖山滅亡之際。我欣賞柳如是準備好赴死之物,虞山(指代錢謙益)應慚愧自己兩鬢斑白卻貪生怕死。恍惚間南宋皇陵一夜被掘開,不要只從表象去尋覓佛性。過了淮河的枳其實原本是江南的橘,只因環境不同味道有差異,不知為何種下。寫好簪花小楷供奉在佛龕前,不要只憑因果去問佛祖。天寧寺與承天寺不同,還是吳門的鄭所南更有氣節。茫茫天地間家族的風范衰落,文字因緣確實各有不同。一點貪癡就想求解脫,趙孟頫當時原本就是個可憐蟲。
王孫:指趙孟頫,他是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仲姬:管道昇,字仲姬,趙孟頫之妻。
燕市:指元大都燕京。崖山:南宋最后滅亡之地。授命:指朝代更迭。
河東:指柳如是,她是錢謙益(號牧齋,虞山是其別稱)的妾室,曾勸錢謙益投水殉國,自己準備好死具。
諸陵:指南宋皇陵。
踰淮枳是江南橘:出自《晏子春秋》,枳過淮河就變成橘,比喻環境對事物的影響。
簪花:指簪花小楷。瞿曇:指釋迦牟尼。
天寧寺、承天寺:不同的寺廟。鄭所南:宋末元初詩人、畫家,有氣節。
天水:趙宋皇室的郡望。
此詩創作于特定的歷史時期,當時朝代更迭,元朝取代南宋。趙孟頫作為宋皇室后裔卻仕元,這種行為引發了一些人的批判。作者吳昌碩借詠趙孟頫相關之事,表達對氣節的重視和對歷史人物的評判。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趙孟頫變節仕元的行為,贊揚有氣節之人。其突出特點是善用對比和典故,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和思想深度。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歷史人物氣節的關注和評判。
紫蓋星臨北斗躔,金門客去幾千年。 蒙泉在味見福地,劫火離灰是洞天。 塵外仙家山上屋,日邊帆影海東船。 飄飄云氣蓬萊近,五彩飛鸞不用鞭。
今日事。何人弄得如此。漫漫白骨蔽川原,恨何日已。關河萬里寂無煙,月明空照蘆葦。 謾哀痛,無及矣。無情莫問江水。西風落日慘新亭,幾人墜淚。戰和何者是良籌,扶危但看天意。 只今寂寞藪澤里。豈無人、高臥閭里。試問安危誰寄。定相將、有詔催公起。須信前書言猶未。
重陽還近秋光好,銀屏翠箔涼透。鳳髓爐溫,魚軒瑞應,天與冰壺清透。多文在手。更賴玉腰肢,唾花衫袖。舊約梅仙,為來人世作珍偶。 虛堂簾半卷,化工何限意,妝點時晝。裛真香葵傾勸盞,都把芳心為壽。當歌對酒。愿綠發朱顏,鎮長依舊。寶箓名高,已書千歲久。
楚天春晚,盡替了,殘紅點成層碧。蝴蝶蜂兒嬌未足,舞破游絲千盡。一夜風高,滿天清露,冷浸瓊樓徹。遮鸞繞鳳,使君不是凡骨。 游蕩偶爾人間,鈴齋談笑,好作龔黃匹。火急功成天上去,卻問蓬萊消息。酒瀉鵝兒,十分金盞,染就眉間色。滿城爭看,一封鶚薦飛入。
色似蠟梅渾淺,香如檐_微清。更張綠幄蔽輕盈。巧著工夫斗釘。 露葉涓涓月曉,風英點點秋晴。江南江北可經行。夢到吳王香徑。
曉日簾櫳初破睡,寶鴨宿薰濃。笑指圖中鶴發翁。仙骨宛然同。 萬里郎官遙上壽,五馬茜衫紅。待插華貂酒滿鐘。仍是黑頭公。
老插黃花不稱。節物撩人且任。破帽略遮闌,嫌見星星越甚。不飲。不飲。和取蜂愁蝶恨。
正紅疏綠密,浪軟波肥,放舟時節。載地擎天,識堂堂人杰。萬里長江,百年驕虜,只笑談煙滅。葭葦霜秋,樓船月曉,漁樵能說。 分陜功成,沙堤歸去,袞繡光浮,兩眉黃徹。了卻中興,看這回勛業。應有命圭相印,都用賞、元功重疊。點檢尊前,太平氣象,今朝渾別。
莫問星星鬢染霜。一杯同看月昏黃。放歌漁父濯滄浪。 卻憶手栽雙柳句,真成云漢抉天章。蘇仙何在立蒼茫。
煙雨海棠花,春夜沈沈酌。寒食清明數日間,人也須行樂。 不怕笛聲長,只怕風兒惡。燭影紅酣寶篆香,樓上黃昏角。
閑尋杯酒,清翻曲語,相與送殘冬。天地推移,古今興替,斯道豈雷同。 明窗玉蠟梅枝好,人情淡、物華濃。個樣風光,別般滋味,無夢聽飛鴻。
晴色入青山,更見飛花晚。不是不登臨,自是心情懶。 試襞小紅箋,與寫天涯怨。杜宇一聲春,樓下滄波遠。
玉水明沙。峰回路轉,城倚橋斜。老我登臨,同誰酩酊,一望還賒。 飛鴻杳靄天涯。但拚取、心情酒家。紫菊枝枝,紅茱顆顆,休問年華。
風軟湖光遠蕩磨。春衫初試薄香羅。踏青無計奈君何。 莫笑老來多歲月,肯教閑去少詩歌。長安陌上有銅駝。
山居好。山居好。竹杖芒鞋恣幽討。坐分苔石樹陰涼,閑數落花聽啼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