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裴迪輞口遇雨憶終南山之作
淼淼寒流廣,
蒼蒼秋雨晦。
君問終南山,
心知白云外。
淼淼寒流廣,
蒼蒼秋雨晦。
君問終南山,
心知白云外。
寒冷的水流浩渺廣闊,蒼茫的秋雨使天色晦暗。你問起終南山,我的心知道它在白云之外。
淼淼:水勢浩大的樣子。
寒流:秋冬季節的流水。
蒼蒼:形容秋雨迷茫的樣子。
晦:昏暗。
此詩創作于王維隱居輞川時期。當時他與裴迪交往密切,裴迪在輞口遇雨,寫詩憶終南山,王維便作此詩回應。在隱居生活中,王維寄情山水,心境閑適。
這首詩主旨是借景表達對終南山的向往和超脫心境。其特點是意境悠遠,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王維山水詩的典型風格,對后世山水田園詩創作有一定影響。
小小規模似禁中,分明夏禹欲卑宮。白頭官吏知年幾,猶指屏風說孝宗。
無窮臺殿倚山椒,土價黃金向此消。常侍不來僧獨在,游人還自說先朝。
重攜竹杖訪禪棲,鐘磬無聲鳥亂啼。只履乍逢歸竺國,眾香今已指曹溪。幻身自昔終于滅,住世虛傳得大齊。卻笑俗情空雨淚,悟來應識世人迷。
明山清,鄞水碧,山水之間好田宅。宅前華表高出青云端,金字雙題燦星日。秋窗隔樹霜燈明,白發婦姑宵紡績。水寒績斷心緒勞,門掩凄風抱兒泣。風吹兒聲轉飄揚,愁云壓樹墳草黃。夫君骨已化,青天杳茫茫。炳烈千古心,迥隨白日懸穹蒼。弓冶傳家好孫子,丹桂滿林吹古香。異哉一門兩共姜至今,大江之南奕奕有炯光。我嘗考古節婦為傳記,積雨林扉散秋氣。云開日出海霞飛,萬丈朝暉射天地。無情滄海枯惟茲,節婦之節古難敝。我生也晚無復見古人,唐虞世遠虛歔欷。安得鞭豐霳,叫閶闔,箋皇穹,盡令薄海內外回淳風。
霜落云枯秋盡時,翰林遺得桂林枝。春風久已歸桃李,劫火從渠照虎貔。白發操戈浮世在,赤心傾蓋幾人知。壺中有酒無天地,醉后休歌貝錦詩。
燕地逢君晚,秋來樽酒期。桂花相對夜,烽火共憂時。月隱長安樹,云低太液池。誰能上封事,獨有納言知。
茂陵帝子宴瑤池,翠管銀笙取次吹。王母不來桃未熟,可憐雙鳥立多時。
采石孤帆落,青山一騎歸。朔風吹短鬢,疏雨濕征衣。野火漁歸市,林鐘僧掩扉。可憐江上雁,入夜更南飛。
淺淺池塘短短墻,眼明初識道家裝。夢魂不入人間世,云雨巫山枉斷腸。
甜似餳黏,縫如鈿合,泥團捏作春人。幻爐煙雙裊,一氣難分。爾汝喁喁私語,勾郎問欲吐還吞。窗兒下,才梭媚眼,又貼輕身。情親。不經意處,多半是佯羞,半是微嗔。更背燈偎傍,泥酒溫存。贈答相憐形影,形影外別有前因。將心換,羅衣怕寒,纖手雙捫。
萬騎橫江泣鼓鞞,千枝畫角一行吹。淮南今夜好明月,船上美人空淚垂。
登臨隨處見題名,想像當年載酒行。山翠不遮牛首寺,江流長抱石頭城。
似玉如酥最有情,一香熏徹萬愁醒。多應無奈花相惱,故繞荼蘼架底行。
澗松巖石蔭秋蘿,貪看青山寺寺過。歸鳥數行西日外,樹煙橫碧晚鐘多。
海國真人茹碧霞,廿年云水寄生涯。讀殘紫府三千箓,看盡玄都十萬花。天外瑤笙招白鶴,洞中霞佩隱青蛇。知君名姓歸仙籍,為乞星壇伏火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