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六十首 其一○九
一別二十年,驀地又相見。
如百煉精金,始終色不變。
請我轉法輪,增長菩提愿。
直下絕狐疑,便悟本來面。
一別二十年,驀地又相見。
如百煉精金,始終色不變。
請我轉法輪,增長菩提愿。
直下絕狐疑,便悟本來面。
與你分別已有二十年,突然之間又再次相見。你就像經過百次錘煉的精金,自始至終顏色都不曾改變。你請我宣講佛法,增長你求道成佛的心愿。當下就能斷絕心中的疑惑,立刻領悟自己的本來面目。
驀地:突然。
百煉精金:經過多次冶煉的純金,比喻久經考驗的人。
轉法輪:佛教語,指佛說法。
菩提愿:求道成佛的心愿。
狐疑:懷疑。
本來面:指人的本性、本來面目。
此偈頌為宋代僧人釋宗杲所作。在佛教修行與弘法過程中,僧人常通過偈頌來表達佛法感悟、開示信眾。此偈可能是在與修行者分別多年后重逢時,為對方宣講佛法、鼓勵修行而作。
這首偈頌主旨是宣揚佛法,鼓勵修行者堅定信念、斷絕疑惑以悟得本性。其特點是用形象比喻和直白語言傳達佛理,在佛教文學中具有一定代表性,有助于傳播佛法教義。
多病厭凡垢,思欲求道真。金精古福地,中有超世人。駕言從之游,洗我千劫塵。洞門無扃鎖,松竹四時春。泉聲散風韻,珩佩若有聞。九微何耀煜,百和方氤氳。稽首愿乞靈,縹緲如相親。至妙非言說,蕭然清吾神。大道本自然,一悟不在勤。逍遙此巖下,當自觀其身。
人物風流冊府仙。誰教落魄到窮邊。獨班未引甘泉伏,三峽先尋上水船。斟楚酒,扣湘弦。竹枝歌里意凄然。明時合下清猿淚,閑日須題彩鳳箋。
寂寞青樓,風觸繡簾珠碎撼。月朦朧,花暗澹,鎖春愁。尋思往事依稀夢,淚臉露桃紅色重。鬢欹蟬,釵墜鳳,思悠悠。
應是圓玄降瑞精,散為秾麗遍邗城。重苞疊蕊三春后,膩臉豐肌百態生。一自毫堂甄異品,至今花譜續嘉名。都緣尤物多奇變,豈為繁華逐世情。
高士寄朝市,迥然心跡殊。秋風太倉里,黃菊滿庭隅。陶令成詩后,王公送酒無。遙知厭俗事,未免強躊躕。
絳宇瓊樓壓巨鰲,扶桑晴翠落飛濤。攀云頓覺蓬壺近,望日猶驚泰岱高。面貌諸天曾省識,風神八極共游遨。含毫小畢千年事,長侍方平醉玉桃。
到此忽無際,茫然生我悲。高空不可到,云氣爾何知。萬象隨風滅,孤嵐度棧危。來時萬松櫪,真在下方吹。
老夫欲起猶便睡,候吏頻催卻治行。萬里煙云隨驥足,五更風雨雜雞聲。乾坤笑我應無補,江海逢君倍有情。且解金魚沽別酒,洛陽橋下正潮平。
肅肅紫垣靜,微微香篆清。即看塵事遠,頓覺道心生。開闔從玄化,憂勤仰圣明。不勝颙望切,數起問陰晴。
端溪紫玉試自滌,磨動玄云驅霹靂。
蒞治蓉江雖數旬,能同好惡與吾民。回思革命停車后,為慕名賢倒屣頻。從此往來無俗士,當知談笑有高人。群生咸慶其蘇候,愛從誠如愛己身。
南風吹南枝,一白點萬綠。歲寒誰知心,孟宗林下竹。
剪水飛花著地干,世間顏色比應難。謝家兒女空才思,只作因風柳絮看。
人形上品傳方志,我得真英自紫團。慚非叔子空持藥,更請伯言審細看。
雨漬花零,紅散香凋池兩岸。別情遙,春歌斷,掩銀屏。孤帆早晚離三楚,閑理鈿箏愁幾許。曲中情,弦上語,不堪聽。